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祸人类的太空垃圾》

围绕太空垃圾为主题的艺术创作

105
4813
2

(一)《星空清理者》

日本漫画家幸村诚的漫画作品《星空清理者》(《Planet-ES》)是以2075年的太空为背景,围绕太空垃圾收集人员而发展的故事。《Planet-ES》改编自幸村诚连载在讲谈社青年漫画《Morning》上的同名漫画,漫画曾经获得过2002年日本科幻大奖"星云赏",是一部极具实力的漫画作品。《Planet-ES》的特色之处在于,并没有将视角对准那些丰功伟绩的大人物和大事件上,而是描写了一群普通甚至于被人看不起的宇宙蓝领的故事。"残骸工"说白了就是个拣垃圾的,与风光无限的宇宙飞船驾驶员和穿着帅气制服的高级职员完全是不搭边的角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自然是门庭冷落、少人问津,而无奈被分配到这个岗位的年轻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但是无论怎样辛苦和看不起的工作,都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价值,平凡并不是平庸的同义词。如果没有残骸工的辛勤工作,那里会有宇宙航行的安全?而年轻人也应该明白,梦想是需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和艰苦努力而换来的,就像宇宙探索的过程一样,如果不是踩着失败的肩膀哪能采到成功的果实?《Planet-ES》这种极为贴近真实年轻人心态的描写,与人类宇宙探索的大背景巧妙的联系起来,用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过程反应出人类探索宇宙的艰辛,这种已小见大的描写方式使得剧情能贴近生活,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Planet-ES》并不是一部以偶像作为卖点或者美女作为噱头的动画,而是有着优秀剧情和饱满人物的用心之作。负责动画制作的日本Sunrise - 这个制作了众多高达动画的优秀动画制作公司,在优秀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编,制作出了属于动画自己的原创风格和内容。梦想、友情、爱情、民族、国家,各种各样的内容都被融合在一起,而且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感觉,让观众们随着主角们的心路历程而欢笑、悲伤,同时也在感悟着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这才是一部优秀动画所应该具备的东西。在2005年的日本SF大会的日本"星云赏"评选中,《Planet-ES》的动画和漫画分别获得了最佳漫画和最佳媒体部门奖,双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为一部硬科幻作品,星空清理者很强调对外太空、宇宙与及载人航天等的描述的真实性。例如在真空的宇宙里没任何传播声音的媒介,因此在作品里出现的太空船在运作时没有产生任何噪音。此外作中的人物亦需要面对减压症、放射性中毒、骨质疏松症、癌症等等现实生活中的宇航员有可能染上的疾病。剧中一位成长于月球的年仅12岁的少女角色由于月球微弱的引力关系导致其身高异于常人,看上去就像是成年人。

而物体在无重状态下的动量等概念更是初期故事中的要点。导演谷口悟朗就在DVD评论中表示在制作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轨道力学的知识,这一点通过在动画中飞船的变轨而体现。在片中作为故事中心的残骸回收,也是当今太空探索中同样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部优秀的围绕太空垃圾相关问题展开的动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欣赏一下。

(二)《机器人瓦力》

《机器人瓦力》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未来地球的科幻爱情故事,在几百年后,因为人类肆意产生垃圾破话环境,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人类登上了太空船去外太空度假同时把被垃圾包围的地球安排给专门的垃圾清理机器人来打扫,以便有朝一日能重返地球,但是过于庞大的垃圾使这项清理计划最终遭遇失败了。最后地球只剩下一个还在尽忠职守干活的机器人瓦力,他的同伴因年久失修都报废,而他则通过能换取同类机器人身上的零件自我修复而继续孤独的呆在地球。 小瓦力平时的生活很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工作整理垃圾,晚上回仓库一样的家听听ipod 看看电影,困了就把货架当摇篮床,睡前摇一摇马上入睡。标准的宅男生活。生活虽然孤独平乏而简单,但是小瓦力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乐趣,他开始学会收藏,在垃圾中找一些他认为有意思的玩意带回家保管,虽然他的收藏品位有待商榷,比如把钻戒丢了而选择钻戒包装盒,真是机器人版的买椟还珠。魔方,打火机,灯泡,勺子,叉子,或者令他困惑的又像勺子又像叉子的勺叉都成了他的藏品。同时他还养了一只十分可爱,玩闹,爱吃泡芙又生命力顽强的宠物小强,每天出门小蟑螂都会跟着他去工作,像是一只忠心的小狗。 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的重复又机械,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瓦力会拿出一盒多年前的歌舞电影来播放,哼着不着调的小曲,笨拙的模仿里面人们的舞蹈,当音乐变得舒缓而深情 男女主人公四目相投互相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的那刻,瓦力感到了内心一股东西在萌发,不是工作指令不是风暴预警,是一种像棉花一样的东西软软绵绵,是像一股暖流在静静流淌 又像是一股电流涌遍全身。瓦力感觉生活缺少了些什么,但是他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有时候他会傻傻的遥望天空,浩瀚的天空让他显得更加孤寂,但他喜欢对着天空发呆,或许他隐隐的感觉到神秘的外太空藏着他心里那种不可名状的期待。可能他的情愫就像他找到的那颗植物一样永远处于萌芽状态,可能他的期待永远在深邃的外太空闪烁,直到和那个,有点贪玩,爱发火,对他冷淡又警戒,看他出丑又忍不住咯咯笑的名叫伊娃的智能机器人的不期而遇……

“Wall-e这样期待了几百年。在没有蓝天没有河流的地球表面,在没有生命迹象一片死寂荒凉的世界尽头,在枯燥肮脏而疲惫的生活中间,在金属构造冰冷坚硬的躯壳里面,期待着,渴望着。一直渴望着,与某个谁,轻轻牵一下手,来个十指紧扣。”看着瓦力独自的守候在偌大的地球,不禁心头袭来一阵阵的凄凉与无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解决太空垃圾的紧迫性和局势的严峻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太空垃圾,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整个人类都将陷入灭顶之灾。

(三)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

2013年11月19日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讲述的是一男一女两名美国宇航员在美国太空站出舱维修望远镜时,在遭遇爆炸卫星碎片的重挫的险情后,飘浮在茫茫太空,在毫无外界援助的重重险境中设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员麦特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开动航天飞机服牵引女主角瑞安,让她登上了俄罗斯一个废弃的空间站,再设法到达中国的空间站,借助神舟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断开缆绳,让自己却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给瑞安,把死的悲壮留给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种种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领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壮,神奇,迷人,从外太空俯视地球的夜晚,光怪陆离,绚丽多彩。蔚蓝纯洁的太空美得让人窒息,回旋凝固的乳白色的云团,崇山峻岭也变得渺小,江河湖海变得宁静,光亮与黑暗共存的图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么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为人在意的声音被赋予了生命的光彩:当Ryan在俄飞船中绝望地呼救搜索信号时,搜索到地球某处琐碎嘈杂的家庭生活的声音,其中还听到有婴儿的声音,狗的吠叫,瑞安甚至还和狗狗一样学着样子叫了好几声,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声音让瑞安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飞船没有燃料,瑞安绝望到要关氧气自杀,临死前的梦境反而提醒了瑞安如何险中求生,正确驾驶飞船飞向天宫。

瑞安此行,有多少险情,可谓步步惊心,险境重重:修复望远镜时,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击得粉碎。接着她接近俄罗斯空间站时,因麦特的航天飞机服燃料用尽,差点错过空间站;快进入到俄空间站时,宇航服内氧气消耗殆尽,又差点丢命;进入到俄空间站又几乎被站内大火吞噬;驾驶俄飞船想要飞抵天宫又被降落伞缠住;出舱拆卸降落伞时又遭遇碎片袭击;想要飞近中国天宫空间站时,俄飞船又燃料耗尽,只能任其飘荡;逆向思维,成功开动飞船靠近天宫时又几乎错失良机;搭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又因坠落在水域,几乎溺水身亡,凭借惊人的毅力奋力爬出舱外、潜泳出水面,瑞安总算真正回家了。

由此影片我们可以看到 太空碎片已经严重威胁了宇航员的安全,对正常的太空宇航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4 17:32

非常标准的一篇科普文章,把太空垃圾的产生、危害、应对方式和一些趣闻都囊括了进来。读起来非常流畅。美中不足文中的资料数据略显陈旧,都是2013年之前的数据和故事(包括电影《太空救援》)。

匿名 2018-01-09 17:34

看得出来作者搜集了很多素材资料,应该花了不少功夫。读完虽然能收获不少,但总觉得缺少一些核心的思想表达,有些缺憾。

匿名 2018-01-04 21:22

写得非常专业,真的难以想象一位青年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作者对什么是太空垃圾、太空垃圾如何产生、如何处理、如何减少投放等问题娓娓道来,逻辑性强,结构严谨,通俗易懂,是一篇科普佳作。

江世亮 2018-01-04 19:30

太空垃圾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时效性、创新性上有欠缺,但作品表述在科学性上没有明显瑕疵,文字总体通畅。如果能在文章最后部分加一段作者表明写作此文的旨意的总结性的话,则文章的立意会高一点。

目录(共8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