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XⅠ

2
2950
0

《XⅠ》悟慈仁

外面的世界还好吗?X公司是否还在?你们的历史课本中是如何描绘那一段历史的呢?

究竟要不要以小说的文体来表达是我最近一直在和那人商量的事情。按照他的说法,小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让人真假难辨。可以很好的保护起我们真正想说的内容。当一些浮躁的人拿起一本小说后,或许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将它给抛弃了。这是其他文体难以做到的。

如果你能找到这篇文章的话,你一定能明白之前文章里的那个X究竟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以X来取代。我甚至明明知道这篇文章在电子设备录入时只输入了标题和一段没什么内容可言的检索。我也习惯不言明X。

总有一些内容,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添油加醋一番,如果是其他文体难免会被人感觉我们是一群骗子 - -打着真话的旗号说假话。但是小说却又不同了,因为小说是扛着假话的旗子说真话。足够睿智的人才能拨开层层迷雾,看到那些剧情背后的真实。

我深信,如果是故意找寻并看到这里的你们是足够聪慧的,因为你们看透了我们在那个X上面还玩了一个花样,并且,我相信我的子女必定也按照我的嘱托,将另一篇XⅡ也放入其中了。罗马数字十二要直接输入才行。而不能仅用一个英文X。

如果你们只是无意打开了这篇文章,并且还深信现在的历史即为真相的话。希望你们可以出于对人类最后的怜悯,轻轻将书本合上然后走开。

你们所阅读的小说内容除了人名和部分情节是虚构的,其他的都是我切实经历过的世界。那个从肚子里孵化出的秃鹰、那段逃亡的旅途。

而我就是那个在等待父母的孤儿,如果不是那个人将我留在这个图书馆的话,我想必也早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不要问我原来的名字,现在的我和他一样,都叫做:悟慈仁。

道之悟、佛之慈、儒之仁,万物最终又归于虚无,名字也只是一个符号。我们终究都是无此人。这也是我为何要写这些内容的原因。这是作为第十一代的使命。

“每一名悟慈仁都必须写一篇文章留在这个图书管里,最好是小说,但剖开虚构后的必须要是真实。并且必须是能见证历史的文章,还有一点,标题中要表达出自己的代数。”这是他对我说的,也是我以后会对我儿子说的。

可我恰恰对写小说有着恐惧,因为我从小学之后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图书管里,外面的世界究竟怎么样我已经太久没有去了解过了。读过的书籍所拼凑的世界又那么遥不可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上一代悟慈仁为何选择了描绘我的经历。所以我决定,与其写太多虚假的东西,不如就直接用这样一篇文章来交代一下。

在我知道了这些秘密之后,我自己也尝试过去寻找那些之前的篇章,但至于如何寻找我并不能在此表述。就如同那个人其实也早就知道之前的九篇文章究竟在何处,但也不能向我言明一般。因为那样可能会招致之前的历史全都被人篡改。所以我这样写的另一个大问题我也和那个人讨论过。我这样的一篇文章是否会导致让看到此文的人想将整个图书馆付之一炬呢?所以我那么做也的确是有点不负责的。可如果后面的人怎么都找不到我们的文章,或者看了我们的文章一直以为是一群疯子在那边胡言乱语,又会让那么多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所以为何我要把此文放入亲子教育之中,当然不是低估女性对于历史的敏感,而是知道为人父母会有恻隐之心,如果真的发现这些秘密也不会赶尽杀绝,谁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骗局和恐惧之中呢?当然,如今我也身为人父了。我的妻子自然就是那位“艾丽”,将来我的儿子应该就会成为第十二个悟慈仁,我会和他说关于我的故事,那时就要看他怎么写他的《XⅡ》了。

所以,现在正在翻阅这些内容的你,不知道你究竟生活在哪一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与故事中的差距是否巨大。那个X是否还顶着健康绿色的帽子,为你们提供着新鲜的植物性肉制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话,那个肉绝对是有问题的。也不要试图当面去拆穿他们,不然你会面临死无葬身之地的处境。作为历史尘埃的我们只能忍着,忍到真相可以大白天下之日。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1 14:23

设定新颖的小说,语言也还不错。作者比较擅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把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事情赋予科幻阐释,读来让人觉得既陌生又在理,总的来说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匿名 2018-01-21 14:22

这篇小说的素食主题很有现实意义。出于动物保护或者低碳等理由,素食文化发展得很快。从这些伦理原因出发去研制人造肉也已经发生了。这种从衣食住行等角度描写未来的作品,比游戏化的科幻设定更有实际意义。不过作品后半段有关虚构小说与真实历史关系的设定与主线无关,起了干扰作用。不如把这些篇幅拿去细致地描写烹饪与进食,用形象描写来突出“吃什么”这个主题。另外,“迪斯卡文的妻子”是小说中的重要角色,为什么不给她单独起个名字呢?

匿名 2018-01-18 19:42

这篇小说有着不错的科幻创意,在“人造肉”成为大趋势之后的数百年,人类干脆彻底拒绝了吃真正的肉。这种看似倒行逆施的未来充满了怪诞——人类不仅把吃肉视为犯罪,更把图书馆看作禁地。作者对情节的把握很成熟,叙事不疾不徐,在怪诞的故事中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人类这个物种“复杂性”。有意思的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青蜜生活期刊”,让人一下回到现实(笑)。

目录(共11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