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别塔——致区块链

3
949
0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最初,你我住在巨树上,因气候和饥饿迁徙四方,从大洲到大洲,从半球到半球。他们迁移,他们接触,他们消亡,他们前行……智人用了数百万年征服世界,把他们分散在全地上。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法老的神官开始用莎草纸记事,古印度的僧侣数不尽恒河沙,大夏用青铜熔制巫祝之器……而后他们一一在时间长河中流逝,整个世界至今亦被分为东方和西方。经济的增长难平有限的资源,于是带来十字军的远征,哥伦布的惊呼,列克星顿的枪声,核爆的闪光……而后一切暂归静谧,来到温和安宁的今天,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不一样——人与人有壁垒,国与国有高墙。

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互联网将世界推向了信息共享的饱满天堂,现代人一天所接受的信息比一个17世纪的英国农民一辈子还要多。网民在YouTube上观看视频,拿起手机打开FaceBook发表心情,想了想又还是打开了Reddit与网友互扯一通,他们看见一个新的Meme,转身就以最快的速度扩散到自己的社交圈里。“谷歌翻译和表情包” 网友们伸出大拇指,“你甚至不需要懂英文都能和全世界的哥们逗趣。”

常有人说,互联网就是新千年的巴别塔,这不无道理,但这种论调显然只考虑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交换,而忽略了价值交换。互联网善于处理信息分享,但不能解决价值转移的问题。而后者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最终能达成多少共识。

一个显而易见的奇特现象是,人们的烦恼总是和某种绿色小纸片的流通有关,这可真是怪事一桩,因为从头到尾不开心的又不是绿色小纸片本身[1]。人类的悲欢本是难以相通的,可金钱却能解释绝大部分的此类悲欢。在当下的故事里,金钱通常用货币来承载,而这就带来了一个更令人懊恼的事实:放眼全世界224个主权国家和地区以及170余币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整体上却失去了它的一般性。购汇、售汇的种种限制无不证明国境线不只是物理的隔断,也阻止了高效的价值流通,即使是知名度最高的“绿色小纸片”——美元,也并不能做到全球无阻。

很多人想谋求改变,中本聪切实的做了。2008年11月1日,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次年,他创造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并开发了比特币专用客户端。这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认为,与其相信人,不如相信技术。他将比特币系统建立在基于纯数学的共识机制上,其主要特点如下:

  • 通过全网节点对交易信息进行确认。

  • 使用非对称加密确保交易的真实有效。

  • 对首先确认(出块)的节点提供奖励。

  • 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来分配出块权利。

中本聪的区块链就像是一个巨型账本,它是无限增加,加密有序,去中心化的,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能够篡改或隐藏其上信息。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区块链是“创造信任的机器”,是新千年以来又一个跨时代的产物。它必将深刻的改变社会价值传递结构,如互联网一般掀起一场产业革命……当然,在2009年,它还只是一个极客玩具。

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如果自“创世区块”诞生开始计时,比特币从无汇率到其峰值价格(约18700美元)只用了8年,这就像是凡人的登圣,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又魔幻现实。比特币的批评家们说这是浮沙上的大厦,借助拙劣的数学游戏建立的经济体系终究会倒塌;而狂热者们则不顾一切购入资产,试图借此一夜富贵。

比特币是无实体的经济共识,它不依托于任何政权或经济实体而存在;比特币是超越实体的价值共识,它证明了共识本身所代表的巨大价值。比特币只相信数学,用这唯一的四海皆通的语言为砖,一步一步,用八年时间搭建起了堪称通天的信任之塔。

神说:变乱他们的口音,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比特币和区块链由中本聪创造,但作为实体的中本聪已不复存在,因为无论是比特币的数千万用户和网络后面的“中本聪”本人,都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一个共识系统不能容许一个掌控一切的“神”。因此,被广传拥有近百万枚比特币,具有掀起市场海啸的恐怖能力的中本聪,选择了隐于幕后,成为一个象征意义的符号。

然而,分歧是永恒存在的,而无法调控的分歧终将成为混乱。2017年,比特币第一次硬分叉,创造了BCH(比特币现金)。BCH是BTC的扩容方案,使用8M大区块,不支持SegWit,扩容后,BCH系统产生的区块将无法被原来的比特币系统所接受,因此就产生了分叉。这次分叉导致比特币市值大跌,不少人开始对整个系统产生怀疑。

BCH哪能想到,仅一年之后,自己也要面临分叉的命运。

早在2018年中旬,BCH社区的两大巨头——ABC开发团队(以比特大陆创始人吴忌寒为首)与SV社群阵营(以“澳洲中本聪Craig Steven Wright为首”)就已经在BCH未来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分歧。吴忌寒认为应效仿以太坊,向基础公链开发,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CSW认为BCH应专注于转账交易本身,严格遵循中本聪的白皮书。这可不是见乎寻常的理念之争,二人的身后都有数以亿计的利益推动,因此,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并终于转化为分叉。

最终,BCH分叉为ABC和BSV两条新链,而其掀起的余波更是直接导致比特币市场暴跌,据数字货币权威分析机构Coinmarketcap统计,24小时内全球加密货币市值就已蒸发300亿美元。这便是共识失效带来的巨大损失,数字货币玩家就像是圣经里修筑高塔的人们,一瞬间便分崩离析,打击惨重。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这当然不是结局。

从币圈的角度,比特币自诞生以来便起起伏伏,暴涨有之,狂跌更有之。而令人惊奇的是,每次暴跌触底的一年之内,比特币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叫做共识的回暖,也是因为系统本身的除沫。

同时,比特币的下跌正如同一次退潮,暴露出了之前被其火热光芒掩盖的区块链应用产业,投资者和研究者终于能够冷静的思考与分析,体会区块链共识机制独一无二的价值。更多的应用将会落地,更多的产业将被建起。这不能说是死境求生,大概只是资本狂热的冷却而已。

十年之前,没有人能想到比特币能从一文不值成长到庞然巨物;十年之后,也没有人能预测区块链的未来究竟是何等光景。在最美好的愿望中,伴随着区块链,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1] 语出道格拉斯·亚当斯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江世亮 2019-09-29 08:25

本文从古到今,从困境到出路引出比特币和区块链,写法已经尽可能的通俗化了。但我其实还是没太看得懂。

匿名 2019-09-15 22:09

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常识,介绍了其起源以及发展,是一篇较为完整的科普文章。希望可以将文字通俗性进行优化。

匿名 2019-09-15 17:29

文章内容较为专业,从科普的角度看对读者不是很友好,建议用更清晰的逻辑和更平实的语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匿名 2019-09-12 15:01

文章题目和摘要都十分新颖,迅速地抓住了读者的目光,吸引读者继续往下阅读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文章逻辑清晰,表达简洁自然,风格十分清新。用巴别塔的故事开启文章内容,语言叙述流畅自然,将区块链的概念和内核糅在了文章字里行间。文章整体起承转合衔接清晰,作者个人风格明显,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某些术语的阐述上可以试着再做推敲,进一步改善科技内容的阻塞感,提升文章可理解度。

匿名 2019-09-11 10:15

文章借助《圣经·旧约·创世记》的典故,将区块链的概念,原理,以及前世今生有趣的呈现出来,不仅细致讲述了区块链技术层面的魔幻,更是从隐于幕后的价值指向深度挖掘了区块链的存在之存在。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