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产蜜为哪般

12215
5692
1
先看评语
· “精制的蜜会喂给蜂王和幼虫,粗糙一点的蜜会成为工蜂的食物,还有一些会被做成蜂巢的原料。”这一段从家长角度说出正凸显出,大家对昆虫、蜜蜂方面科普知识的不足,但应在后给出正确解答:“蜂王以蜂王浆为食物,普通工蜂幼虫食用工蜂浆,成年工蜂的食物是蜂蜜和花粉”。文章思想明确:以植物蜜腺的进化来说明,蜜蜂和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文字描述清晰,通俗易懂,很好的科普佳作。 · 文章由经典名著的诗句引入,联系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将问题引出后,再话锋一转,带出中心内容,这种写法能够较为成功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说明时,对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的过程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还运用了多个比喻手法,将一些植物器官用更加生动的食物表现出来,比如“嘟嘴唇”、“小门帘”等,显得通俗易懂。文章以吴承恩描述蜜蜂的诗句开头,以古人对花蜜的赞扬结尾,中间叙述植物产蜜的原因,结构紧奏合理。本文语言幽默,文笔较为流畅,使读者更加愿意了解作者介绍的领域,激发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具有良好的科普意义。 · 文章能对“花儿为什么产蜜”做出正确详实的叙述,可见作者有很扎实的科学素养功底,且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从而到达了很好的科普目的。但文章在文学处理手法上还有待提升,应思考怎样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真正启发读者去了解文章所涉及的领域,让人亲身走进科学。 · 文章整体完成度较高,就植物产蜜问题做了较好的阐述,建议作者可以再在故事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此外,关于文中的“却有很多植物被人类挖走而近乎灭绝”一句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关注环保问题。 · “花儿产蜜为哪般”一下子便抓住了人的注意力,引人思考。文章开头利用孩子向爸爸妈妈问问题引入文章的主题,亲民且易懂,吊读者胃口。 谈到植物的蜜腺时,作者所用的比喻,“有的是一个小孔,有的是一个小凹坑”形象生动。中间一段对传粉过程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见字如图。 文章结尾总结得当。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论证翔实,生动形象,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底与科普素养深厚。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这写的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吴承恩对蜜蜂的一段描写。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问过爸爸妈妈“蜜蜂为什么要采蜜?”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细心的家长会说:“精制的蜜会喂给蜂王和幼虫,粗糙一点的蜜会成为工蜂的食物,还有一些会被做成蜂巢的原料。”粗心一点的家长也能说出“为了吃。”这样的答案。这个问题难不倒爸爸妈妈,不过问题反过来就有所不同了。

    植物为什么能产蜜?植物辛辛苦苦的在阳光、土壤、大气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为什么白白送给昆虫食用呢?

    这要从植物的蜜腺说起。其实不是所有的花都有蜜腺,也不是所有的蜜腺都长在花里。生长在热带的西番莲的叶柄、叶边缘、叶背面上就都有蜜腺;不仅许多低矮的植物有蜜腺,许多高大乔木也有蜜腺。那这些蜜腺都藏在哪儿呢?

    它们有的是一个小孔,就像深不可测的蚂蚁洞;有的是一个小凹坑,里面可以隐约看见晶莹的“蜜”;有的外表看不出与叶子其他部位有什么不同,但是昆虫却趋之若鹜。在一片叶子的小世界里,人类不屑于品尝的一点点蜜,正是许多昆虫多日的饱餐。

    昆虫钻进花朵,吸食花蜜,同时把花粉粘在身上,访问下一朵同类的花儿时,花粉就传给另一朵花了。为了让昆虫将花粉带给更多同类的花儿,植物可谓煞费苦心。花粉里包含着孕育种子(下一代)的秘密,所以要尽可能稳妥的交付给昆虫。有些植物,如凤仙花、三色堇等,花萼或花瓣向后延伸形成一个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称为“距”它们将花蜜藏在这个小巧的结构里,使得只有一些有细长口器的昆虫才能取食,而这个小管子内部,常常还有倒瓣,截留昆虫口器上的附着的花粉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花粉送给它。这个结构就像是在说:“谁帮我把花粉带到,我的花蜜就赠给谁!”对于唇形科的鼠尾草来说(不是狗尾草哦!)它的传粉结构更为精致,五片花瓣的上面两片长在一起,像连帽衣上的帽子,下三片也联合在一起,像一个嘟嘴唇。它长长的的花蕊就藏在帽兜里,两根花蕊的下方长着一对“小门帘”,遮住深处蜜腺的入口。当蜜蜂进入深处吸蜜时,先要停留在下唇上,然后用头部推动“门帘”,才能吸取花蜜,由于杠杆的道理,当“门帘”向内推动时,上部的花蕊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粉散落到蜜蜂的背部,花粉就稳稳地“搭上车”了。开花初,鼠尾草的花柱(接受花粉的部位)较短,到花粉成熟散落以后,花柱开始伸长,柱头正好达到昆虫背部的位置上,等到带有花粉的另一蜜蜂进入这朵花内采蜜时,背上的花粉正好涂在弯下的柱头上,花粉就顺利到站了。

    有些时候,植物的传粉小把戏也不灵了。有些昆虫自己不适合传粉,又想饱尝花蜜的美味,这时,它们会咬破花瓣,悄悄吸走花蜜。不仅没有传粉,还会让后面抵达的传粉昆虫白来一趟。比如黄胸木蜂,就会盗取铁线莲的花蜜。幸而,还没有某种植物因为几只花蜜小偷而遭受灭顶之灾。(却有很多植物被人类挖走而近乎灭绝。)

    可是,蜜在花里产生是为了传粉,叶子、叶柄上的蜜腺又为什么要产蜜呢?

    有许多科学家也有这样的疑惑。他们的研究发现,花外的蜜腺可以吸引蚂蚁和蜘蛛这样的小虫。一方面,一株爬满了蚂蚁的植物看起来可能十分难以下口;另一方面,在茎干上的蜜腺也可以减少不能传粉的小昆虫访花的数量。当蚂蚁在植物的根系附近定居时,蚂蚁的筑巢活动还能松土透气,提高土壤的肥力。

    据说对于一些高大的虫媒植物,它们不能像草坪上的小花一样开出半个自己那么大的花儿,为了让传粉昆虫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花,枝干上的一些小蜜腺就能起到路标一样的作用,指引昆虫找到花朵。

    “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穷味之美,极甜之长。”人类对于花蜜的无限赞誉古已有之。今天我们知道植物的蜜不只是简单的满足了爱吃蜜的小动物,更有植物自己的小心思藏在其中。总的来说,花内蜜腺主要能帮助花朵传粉,而花外蜜腺则更多的给植物提供保护。而这些的最终意义,都是为了植物种群能够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姚军 2019-06-29 10:04

“精制的蜜会喂给蜂王和幼虫,粗糙一点的蜜会成为工蜂的食物,还有一些会被做成蜂巢的原料。”这一段从家长角度说出正凸显出,大家对昆虫、蜜蜂方面科普知识的不足,但应在后给出正确解答:“蜂王以蜂王浆为食物,普通工蜂幼虫食用工蜂浆,成年工蜂的食物是蜂蜜和花粉”。文章思想明确:以植物蜜腺的进化来说明,蜜蜂和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文字描述清晰,通俗易懂,很好的科普佳作。

匿名 2019-06-13 12:04

文章由经典名著的诗句引入,联系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将问题引出后,再话锋一转,带出中心内容,这种写法能够较为成功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说明时,对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的过程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还运用了多个比喻手法,将一些植物器官用更加生动的食物表现出来,比如“嘟嘴唇”、“小门帘”等,显得通俗易懂。文章以吴承恩描述蜜蜂的诗句开头,以古人对花蜜的赞扬结尾,中间叙述植物产蜜的原因,结构紧奏合理。本文语言幽默,文笔较为流畅,使读者更加愿意了解作者介绍的领域,激发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具有良好的科普意义。

匿名 2019-06-09 19:21

文章能对“花儿为什么产蜜”做出正确详实的叙述,可见作者有很扎实的科学素养功底,且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从而到达了很好的科普目的。但文章在文学处理手法上还有待提升,应思考怎样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真正启发读者去了解文章所涉及的领域,让人亲身走进科学。

匿名 2019-06-01 10:57

文章整体完成度较高,就植物产蜜问题做了较好的阐述,建议作者可以再在故事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此外,关于文中的“却有很多植物被人类挖走而近乎灭绝”一句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关注环保问题。

匿名 2019-05-31 23:59

“花儿产蜜为哪般”一下子便抓住了人的注意力,引人思考。文章开头利用孩子向爸爸妈妈问问题引入文章的主题,亲民且易懂,吊读者胃口。 谈到植物的蜜腺时,作者所用的比喻,“有的是一个小孔,有的是一个小凹坑”形象生动。中间一段对传粉过程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见字如图。 文章结尾总结得当。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论证翔实,生动形象,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底与科普素养深厚。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