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屙屎考

2198
5039
0
先看评语
· 文章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也不乏文学性。用别致的视角开篇令人一惊,细读起来,却又透过文字看到文明更迭传承,正如作者所言,让人心生“敬畏”之心。 · 选材新颖,清新脱俗,从开篇即可吸引读者的目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古时候人们的如厕流程,从现代人易理解的流程、角度来展开讲解,此外,结合古代文献,增强可信力、说服力。 · 文章由文学作品为索引或点发带入到对某一特定文化史史证的探知和学究。可谓兴之所至,心之所往,读来让人振奋却又不自觉的按耐着心境沉入到遥远的古书文献当中。历史和年代远了,文化语境却离我们近了。 这是利用我们时代的语言,在拉近我们与古人的链接和故事。从作品整体的布局和作者写作的状态和语气来看,这无疑是科普最自发而又难得的态度。很多人都是为了科普而科普,缺少了来自作者本身呼之欲出的兴致和领悟。 再者,文章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中更为细碎却自成一体却又被我们忽视的常知。 · 本文视角别有一功,是一篇文史科结合的有趣的作品。而且起到了一定的释疑解惑的作用。这类文章丰富了科普的多元性,值得提倡。当然要以通常的科学性衡量是不够的,只是科普也有不同的层次。我们也需要这种融文史、解风情的科普。 · 一篇“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文章,难得作者考据认真,须得大量检阅古籍方可。写得偏论文化,活泼不足,但也不乏可读性。

 老师请我提问(如前所述,我可以问任何有关古人的问题),我就把最后想到的字眼说了出去:“请问古人是如何屙屎的”。然后,同学笑得要死,老师气得要死。但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没有人知道古人是怎样屙屎的:到底是站着屙,坐着屙,还是在舞蹈中完成这件重要工作……假如是最后一种,就会像万寿寺里的燕子一样,屙得到处都是。

                                        ——王小波《万寿寺》[1]

引言

 屎尿屁,粗俗而为世人所不齿,实则不然,正如《庄子》中所言,道亦存于屎溺之中[2]。研究古人在什么地方净手、以何种方式更衣、用何种工具行圊,不仅能管中窥豹地一览当时的社会风貌,更是能依据此研究传染病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美国人朱莉·霍兰就有著书《厕神:厕所的文明史》。然而,该书中所述的中国厕所文化错误百出(如:中国古代用中空竹杖小解[3])。

 净手、更衣、行圊这些都是古人屙屎的说法,除此之外,还有登东、水火等,而一直延续至今的说法,则有出恭、如厕、方便、解手等。以解手为例,在汉代,古人就以解手为上厕所的代称,如王充《论衡·寒温》所著“人中于寒,饮药行解。”(人受寒后吃药排便)。想到先祖为了避“秽”,居然发明了无数替代词。这种羞于直述,只好借代的做法,可真是古今一般同啊。[4]

正文

现代人上厕所,一般有以下步骤:

1.  找厕所

2.  脱裤子

3. 行五谷轮回之事[5]

4. 臀部卫生清洁

不妨按照现代人的顺序,捋捋祖先们是怎么上厕所的。

1.找厕所   

仰韶文化中就有了固定的厕所,只是那时的厕所实在是简陋,是一个与猪圈并排的土坑。[6]厕所建筑尚未有先秦时代的明确的考古发现,但据推测至迟应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早。[7]

史料中最“早”有关厕所的文献记载则是《周礼》。[8]成书更早的《左传》、《墨子》等书记载过当时的厕所,但《周礼》记述的是周朝的礼仪,此“早”为文献所记载的时间早。从史料看,周代的厕所已设有漏井,秽物可自然落下池内,与近代茅厕很是相似。[9]

在古代,厕所就与猪圈紧密结合在一起。东汉刘熙《释名·释宫室》记载“厕或曰溷,言溷浊也。”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圂,厕也。从口,象豕在口中。会意。”由此可见,猪圈的象形文字“圂”和“溷”即为厕所的古体字。

虽说厕所与猪圈绑定,但厕所的型制却逐渐进化,从土坑到上厕所下猪圈的二层结构,据从汉墓中出土的陶厕模型中看,汉代厕所形式多样,有附着在圆型猪圈上的厕所,也有建在方形猪圈上的厕所。[10]

这种人屎喂猪、猪屎肥地的模式,和现代桑基鱼塘的立体农业模式不谋而合,都尽可能的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架空筑构极端简陋,稍有不慎就会身陷粪坑溺毙,晋景公正是死于被屎淹没[11],为防止此事,《墨子》中特意规定城墙上“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圂,与厕者,不得操。”[12]

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的厕所型制出现了很大的进步,不会再出现溺毙情况。与猪圈结合也并非汉代厕所的唯一形式,用以收集水粪[13]的水厕就与猪圈分离。

水厕见于汉代石墓中,如河南商丘芒砀山梁孝王王后墓,里面有两块石制靴型的座便器,而且还可以用水冲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水冲洗厕所[14]。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侧室中则是带踏足的蹲厕,并且还有单独的尿槽、扶手和便坑与蓄粪池。[15]

之后的时代,达官贵人家的厕所型制依旧沿袭汉代,但开始在奢华程度上下功夫,西晋巨富石崇家里的厕所婢女林立,有如卧室一般豪华。[16]

汉代之后,皇室宗亲家里的厕所逐渐就被马桶取而代之。故宫里就没有一间厕所[17]

马桶最初名为虎子,但到唐代,为了避李世民曾祖父李虎的讳,故改称马子。后因其形为桶状,最终被命名为马桶。“马子”一词,在古代除作便器义之外,也成了娼妓的代称,今日的“扬州瘦马”,也是意出于此。[18]

马桶最“早”(同上意)见于《周礼》的玉府篇。[19]大将军卫青即为汉武帝的“玉府官”,即“执虎子的”侍中[20]。汉代的马桶还是蹲踞式,座式马桶出现时间最晚不迟于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录:“燕王好坐木马子。”[21]    厕所与马桶的形式定下来后,就一直延续到今天。慈禧用的就是坐式马桶,而慈禧的“官房”[22]至今仍存在故宫博物馆内。

2.脱裤子

和现代裤子相似的“穷绔”,汉代才出现,在此之前的裤子被称为“绔”,只有两个裤筒,通过侧面的绳子系在腰间。[23]

“绔”很像现代的开裆裤,汉之前的古人上厕所,大概是不需要脱裤子的,只需要撩起上衣。《礼记·玉藻》记载贵族“纩为茧.缊为袍.襌为絅.帛为褶。” 无论是纩(丝绵)制作的襺(茧)衣,缊(麻)制作的袍子,抑或是襌絅(袍罩),还是用帛(丝织物)制作的褶衣(长及膝盖的外衣),其长度都下垂至膝。古代制衣不定身长,只言广狭[24],用今天的话说,做衣服只量胸围、肩宽,不量袖长和身高。推测古代贵族的衣服是照长了做的,吴带当风、长袖善舞等成语都可佐证此点,但恐怕没有一个古语支持古代人穿漏脐装。而穷人则穿“犊鼻裈”式的短裤,也就是大裤衩,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时就穿着裤衩卖酒。[25]

汉代出现了“穷绔”后,古人上厕所就要多个脱裤子这一步骤。唐宋年间,旧制的裤子又流行了起来,比如宋代,“膝裤”只有两个裤筒。[26]

古代寒门氏族因其衣物过长且残留臭味会随衣,因此上厕所时会脱光衣服。[27]这种赤裸着上厕所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28],当然,只有富贵人家才这么会玩,贫下中农在路旁公厕[29]是不会这么讲究的。但那时史书与文字是为氏族阶级服务的,因此更衣也成了上厕所的代称。[30]

第三步——上厕所

现代人上厕所,或蹲或坐。古代则以蹲为主,但坐式并存,正如前文所说,梁孝王墓厕,就有石制座便器[31],而坐式马桶宋代也出现了。

有的古人大号时会看书。虽说在污秽之地读圣贤书有辱斯文,但可博得勤学的好名声,欧阳修就力赞他的好友钱惟演在厕所里书声琅琅[32]

上厕所时觉得气味熏人,现代人会撕卫生纸塞住鼻孔,而古代贵族则用干枣塞鼻。东晋王敦与舞阳公主结婚后初见这种干枣,竟以为是零食,结果闹了个大笑话。[33]

如厕后会现代人会用香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古人则用澡豆和清水洗手,还是这位王敦,上完厕所后看见澡豆,以为是干饭,结果又闹了个笑话。[34]

除此之外,古人上厕所还有许多奇怪的风俗,如上厕所要戴帽。东汉桓谭《新论》书中有“杜兰香戒张硕不宜露头上厕,夜行必烛,若脱误,当跪拜谢”。不过都是上流社会的瞎矫情,底层劳动人民是不会有这么多讲究的。

第四步——处理臀部卫生

在纸张出现之前,中国古代用的是厕筹来解决卫生问题。厕筹是木制或者竹制的片状物,用以刮去黏着的排泄物。[35]

尽管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纸张一直很贵,同时,它的文化地位也很高,纸被用于制作书籍和祭拜鬼神。用纸张擦屁股则是大不敬行为,纸张发明后人们还是用厕筹去清洁卫生。上文中提到的巨富石崇,尽管他家有奢华的仿若卧室厕所和专门的厕所婢女,可还用的是厕筹。[36]

中国最早使用厕筹的记录始于三国,而佛教也正是这时候传入中原的,而古印度很早就有文献记载厕筹[37],因此有一说是厕筹传自印度。另有一说是厕筹为国人自创,这一说法的考据是从汉代军事遗址敦煌马圈湾T5号坑出土的废弃简牍与人粪混合。[38]

厕筹作为清洁工具一直被使用了元代,元代则开始使用粗纸来拭去污秽,但那时的纸张十分粗糙,历史上有名的孝顺儿媳裕圣皇后就用脸与厕纸摩擦,待厕纸柔软后再送给婆婆使用。[39]

而在元代之后的时代,印有字的纸张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明清明令禁止此种行为,民国年间也依依旧如此,1873年3月14日的《申报》就刊登过一女子用字纸擦拭,结果遭到了雷击报应。[40]

当然,只用厕筹是无法彻底进行臀部清洁的,古人在使用厕筹后会用木桶装清水洗涤,相对于今日,不可谓不繁琐。[41]

结语

王小波说,一切的文章都要拔“格调”,去说明个高大上的道理。作为文豪门下野犬[42]。这篇充满臭味的文章就以我的心头来拔个“格调”吧。

最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抱着恶搞的心态去写的,但随着资料的查阅,本人心态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由恶搞变成了好奇,对自己祖先生活习性与绯闻轶事的好奇。最终则变成了敬畏,对中华文明那不间断传承过程的敬畏,对自己和同胞骨子里那绵延千年永不衰落文化的敬畏。


[1] 《万寿寺》第七章第三节。

[2] 《庄子·外篇·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曰:“在屎溺。”

[3] Horan.J.L著,许世鹏译:《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115页。

[4] 解手另一有说法,即解手源自明代强制移民,被绳子牵成一串的移民内急时,呼喊押解士卒解开捆绑的双手,故名解手。但经考证,此说法一则并未见于史料,二则在元曲中,就有“解手”二字一同出现做上厕所之意。故以此说法为谬。

[5] 此说法出自西游记 第四十四回。

[6] 冯欢 :《公厕进化史》,《三月风》2015年第4期,第61页。

[7] 刘海旺. 汉代农耕聚落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7.第156页.

[8]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宫人》: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

[9] 尚秉和:《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01月 ,厕溷卷:颇与今日之洋茅厕相类。

[10] 张建林,范培松.浅谈汉代的厕[J].文博,1987(04):53-58.

[11] 《左传》:“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1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閒诂》卷一四《备城门》。

[13]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美粪一升,合土和之”的“美粪”即为水粪。

[14] 刘海旺. 汉代农耕聚落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7.第157页

[15] 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山东沂南画像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八期。

[16] 《裴启语林》卷四 “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向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向乃守厕婢所进囊是筹。”

[17]故宫两大怪:没有烟囱,没有厕所[J].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03):36.

[18] 白居易:《有感三首》,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19]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亵器。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

[20] 《汉书·汲黯传》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视之。

[21] 燕王,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

[22] 清朝皇宫内对马桶的称呼。

[23] 《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04期,《古代的裤子

[24]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01月。

[25]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26] 清·吕种玉《言鲭》卷上:“袜,足衣,今之膝裤。秦桧死,高宗告杨郡王曰:‘朕今日始免膝裤中带匕首矣。

[27]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

[28] 尚秉和:《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1年01月,厕溷卷:古大遗时先脱衣,至宋犹如此。

[29] 郑众在《周礼·宫人》(见【8】)中,对为其井匽一句中注解到,匽,路厕也。

[30] 《论衡·四讳篇》“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

[31] 见【14】

[32] 欧阳修:《欧阳文起忠公集·笃学》:钱思公虽生长富贵……上厕则阅小辞……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33] 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中记载王敦“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鼻塞。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34] 《世说新语·纰漏》: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35] 王志轩.厕筹杂考[J].华夏考古,2010(01):133-135+152.

[36] 见【16】

[37] 《毗尼母经》:……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38]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敦煌汉简(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39] 《元史·后妃传》“裕宗徽仁皇后事太后孝,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软以进。”

[40] 《新西部》2007年第5期:《厕筹何物

[41] 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湛堂传》“师半夜特往登溷,……悟即提净桶至,师曰:‘待我脱衣。’脱罢,悟复到。未几悟供筹子,师涤净已,召接净桶去。”

[42] 欢乐宋等:《王小波门下走狗》北京: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9-07-08 17:41

文章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也不乏文学性。用别致的视角开篇令人一惊,细读起来,却又透过文字看到文明更迭传承,正如作者所言,让人心生“敬畏”之心。

匿名 2019-07-01 18:24

选材新颖,清新脱俗,从开篇即可吸引读者的目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古时候人们的如厕流程,从现代人易理解的流程、角度来展开讲解,此外,结合古代文献,增强可信力、说服力。

匿名 2019-06-27 19:35

文章由文学作品为索引或点发带入到对某一特定文化史史证的探知和学究。可谓兴之所至,心之所往,读来让人振奋却又不自觉的按耐着心境沉入到遥远的古书文献当中。历史和年代远了,文化语境却离我们近了。 这是利用我们时代的语言,在拉近我们与古人的链接和故事。从作品整体的布局和作者写作的状态和语气来看,这无疑是科普最自发而又难得的态度。很多人都是为了科普而科普,缺少了来自作者本身呼之欲出的兴致和领悟。 再者,文章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中更为细碎却自成一体却又被我们忽视的常知。

江世亮 2019-06-24 10:43

本文视角别有一功,是一篇文史科结合的有趣的作品。而且起到了一定的释疑解惑的作用。这类文章丰富了科普的多元性,值得提倡。当然要以通常的科学性衡量是不够的,只是科普也有不同的层次。我们也需要这种融文史、解风情的科普。

匿名 2019-06-24 10:18

一篇“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文章,难得作者考据认真,须得大量检阅古籍方可。写得偏论文化,活泼不足,但也不乏可读性。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