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登录
新纪元110年。
爬华山太累了,李华如是想,一个上午才到北峰顶,还有东西南三座峰等着他攀登呢,早知道直接从峰顶登陆。
头顶烈日,一身是汗,还是先吃个饭再说。
李华长按头顶百会穴,从全息模式退出。
他其实根本没到华山,只使用了“任意门”。“任意门”其实是一个房间,六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孔。全息状态时,光线从小孔中射出,模拟华山的景色。房间里的温度、湿度也会随之改变,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李华脱下全息服,扔在一边。全息服能完美模拟触感,被暴晒的灼热感,手摸雨丝的冰凉感,被蚊虫叮咬的痛痒感……如果想去太空,还可以给你失重的感觉。
李华走出房门,站在一块方形地毯上。
那当然不是地毯,是“除汗器”。大风从脚底袭来,汗水在几秒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神清气爽的李华走向餐厅,那里只有一张“回”字形的餐桌。一拍桌子,椅子从地下升起,不断变化着形状,以贴合人体曲线,给人最舒适的体验。
桌面上的图标开始闪烁,仔细一看,是琳琅满目的佳肴,有孜然羊排,水煮牛肉,剁椒鱼头……爬了一个上午华山的李华自然不愿再绞尽脑汁地点菜,他摁了一下“套餐012”。
桌面中间的正方形陷了下去,几分钟后,便盛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来。这桌子自己会做饭吗?非也,这餐桌就是一个分子传输机。餐馆的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饭菜拆成分子,运输到这里,再重新组合成菜肴。
李华一边啜饮着汤,一边想,要是分子传送再快一点就好了。他曾把这个想法告诉爷爷,爷爷说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在爷爷那个年代,吃饭得去餐厅,有机器人为人上菜;旅游还得出门,用一种叫“飞车”的交通工具,就是长了翅膀的房间。那是最流行的职业是机械师,像现在的程序员一样。
“这么麻烦。”听完爷爷的讲述,李华很惊讶,他以为生活一直就是他现在过的这个样子。爷爷笑眯眯地拍着他的头说:“你不知道,公元人活得更麻烦!他们机器人只能做些简单的事,很多事情还得自己动手。据说他们出门,最常用的还是地上的交通工具。”
“爷爷,”李华拉着爷爷的衣角,“再说一点嘛,我想知道公元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爷爷叹了口气:“没有人知道,就连‘智者’也没有相关数据。”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利亚,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墙壁上播放的新闻把李华从回忆中拉了出来。“今天给大家带来重磅消息—— 来自公元的书库被发现。这被誉为新纪元第一大发现!”
“5000号森林中,护林员007发现有一些树木总是倾斜,用药无效,疑是根系不稳。使用探根器发现这些树木的根奇怪的弯曲着,像是绕开了许多方形的箱子。经考古专家挖掘共计有54个箱子,被命名为‘宝箱’。经同位素检测断定时间在公元末期。考古人员打开箱子,发现内容物保存完好,大部分箱子里装的是——”主持人顿了顿,费劲的说出了那个鲜少使用的词,“纸质书!”
李华呆呆的看着墙上的影像,嘴里的汤还没来得及咽下去。
公元末期的历史大部分人隐约知道一点,对更早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公元2022年,大数据库“智者”建立,连接全世界用户的存储器,一切已出版的文字被输入其中储存,共享。
公元2025年,世界多地发生沙尘暴。
公元2026年,谷歌眼镜拥有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标志世界进入“多媒体时代”。
公元2028年,“文字有色化”活动流行,旨在将纯文字转化为影像。打开《月下独酌》,便有月光下饮酒作诗的李白。甚至点开字典,也有动画来解释。
公元2034年,全球森林面积达到警戒值,联合国颁布“禁纸令”,禁止纸质书的生产。
公元2036年,少于百分之一的文字独立存在。有色文字为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公元2039年,3D打印机能打印出有生命的植物体。
公元2040年,联合国通过“森林计划”与以纸质书为原料,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大批树苗。号召居民将纸质书就近放入碎纸机中,领取“森林使者”徽章和相应奖金。
公元2048年,某地突发泥石流,将山谷填埋,联合国加紧“森林计划”的实施。
公元2057年,“森林计划”完成,全球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
公元2072年,病毒“Ruin”入侵“智者”按时间顺序疯狂删除数据。在全球计算机高手的协作下,病毒被消灭,但被删数据无法恢复。“智者”中仅仅保留近七年数据。
公元2072年为新纪元元年,此后,科技仍迅速发展。
“42个宝箱中,装的是印刷书籍,出版时间在2034年之前。其中,17箱是历史书,涵盖东西方,时间跨度五千年。25箱装有各种文体的文艺书籍,有诗歌,小说,散文……均为已灭绝的文学形式。”
“5箱是手写的文字,记录2034年之后发生的大事件禾科技,文化的发展。”
“7箱是照片,内容涵盖公元时期的建筑,风景,生活……还有手写的文字和图画——容我惊叹一句,公元人的手真是精巧,能够实现如今电脑的功能。”
“宝箱中的内容会输入‘智者’供大家下载,学习,研究。现在,就让我们先看看其中的一封信。”
大约是为了节约纸张,字写得很小。字体和如今不太一样,笔画与笔画相连,不过不影响辨认。
“亲爱的后人们,你们好:
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时候看到这封信的,甚至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看到它,但我还是想写。
联合国的‘禁纸令’和‘森林计划’——我更愿意称其为‘焚书计划’,令我害怕,担忧。我信不过数据。数据就像海里漂浮的一叶小舟随时会被风浪吞没。只有实体书才会给我安全感。我也害怕纸质书会向竹简一样消失在历史之中,书写这一门艺术也会失传。我向政府提出过收集纸质书的建议,他们笑话我是老古板,老糊涂。我只好自己收集书籍。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们自称为‘儒生’,把我们收集的书叫做‘书库’。
为了能够长时间保存这些书,我买了最昂贵的保险箱——我曾是个书商,积压的书在‘森林计划’中换来了很多钱,让我知道知识就是财富。我在箱中塞满了书和杀虫剂、杀菌剂,再从锁眼处抽出空气。世界各地都有‘儒生’建立的‘书库’。
我只能写到这里,因为泥石流正从旁边的山上滚下来。这些书不能从正常渠道运走,而别的方法已经来不及了。我愿意在这里陪我的书。
没有必要留下名字的人于2048年书”
"书库一号"的发现引发重大反响。
网络上书库内的数据被疯狂下载。新纪元的人们才知道,文字不仅仅是打的,也可以手写。手写的文字可以有那么多种形态,像一只只飞舞的精灵。文字甚至可以独立存在,引发丰富联想。
笔、纸、颜料被重新制造出来,人们享受这读书、写字、绘画的乐趣。考古学、历史学、语言文字学成为最热门的学科。大批人投入书库的研究中。
就像中世纪的人挖掘出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一样,通往旧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新纪元110年,“书库1号”的发现,标志着第二次文艺复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