《遗世独立 珍稀濒危植物手绘观察笔记》
内容简介
植物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珍稀濒危植物则是其中不容我们忽视的部分,它们常隐居深山,独忍逆境。本书选取了32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详细描绘它们的形状、大小、品种等的同时,也娓娓道来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样性不断演化的故事。为了以更为直观、好看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传播,本书又引入了100幅体现植物形态特征的精细手绘画,将植物神奇和珍贵的一面跃然纸上。手绘师以温柔的笔触、精准的结构,充分还原了每一株濒危植物所具备的蓬勃生命力与和谐美感,其清晰明了、栩栩如生,绝不亚于纪录片中那些标志性的微距镜头。在缜密而诗意的文字之外,这些画作本身也足够作为一系列值得单独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
作者简介
殷茜,作者,硕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现就职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从事植物引种保育、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曾获全国科普讲解比赛三等奖,南京市科普讲解比赛一等奖。
出离,绘者,本名吴秀珍,插画师,擅长植物、昆虫、鸟类等自然题材的绘画,作品曾参展于北京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1978年6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茅以升、华罗庚、于光远、刘述周、高士其、董纯才、王子野、王文达、温济泽、王麦林、章道义等科教出版界领导人和科普作家、编辑家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