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人”于敏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2019年6月4日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核力量是我国在外交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也是人民安全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两张经典的蘑菇云照片,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样子。有趣的是,对于原子弹,我们知道很多其背后的故事,而对于氢弹,一直以来我们知道的并不多。 

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着轮椅缓缓走上主席台,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最高科技奖的荣誉证书。此时,全国上下才对这位“两弹元勋”熟悉起来,才知道氢弹之父叫于敏。而这个时候,距离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已过去近半个世纪。 

这位新走入公众视野的科学家其实并非新人,他之所以这么晚才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国家高等机密,这么多年来,于敏院士就是这样隐姓埋名做着艰苦的研究,成了我国“两弹一星”工程背后名副其实的“隐身人”。

Image title

在于敏的老家天津,从他的堂弟于确、外甥李津,到他曾经就读的小学、中学的老师,大家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从各种评价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他工作的印象:“写信从不谈工作”“对他从事的研究不太了解,因为需要保密”“在电视上看到名字,才知道做的工作这么重要”等等。事实上,就连他的妻子都是在几十年后才对他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并感慨:“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这种保密是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于敏身为一名科学家毅然决然的选择。在这种选择的背后,于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1961年初,35岁的于敏接到一个特殊通知,上级决定让他参与氢弹的研发工作。接到通知的于敏有些惊讶,因为他从未像邓稼先、钱三强这样的核物理科学家那样出国深造过,也并未从事过此类研究,因而在这方面经验很少,相当于一张白纸。 

而惊讶之余,摆在于敏面前的还有取舍和抉择。一方面,北大毕业的于敏由于天资聪颖又肯努力,当时在基础物理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下不少成果和经验,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名气;另一方面,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昔日的盟友已经决裂,而昔日的死敌美国依然虎视眈眈,中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研究核武器。 

就个人发展而言,选择倾向性很明显。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给于敏说得很清楚,氢弹研究属于绝密,一旦参与,整个人要从此销声匿迹,放弃一切荣誉和成果,并且,为了做好保密工作,科研地点往往在物资匮乏的闭塞之地,要长期远离家人。 

Image title

面对取舍,于敏几乎没有考虑便选择了氢弹研究。多年后,于敏在回忆这次选择时说到:“童年在列强阴影下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没有过多考虑个人得失,而是放眼民族大利,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于是,中国科学家里少了“于敏”这么个名字,而在环境恶劣的大西北,却多了一个挑灯钻研的身影。 

从此,于敏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研究信息被封锁,他们就竭尽全力搜集资料,没有先进的运算设备,他们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无数个日夜,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就了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那声巨响,也就是我们教科书上那朵蘑菇云照片——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相比于成功的喧嚣,于敏的名气则显得异常安静。由于保密需要,他依然不能公布姓名,他看着自己挂在墙上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继续做一个“隐身人”,努力地研究着,直到1999年9月18日,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他才开始被公众认识和了解。此时,距离他从事氢弹研究,已经过去了30多年。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于敏院士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淡泊,诠释了一名科学家伟大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他将名藏于地下,声动于九天,“隐身”数十载,换来中华民族的信心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士,他有着以身许国的科学家精神。

作者简介:

Image title

孔令国,笔名:叶钩。新闻学专业毕业,现从事企业宣传工作。业余爱好写作、摄影、音乐,喜欢用科学的视角了解世界,用文字的方式表达态度。在今晚报、故事会及多个微信平台发表过小说、评论、散文,曾获第二届冯梦龙杯短篇小说三等奖、2018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三等奖。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观点,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