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鸟行状录》

从鸟类的大长腿说起

182
5113
1
先看评语
· 一篇相当不错的博物科普文章,作者在写科普的时候也把自己在观鸟过程中的三两事写了进去,非常贴近生活。科普的内容也非常吸引读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鸟,同时也让更多人去保护鸟。 · 本文作者开门见山,以形象化的“大长腿”作为切入点,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鸟的“足”、“脚”和“膝盖”的分析,纠正了普通读者对鸟类的一些认知错误,很好地科普了鸟的生物学特征。 第2章,鸟的色彩不都是我们看到的羽毛的颜色,例如丹顶鹤的红顶,是头顶裸露皮肤呈现红色造成的,可以补充相关内容。 第3章,对于绿头鸭筑巢的描述可以再找一些专门的文献来阅读,绿头鸭筑巢生境多样,大部分在水边,但也可以在树上,在树上一般选择的是其他鸟类的弃巢。而选择其他鸟类的弃巢,是否只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还有待商榷。 本文语言活泼轻快,传递了很多关于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理念。但是作为科普文章,采用网上流行的“吐槽时在一个词的每个字旁打上括号填入其他字的拼音”这种形式,很不妥当。 本作品虽然部分有瑕疵,但整体来说不失为一则非常不错的科普作品。 另1:作者是观鸟爱好者,如果文中插图更多为作者亲自拍摄,会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原创性。 另2:本作品的名字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奇鸟行状录》同名,这部小说是写日本军队在亚洲大陆暴虐罪行的小说。因此,作者是否可以重新为自己的科普作品起一个题目? · 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鸟类方面的文献资料,还对身边的鸟类认真观察;不仅引用了多篇描写鸟类的名诗,还对个别鸟类的婚配、性心理、性行为进行非常细致的刻画和深入的分析,能吸引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建议在文章的前面部分对非常用词的鸟名用加括弧方式标注读音(后面部分已标注),修改一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如:北极熊的羽毛。 · 作者很用心地创作了这篇关于鸟类的科普长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知识量大,资料严谨详实;图文并茂,现场感十足,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 要说有欠缺的话,就是文学性稍稍差一些。 · 从人们关注的大长腿入手,述说鸟类的长腿,具备审美的时效性,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符合科普特点,动物界的长腿明星,还有不少,这里缺乏挖掘,比如南美鬃狼。整体感觉还是一篇不错的科学小品。

提到大长腿,你会想到什么?是长腿欧巴,还是给自己的腿下了十亿美元保单的玛丽亚·凯莉?而我会首先想到的是鸟类。请各位在脑海中回忆一下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非洲最出名的大长腿,蛇鹫(Sagittarius serpentarius)等等等等。

摄影师 Donald Macauley  共享协议:CC BY-SA 2.0

图片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

看到这大长腿羡慕吧!和这些鸟类比起来,人类的腿真是又粗又短,不信你自己低头看看。

鸟类中的大长腿真的是数不胜数,而且没有最长,只有更长。再看下面这只,它叫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你看,连名字都是“长脚”。

还没有长大的黑翅长脚鹬

刚开始知道这种鸟的名字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 

明明是大长腿,为何不叫“长腿鹬”?

我接触的一位研究海洋蟹类的老师就觉得“泥脚隆背蟹”(Carcinoplax vestitus)的“脚”不太好听,打算将其改名叫“泥足隆背蟹”,显得文雅。 

那为什么鸟类学家不这么改呢?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提到的第一个知识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膝盖”,再和自己的比较一下。

它们的“膝盖”是向后弯的。

再看看我们平时容易见到的一种很可爱的小林鸟—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

 

伍洋拍摄,保留所有权利。

它的“膝盖“”也是向后弯的。

为什么呢?

因为鸟类的“膝盖”其实相当于人类的脚踝。

鸟类的“大长腿“”其实相当于是人类的脚掌,解剖学上称之为跗跖[fū zhí]骨,又称跗蹠骨。是由跗骨和跖骨愈合形成。注意是跖骨,不是趾骨。跖骨不是一块骨头,而是一类骨头的统称。鸟类的跗骨的远端和趾骨愈合成跗跖骨。相比其他的四足类动物,鸟类演化出的独特的跗跖骨可能是为了起飞和降落着地时增加缓冲力量。

平时鸡的大腿被蓬松的羽毛所覆盖,所以膝盖我们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果观察不仔细,我们便会把它们的脚后跟当成膝盖,产生“鸟类的膝盖向后弯”这种误解了。再加上鸟类的跗跖骨显著延长,就给我们一种钦定的“大长腿”的感觉。

其实,这种“膝盖看起来向后弯”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鸟类身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狗和猫也是这样的。这些动物平时走路靠的是脚趾(准确来说是脚趾肚)着地,脚趾以上的部位抬起离开地面,所以称之为“趾行动物”【注1】。

而人类,猿猴,熊猫这类走路靠脚掌着地支撑的动物称为“跖行动物”。

哺乳动物中还有一类“蹄行动物”,它们前后肢的指(趾)骨延长,指(趾)尖形成有保护作用的角质的蹄,平时走路就靠这些蹄支撑,例如猪、牛、马等动物。

以人类这种“跖行动物”的观点来看,趾行动物的运动就像是在踮着脚走路。大家可以脑补女性穿高跟鞋走路时脚的姿势,有助于理解。“蹄行动物”则相当于在用脚尖和脚趾甲支撑身体,可类比踮起脚尖的芭蕾舞演员。

有人说,如果当解剖学家的是猫(趾行动物代表),它或许把自己的后肢结构分成四部分:大腿、中腿、小腿和脚。人类在它们眼中就就是小腿和脚都着地,跪着行走的生物。

让我们记住一个观点,在精妙无穷的进化之手的塑造下,生物的结构都和它们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无论是用脚掌,用脚趾抑或是趾甲支持身体运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趾行动物和蹄行动物和跖行动物相比,着地面积小,爆发力强,跑得快,效率高,而且转弯迅速。狗和马这类以速度见长的动物,没人能追得上它们。就是一头飞奔的猪,我想在看这篇文章的人,也没有把握拍着胸膛上自己能追上。如果读者有捉鸡经验,就会明白要想在开阔地点抓住一只鸡,是一件多么令人“捉鸡”的事情。要是中国男足的运动员有它们百分之一的突然变向横空挪移的能力,打进世界杯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授予趾行动物和蹄行动物以高速度和高灵活性,也降低了它们运动的稳定性。人类能够光靠两只脚稳稳当当站立,但马、猪和牛完全不行。经过训练的狗或许可以两脚站立,但是靠两只脚走路就显得摇摇欲摔,完全没有灵活性。鸟类强一些,但是它们像人类一样两腿前后摆动前行时也显得摇摇晃晃,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靠蹦跳前行。即便如此,它们也需要减小上半身的重量,长出尾巴和大屁股来维持平衡。

人类的跖行性结构,让我们丧失了一些运动速度和效率。我们追不过羚羊,逃不过猛虎,靠两只脚站立却能够让我们稳定站立和奔跑。于是原本起支撑作用的前肢便解放出来了。解放了的双手学会了创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在身体优势不占优的生存竞争中击败了比人类迅速,比人类凶猛,比人类强壮的动物,生存至今。

所以下次如果你捉不到鸡,也不要着急。

【注1】趾行动物严格说起来是哺乳动物里面的类别,但是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在这里把趾行动物的概念扩充一下,把鸟类包含在内。不过说鸟类的行走方式是“趾行性的”是没有问题的。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4 15:33

一篇相当不错的博物科普文章,作者在写科普的时候也把自己在观鸟过程中的三两事写了进去,非常贴近生活。科普的内容也非常吸引读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鸟,同时也让更多人去保护鸟。

匿名 2018-01-17 13:19

本文作者开门见山,以形象化的“大长腿”作为切入点,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鸟的“足”、“脚”和“膝盖”的分析,纠正了普通读者对鸟类的一些认知错误,很好地科普了鸟的生物学特征。 第2章,鸟的色彩不都是我们看到的羽毛的颜色,例如丹顶鹤的红顶,是头顶裸露皮肤呈现红色造成的,可以补充相关内容。 第3章,对于绿头鸭筑巢的描述可以再找一些专门的文献来阅读,绿头鸭筑巢生境多样,大部分在水边,但也可以在树上,在树上一般选择的是其他鸟类的弃巢。而选择其他鸟类的弃巢,是否只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还有待商榷。 本文语言活泼轻快,传递了很多关于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理念。但是作为科普文章,采用网上流行的“吐槽时在一个词的每个字旁打上括号填入其他字的拼音”这种形式,很不妥当。 本作品虽然部分有瑕疵,但整体来说不失为一则非常不错的科普作品。 另1:作者是观鸟爱好者,如果文中插图更多为作者亲自拍摄,会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原创性。 另2:本作品的名字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奇鸟行状录》同名,这部小说是写日本军队在亚洲大陆暴虐罪行的小说。因此,作者是否可以重新为自己的科普作品起一个题目?

匿名 2018-01-16 14:58

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鸟类方面的文献资料,还对身边的鸟类认真观察;不仅引用了多篇描写鸟类的名诗,还对个别鸟类的婚配、性心理、性行为进行非常细致的刻画和深入的分析,能吸引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建议在文章的前面部分对非常用词的鸟名用加括弧方式标注读音(后面部分已标注),修改一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如:北极熊的羽毛。

匿名 2018-01-08 20:34

作者很用心地创作了这篇关于鸟类的科普长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知识量大,资料严谨详实;图文并茂,现场感十足,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 要说有欠缺的话,就是文学性稍稍差一些。

匿名 2018-01-07 07:53

从人们关注的大长腿入手,述说鸟类的长腿,具备审美的时效性,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符合科普特点,动物界的长腿明星,还有不少,这里缺乏挖掘,比如南美鬃狼。整体感觉还是一篇不错的科学小品。

目录(共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