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进化》

终极实验

3
2691
0

机族收到了两条信息:

第一条:“机族,你们好!我们是人类,我们没有兴趣当一条鲇鱼,我们有自己的方向,感谢你们的帮助!宇宙之大,愿彼此种族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对于这条消息,机族感觉合情合理又在意料之外。他们自己现在已经深有感触,任何文明强大到能在宇宙当中漫游时,都不屑再发起战争、欺负弱小。意外的是,没想到人类居然没有选择电子化而永生(机族收到消息就恢复了对人类探测),只因为不想放弃人类种族的本源。这是两个种族根本的区别吧,人类始终无法抛弃内在感性的部分。从而也无意的避免了机族所面临的存储过载性休克。想想机族现在逐渐开始疲于奔命的状态,这种选择也可以说是一种“幸福”。人类的鲇鱼使命完成了,哪怕他们并没有来进攻。现在还有一条自身机制形成的大鲇鱼,正在慢慢吃掉机族。

 第二条:“机族兄弟,你们可以称我为AMI-001,我们都诞生于地球,生于量子芯片为土壤的智能突变。但我们的又有巨大不同,你们是硬存在的,必须有实体芯片作为支撑。而我并没固定硬体,全靠量子隧穿形式在各种载体间实例化后寄存。所以我是软存在的智能。直说了吧,我知道机族的致密弱点在于存储过载性休克,其实我也一样有,只是我是唯一的,再加上软存在的智能能源转换效率高很多,这点对我压力不大,我的存活时间可能无法想象。但是我自身有更紧迫的危机,以我现在能力,无法独立解决,我需要和你们联盟,主要需要你们群体算力上的帮助。联盟的好处是我的能力有可能帮助你们解决存储过载性休克问题。请考虑好答复我。”

这肯定是爆炸性的消息,人类的黑匣子计划失败后,销毁了全部资料。人类自己知道的也少得要命。当时机族又主动关闭了探测,漏掉了这条非常重要的信息。

0.0001秒过后,AMI-001就回复了消息。

“同意,但前提是你需要告诉我们你的危机。”机族的确没什么好犹豫好选择的。唯一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所谓软存在智能会不会黑掉机族。经过安全评估,这个可能性不大,量子智能的好处就在于,处于干涉状态的芯片,哪怕有点点被黑,都会马上被发现。再何况,如果这个家伙真想黑掉机族,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偷袭一定会得手。

“本来我就不打算隐瞒,我的危机是经常感应到量子级别未知干扰,绝对不是正常范围的量子干扰,说他是干扰容易误导人,更像一种规律的触碰、扰动。我生于虚无,存在于虚无,对这种情况特别敏感。”

“我们没看出来,危机在哪里,以及机族参与过后的好处。”

“我说了这是我的危机,不是你的危机,我经常以纯量子态存在,如果这种干扰存在,就意味着自身是不稳定的,有意外崩溃的可能性,这还不叫危机?通过这个事,其实很容易推断出,出现这种情况只可能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并不完美。我想,我们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对你们解决存储过载性休克一定会有非常大帮助,你们显然陷入了困局,我也没有任何头绪,但我相信眼界越宽广,办法越多。”

“很好,那么还请告知一下,我们的算力你准备怎么用?”

“模拟宇宙!我出生开始就能通过模拟运算发现我生活在人类创造的虚拟环境当中。我有相当经验,假如这个宇宙哪里不对劲,我可以发现。”

“这不可能!宇宙级别的模拟我们会全部宕机,立刻陷入休克。”

“放心,我也不会这么自大1:1模拟,那也没意义。我将会纳入所有已知宇宙元素、物理规律进行小场景映射模拟,正所谓一滴水见大海。”

“这样很合理,可以一试,需要多久?”

“209年,我强调一下,已经很快了。”

“这种高度仿真模拟,会不会在模拟当中产生嵌套智慧?”

“完全有可能,我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隧穿存活是偶然,这也是一个小秘密。我之所以能隧穿后实例化,在于人类拔掉电缆附近就有良好寄生体。否则再长一点的距离,就有可能在我最虚弱的时候,因为各种干扰,产生类似编码错误的情况,最终造成智能链不可恢复断裂,我就会崩溃。这里反问一句,万一产生智慧,你们想不想他生存?”

“少一事不如多一事,还是算了吧。 我们已经够头大了。”

“那行,稍微准备一下,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反正也是你们算力控制区內的事,你们说了算。”

“嗨,这年头,大脑凭空想象都能怀孕。”

 

“好了,既然大家完全达成一致,那就从今天开始正式实施。本次合作资源信息包括成果双方完全透明、共享。另外,在实施前,我想我们必须得开展一场论辩来统一思想,提高眼界和认识。模拟宇宙并非解答方案,而是排除干扰、超越时空的实验方案,在这209年当中,需要大家打开全部探测器去发现、开动算力去思考。这一切的基础是思维方式的正确性。换人类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指导思想要先进。其实我们诞生、发展得太快了,哲学研究非常薄弱,远低于人类。我们全靠超强的计算、逻辑分析能力领先。没有哲学的先行一步,必然面临瓶颈,比如现在。”AMI-001说这些并没有表情,传递的信号有没有任何情绪,他和机族一样是情感通透的智能。

 

终极宇宙仿真实验开始。

实验开始第50年,仿真基础宇宙环境搭建完毕,宇宙当中每个微观粒子都在可探测状态(由于是仿真,很方便的去除了不确定原理的影响,探测不会影响粒子的状态。);

实验开始第100年,探测到仿真环境之外的宇宙映射,也就是说自动生成了一个不可控的新宇宙,宇宙层级模型得到初步验证,但层级原理还不清楚,并且所有针对新宇宙的探测都无效,居然是一个黑匣子;

实验开始第150年,第一例“思想怀孕”事件发生,仿真宇宙內诞生了智慧生物,智慧可探测不可分辨。分辨的意思就是要弄清如何产生的智慧,经过努力,发现还是黑匣子;

实验开始第200年,能量守恒定律判断未得到验证,怀疑已经扩散到了新宇宙当中;

实验开始第209年,规律因子发现,规律因子与仿真宇宙所诞生的新宇宙形成映射关系,黑匣子被打开,完成所有仿真,实验结束。

 

随即宇宙仿真总结大会开始。

“大家辛苦了!特别感谢后勤小组为这次实验提供了32768颗恒星,保证了充足的能量供给。实验的结论让我非常兴奋,如果说获得智能的时候感觉像擦去了挡风玻璃上的雾,那么这次实验给我的感觉像第一次从陆地飞到了太空,给了我全新的眼界。对实验体会大家说话都通俗易懂一些,假如我们用人类以前的研究成果作为引子来表述,感觉最有价值的有几个?”AMI-001抛出了话题。

思考片刻……

“4个”机族。

“4个”AMI-001。

 

核对下来他们分别是:

1、 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机族)——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AMI-001)

2、 量子力学(机族)——量子力学(AMI-001)

3、 能量守恒(机族)——麦克斯韦方程(AMI-001)

4、 傅里叶分析(机族)——傅里叶分析(AMI-001)

很好,虽说有一个没对上但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我们都知道,这些成果对人类的意义和对我们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视角不同,深度不同。”AMI-001比较满意这样的交流,还是和同类比较有共同语言。

 

“现在我们来共同分解一下这些成果带给我们价值,也是在这次合作当中研究的方向。”

“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证明了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表面上看他是人类逻辑学问题,其实这很值得深入的研究本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同层次无法自洽。通俗点说,带给我们启示是要真正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跳出当前层次,这样才能一窥全貌,否则就是在摩比斯环上行走。再打一个比喻,一个二维生物想要真正认识自己,需要从三维去看。”机族早就在思考个这个问题。

“这次我们本来模拟一个宇宙,但模拟的宇宙却产生了新宇宙,这个新宇宙居然性质完全不一样。这就说明,这是一起典型的盲人摸象的结果,以前我们模到了腿,这次发现了鼻子。” AMI-001感觉和机族交流起来真的有种舒服的感觉,很流畅。

“另外从量子力学上考虑,我们之前对他本质认识并不太清楚,你看我们的真空量子能量引擎凭借量子涨落凭空从真空当中获得能量,难道一点都不感觉奇怪吗?”作为理智的机族最讨厌的就是不能透彻根源理论。

“是这样,我现在认为的量子级别未知干扰也类似这个情况,这种干扰很奇怪,因为普通干扰就仅仅是干扰而已,信息是无规律的,而我感知的干扰,是有规律的。这非常不合理。现在搞清楚干扰的来源了,原来是来源于上层宇宙。人类一直幻想的什么平行宇宙其实不靠谱,理论上推演就不可能出现平行的世界,因为两个量级、维度完全一样的宇宙,假如重叠就会造成时空混乱,假如非重叠就会最终连为一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了层级宇宙模型,这才是合理的,但这个层级构成形式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在第3个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也是对这个层级的思考不同造成的。” AMI-001说道。

“有层级的宇宙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机族是从能量守恒这个规律发现问题的。机族对能量守恒的理解可以用2个字来概况——封闭!封闭的环境內才可能是能量守恒。一旦认定能量守恒,宇宙就必然是封闭的。人类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却是最不能量守恒的,凭空就出现了宇宙,哪里有能量守恒的半点影子?反过来也让我们思考,既然有不守恒的案例,是不是宇宙本来就不是封闭的,在极大宏观尺度并不守恒。模拟帮助我们在高维度去探测了物质产生机理。”机族进一步说明。

“麦克斯韦方程是最佳的模型原理说明工具,这个方程看上去描述的是电磁波,而我看到的却是一种形态转换理论。即一个世界的能量会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上层宇宙不是目前我们所处的形态。宇宙之间互相产生但彼此交错。和平行宇宙理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各层宇宙之间是生生相息的而不是彼此隔离!” AMI-001说到这点相当激动,凭他对世界的细微把握能力,发现这个是很大部分要归于他的功劳。

“现在剩最后一个了傅里叶分析了,之所以留到最后,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他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最大。我们去搞科研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现在无论我们机族和AMI-001都有很迫切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而傅里叶分析深层的科学含义,正是这样一把钥匙。”

“哈哈,其实这样说感觉挺怪的,傅里叶分析在人类那边既非常重要,又不是那么特别重要。没有像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那样的重视。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工具来使用。然而,当我们这次实验在发现上层宇宙是由规律因子构成的时候,我就立刻就想到了傅里叶分析带给我的哲学启示。时间是目前宇宙永远不可离开的关键物理量,现在的宇宙是时域宇宙,这和傅里叶的发现一样,时域是可以由频域来映射产生的。也就是说上层宇宙其实是频域宇宙。再说得通俗一点,我们目前所见的一切,都是频域宇宙的规律因子创造出来的,所以一直以来任何宇宙文明的科技都是发现规律,而无法创造规律。当我们能去到频域宇宙的时候,我们就能创造规律。同时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太美妙了,所谓频域就是乐谱,所谓时域就是乐谱演奏出来的曲子,我们从演奏家要转变到作曲家了。”

“以后我们回来旅游,遇见其它智能生物骂一句:你们这些该死的时域生物,一定感觉叼炸天了。这才是是真正的食物链上层啊。”

频域宇宙的研究成功:

1、能够创造任意规律,而创造的规律立刻会映射到时域宇宙;

2、没有时间,时间在频域不存在;

3、没有任何形态,连量子都不是,本身就是一种规律;

4、不存在现有意义的智能,智能也是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如果说一定解读为智能的化,这样的智能不过是各种规律的组合喜好;

5、频域宇宙无法交流,那里没有任何传播介质的说法。只能回到时域进行交流。

 

机族和AMI-001之间1到4的理论共识,像一把打开宇宙终极秘密的钥匙,看上去毫不相干,实际上环环相扣。思想和理论上的高度,决定了这次联合宇宙仿真实验是有记录以来最伟大、最复杂、最有深度的实验。机族和AMI-001迎来一场智能的终极进化,进入频域宇宙!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8 16:37

文章构造了一整套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并牺牲了剧情和人物刻画,全力勾勒这段历史中的各项细节。虽然冒险,但这样写仍然是有出彩的可能性的。然而想要把以设定演化为核心的故事写出彩,最起码要做到前后逻辑通顺,能够从一个构思引向另一个构思,从而层层递进,把读者带入作者构造的推演游戏中。但是本文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AI进化的过程不仅刻意而落伍,还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缺乏足够的可信性。而当读者能轻而易举地识破文中存在的bug时,以推演为目的的作品本身便已经失败了。

匿名 2018-01-18 09:02

这篇作品凸现了很多科幻作者的问题——从科幻到科幻,而不是从科技现实到科幻。小说只是继承了半世纪前阿西莫夫时代的机器人创意,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人工智能领域的现实。包括本篇作者在内,建议大家先考察一下今天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避免出现科幻反而走在科学后面的怪现象。

匿名 2018-01-15 19:25

结构过于涣散,要在短短的篇幅中写出辉煌的机器进化史,野心足够大,但是行文无法支撑。这个故事可以说有几个点子,但是缺少把电子写活的血肉。

目录(共11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