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大战》

人类的反思

415
5604
3
先看评语
· 本文的优点:一是通俗性好,采用拟人化、讲故事的方式来写,能让人饶有兴致地读下去;二是科学性强,观点正确、全面,不仅阐述各种脂肪的功能、对人体健康发挥好的作用,而且讲某些脂肪摄入过多后导致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发生;三是充满正能量,倡导健康的膳食营养;四是单独列出了知识点,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知识。稍感美中不足的是专业术语仍然多了一些,生物机理描写过细,影响可读性。 · 看这篇科普作品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鲁斯曼·安娜的两个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和《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篇作品所科普的内容本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但作者却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和在人体内的合成移动等,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故事整体构思精巧,语言文字生动活泼,不仅知识性比较强,而且趣味性佳,结尾的审判也发人深思,本作品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作品。 另:如果文中的插图不是作者原创,建议作者将插图的来源或出处在合适的地方标出。 ·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各种脂肪酸是如何参与人体内代谢活动的,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语言活泼生动,看来作者在如何普及脂肪酸知识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不失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稍稍遗憾的是,文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太多,出场“人物”的阵容也很庞大,尽管有【本章知识点】做辅助科普,但阅读起来依然有点费劲。 · 一篇非常有创意的科普文章,轻松搞笑的拟人手法和一本正经的科普穿插起全文,可以有效减少读者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候的疲劳感。不过很不幸,本评委并没有看过《冰与火之歌》,所以文中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家族之争”的有趣的点子我并没有get到。如果真要把科普做的更容易消化,应该在选材方面更大众化一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人类从尝到脂肪的甜头,大吃特吃以来,这是第一次吃到苦头。虽有些忠诚卫士为保卫家园而战,但是混战不断,民不聊生,让身体各个器官都有些吃不消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都找上门来。

Image title

就拿中国来说,近10年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0-2013)》显示:

①肥胖持续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0%,肥胖率7.7%。成年居民超重率32.4%,肥胖率13.2%。

②高血压不断刷新纪录:成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5%, 60 岁以上城市老年人中有一半人患高血压,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也达到12.4%,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③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攀升:城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7.5%,空腹血糖受损率为4.7%,

④血脂异常显著升高:大城市成年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0%,血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4.6%。


从食物匮乏年代走过来的人类,又一次深切的体会到:营养不均衡、口不遮拦将会引发更加致命的打击。

经过痛定思痛,人体召集了三大家族的诸位骑士。审判教堂里一时间众星云集。当然,还有胆固醇、反式酸,他们是被压着上来的。Image title

大脑先做了自我检讨的发言:“首先,我想说,大家都是守卫人体的卫士,你们都是可敬的。我之前过于偏听于人,做了对各位不公的审判,还请大家能够理解和见谅,毕竟我的聪明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嘛。”

这么严肃的场合,大脑居然不忘自黑解嘲一下,引得堂下一片嬉笑声。

“请大家保持肃静,检讨归检讨,我最终还是要对此次战乱做出一番审判的!”

“请守卫骑士将反式脂肪酸带上来!”反式酸身上带着镣铐就上来了。

“反式脂肪酸,因你并非人体中的物质,而是工业的产物。虽初衷是为了人类健康,但在人体内却犯了如下罪: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②干扰正常的脂质代谢;③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④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风险;⑤增加哮喘和过敏反应风险,我将判处你,限制进入人体的自由。” 对反式酸说完,大脑又对堂下的骑士们说:

“我也会对人类发出通知:反式酸已经成为人类公敌,请准确辨别并排斥含反式酸食物,如食物中涉及“部分氢化”字眼需谨慎。但这不包括没有反式酸的全氢化植物油,比如采用其他工艺生产的人造奶油或起酥油等”说完,大脑轻轻喉咙继续说,“下一位,胆固醇”。

胆固醇被押解着上来后却被松开了绑。

“胆固醇,你可知罪?” 大脑厉声问道。

“你可是个明君?”没想到胆固醇反问道,这引起了堂下一片哗然,他怎么可以这样和大脑说话,有人小声耳语。

“肃静,请保持肃静。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是你也得给我点面子啊?” 大脑厉声说完肃静后,又轻声的对胆固醇说。

“哼,我本是赤胆忠心,你却不分好歹,错判忠良,凭什么要我给面子!” 胆固醇的那股骄横越发厉害了。

“好你个胆固醇,别怪我不客气。那我宣布:从今天起,食物摄入的胆固醇不再受限,但是体内的胆固醇 - 你,还要服劳役,做胆汁酸,伺候脂肪酸,直到你醒悟,不再和人体对着干为止。” 大脑恶狠狠的说。

堂下有人叫好,有人拍手,但也有人很沮丧,这人就是棕榈酸。

棕榈酸,心想,这下完了,还不知道大脑怎么对付我呢?!

果然,大脑下一个叫到的就是棕榈酸,“棕榈酸,你可知罪?”

“是,我知罪” 棕榈酸,还没等守卫骑士过来领他,他就主动来到大堂中央,跪了下来。

“鉴于你以前帮助胆固醇做过的坏事太多,为了防止你日后再干坏事,暂时限制你及饱和家族进入人体,你认为怎样?”大脑厉声问他。

“行,没问题,不过,得限制多少啊?什么时候解除限制啊?” 棕榈酸怯怯地追问了一句,然而又立马感觉自己后悔问这么一句了。

“能量的10%以下,够宽容你的了!” 大脑显然已经不想再搭理棕榈酸。他接着宣判:“DHA、EPA、ARA、亚油酸、亚麻酸,你们家族五骑士也都上来吧。”

威风凛凛的五骑士,依然分为2路,来到堂前。

“n-3和n-6家族,你们别打了,连我都没搞清楚谁多谁少,你们就内斗个什么劲呢” 没想到大脑居然和他们好似唠家常似的说,“要我说啊,把你们之间的比例取消,酶系共享,你们都好好表现,我愿意看到你们来和我争功劳的一天,好不好?” 大脑笑迷迷的说完,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DHA啊,你和EPA多搞点食物外援啊,不然我这脑袋不够使啊”。

五骑士下去后,大脑又招呼了MCT和OPO俩个组合。

“感谢你们对人体做出的贡献,希望以后常来哦!”

 大脑最后刚想宣布散会,这时硬脂酸扯了大脑一下衣角,示意他,油酸还没听命呢。大脑,走到油酸身边,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没有审判就是最好的审判”。然后他拍拍硬脂酸的肩膀说,“好好干,把你家主子看好了!”

“大家散了吧,散了吧,都好好干,只要你们肯为人体健康付出,我的眼睛是雪亮雪亮滴”

大脑刚要收拾审判用的材料,不小心被突来的一阵风吹乱,在空中漫舞起来,他追着材料跑啊跑啊,刚要抓住,调皮的材料又散落了一地。

此时,时钟敲响了12下,大脑心里咯噔一下,睁开眼,小白看着眼前散落了一地的材料,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

看看实验台上的一个个油瓶还在安静的沉睡着,他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脂肪酸是油的本质,每种脂肪酸都是人体的一个骑士,一个精灵,没有谁好谁坏之说,但求他们能和谐共处,达到人体需求即可。

他大踏步的穿过实验室,投身于实验中... ...


【本章知识点】

1. 依据最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10报告和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脂肪酸推荐,饱和脂肪酸SFA<10%E,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6-11%E,其他为单不饱和脂肪酸,n-6为2.5-9.0%E,n-3为0.5-2.0%E,DHA+EPA为0.25-2.0mg/d。

2. 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肉豆蔻酸和月桂酸是主要引起LDL升高,导致胆固醇在管内壁沉积,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3. EPA 和DHA 的生理功能就在于它们使人体血液中的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增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后记:

这是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零散片段,因为这次比赛得以完整的呈现在一起。其实,脂肪酸的纷争也只是暂时告一段落了,而人类关于脂肪酸营养的探索之路并没有停止。往大一点说:脂肪酸家族的争端只是人体营养需求中很微小的一个块缩影,希望读完这个科普小说的人能够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未来的健康保卫战中,能够坚持科学均衡的饮食。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1 00:09

本文的优点:一是通俗性好,采用拟人化、讲故事的方式来写,能让人饶有兴致地读下去;二是科学性强,观点正确、全面,不仅阐述各种脂肪的功能、对人体健康发挥好的作用,而且讲某些脂肪摄入过多后导致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发生;三是充满正能量,倡导健康的膳食营养;四是单独列出了知识点,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知识。稍感美中不足的是专业术语仍然多了一些,生物机理描写过细,影响可读性。

匿名 2018-01-29 12:08

看这篇科普作品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鲁斯曼·安娜的两个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和《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篇作品所科普的内容本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但作者却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和在人体内的合成移动等,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故事整体构思精巧,语言文字生动活泼,不仅知识性比较强,而且趣味性佳,结尾的审判也发人深思,本作品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作品。 另:如果文中的插图不是作者原创,建议作者将插图的来源或出处在合适的地方标出。

匿名 2018-01-25 22:15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各种脂肪酸是如何参与人体内代谢活动的,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语言活泼生动,看来作者在如何普及脂肪酸知识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不失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稍稍遗憾的是,文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太多,出场“人物”的阵容也很庞大,尽管有【本章知识点】做辅助科普,但阅读起来依然有点费劲。

匿名 2018-01-24 16:34

一篇非常有创意的科普文章,轻松搞笑的拟人手法和一本正经的科普穿插起全文,可以有效减少读者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候的疲劳感。不过很不幸,本评委并没有看过《冰与火之歌》,所以文中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家族之争”的有趣的点子我并没有get到。如果真要把科普做的更容易消化,应该在选材方面更大众化一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目录(共10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