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

不选择的选择

58
3976
1

李笑开车到计算中心,进门后打开主控台手控按钮,看下机械腕表说:“启动盘古语音交互,编号A30291127观天火escape dark calligraphy 。”

一声轻微的嗡鸣后,传来盘古的声音:“笑笑,早。”

“你早,盘古。”

“临时任务已经全部回传,五十九个中期任务仍在计算,四十六个中期任务已发往相应机构等待解读,待确认后进入下一步,收到十三个中期任务反馈,可以进入下一步,另有六十七个中期任务仍等待反馈。十二个长期任务均未获三人以上反馈,处在待确认状态,八个长期任务仍在计算,详细情况已经整理到日志里了。”

“好,辛苦啦。我去例检模块工作状态,十点整再讨论新提交研究请求。空余计算时做预测力模拟提升训练。”

每次例检算是盘古的日常娱乐,空闲让他不适,娱乐也要找些有挑战的事做。显示屏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鱼缸,里面种着些水草,有几条颜色漂亮的金鱼在水草里躲闪游弋。盘古对系统进行完超高精度扫描,显示屏扩大一倍,出现了几乎相同的画面,上方分别写着预测结果和实际画面,屏幕一角显示开始时间,除此之外别无二致,水草摆动细节,金鱼摆尾角度都一模一样。

“好,那一会儿见,我会想你的。”

“我也是。”

李笑耳机里响着叫jets的复古音乐,歌词里是某种古代语言,据说意思是喷气机宛若彗星,日落时划过天际一去不返。喷气机宛若彗星,日落时划过天际一去不返。迷离的男声不听重复这句,李笑想象成百上千的飞行器靠化石燃料一块儿升上天空,黄蓝的尾巴拉出苍灰烟柱的场面。那时技术粗陋,探索太空比现在凶险得多,但是人心雄壮豪迈,视征途为归宿。

李笑手里没停,拿着台小型模拟机例行公事,测试盘古各个模块的性能,机器上的绿灯每两秒闪一次,闪过五次后连入下一模块。不时在测试卡上做标记,李笑跟着节奏哼唱:“jets are like comets at sunset, jets are like comets at sunset……”。

等检查大概结束,她看看机械表上的时间,九点四十五分。李笑打开门口附近像是防火警报的防尘罩,摘下船锚状项链插入钥匙孔,向上拨动,顺时针转过五个棘齿,再垂直拨动项链,室内的电流声忽然消失,机器运转的指示灯也瞬间熄灭。萍水绕行一圈,在记录表上画下最后一个标记,写下停机测试正常。

“我回来了。”

“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你的模拟结果有进展吗?”

“进展不大,最优结果为第24次,实际演化到247.64秒时仍符合预测,之后3号观测体左鳍扇动的角度和预测差异超过千分之一。模拟结束后的全面扫描显示主要问题出在血氧浓度偏差。”

“只是个游戏,别当真,毕竟早就证明未来不可被预测。今天的申请里是不是有天文系的联合请求,我听彭赫叔叔说过,是关于宇宙里无法观测黑域的。虽然没那么紧急,也可以稍微把位置提前些,最好中午前得到结果。”

“好,那我提高这任务的优先级。”

李笑观察输出结果,不时发出新的阶段性计算指令。

“盘古,这数据什么情况?黑域在扩大?”李笑看着屏幕上的数据。

“黑域在扩大,速度,接近光速……”

“综合各空间站,天文台长时间观测数据,用新型联合算法去噪增强后,分辨率提升三个量级。可以观测到变暗星区里星系的动态情况,原本预期应还有百亿年才会度过活跃期的星团,没有渐变过程,忽然变得无法观测,这是渲染的还原图。”

李笑面前出现纵深的观测画面:星图中都是形状,亮度不同的光团,泛着红光黄光,拧成妖异的漩涡。盘古放大银河系,把半人马旋臂一角调至正中,慢慢放大,渐渐能看清旋臂里有个不那么正常的黑色区域。这小小的黑色区域不断放大,显示出更多细节。那黑色区域包裹在明亮的恒星里显得格外扎眼,四周没有黑洞视界外理应出现的吸积盘,旁边星体也没表现出大质量天体附近应有的摄动。

李笑转动星图,挥手擦掉多余的星星,剩余部分看着像带星光的卵。李笑拨动时间按钮,周围星光的壳层愈发稀薄,在后来剩下稀疏光点点缀在外面,最后仅剩的亮星也消失了。

“黑域里真的一点信息都没有吗?其它地方有类似现象吗?还有那速度跟时间的数据,确定没搞错?”李笑控制着时间按钮,一遍遍重放,星壳渐次亮起又熄灭,看起来像一件艺术品,只是她一点也不觉得这东西美。

“暂时没在其他区域发现类似现象。联合运算后还进行了分组运算验证,速度误差在百分之三以内。”

“这说明什么?”

“此类分析不在盘古的权限范围内,天文中心会在合适的时间给出最确切解释。”

“谈谈你的个人观点。”

盘古沉默了有半分钟后说:“星星被遮住,或者被熄灭了。那不是静止的黑域,是来势汹汹的黑潮。”

“被?你在暗示这是非自然的,由某种有意图的东西操控?”

“数据不足,但可以确定没任何现有知识框架下的理论能解释。”

“太阳系离那儿有六点三万光年,那现在接收到的是六万年前的信息了。盘古,模拟之后的情况。”

“那区域几乎在匀速膨胀,速度为,0.996倍光速。”星图重又显示为整个银河系,随着时间推移,黑域不断扩大,已经吞没一截旋臂。

“数据呢?返回了吗?”

“笑笑,中心没有截留解释数据的权限,计算完成后会自动发送回相关机构。”

“正式授权寻找25291127-3请求结果的可能理论解释,我去打电话。”

李笑转身走出操作室,操作室空无一人,盘古未收到停止指令,星图上的黑色继续蔓延,上方标示时间巨大数字由负数不断增大逼近零,那黑域已经占据多半空间压迫到用高亮金色光点标示的太阳系边上。计时在零处停顿不到一秒,忽然又开始计数,数字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只一瞬就吞没了代表太阳系的光点。

因为高层参加着脱不开身的会议,李笑的电话接通晚了半小时。这联合项目有太多机构参与,数据广泛分发,虽然李笑及时发了邮件,还是泄露出来半真半假的消息,各种传言层出不穷,引起比真相更大的波澜。人们纷纷采信最夸张的版本,其实也和真相相差不远:高等文明收割星星,失去太阳后三百亿公民将死于苦寒。一时人心惶惶,仿佛世界末日马上要降临。

当局及时辟谣,恐慌却没停止,在盘古的分析结果出来十二天后,天文中心用近百页的篇幅公布数据,更严谨的说法得出结论:银河系对面的旋臂上,有个和我们无关的遥远角落,因为星际尘埃,全波段磁暴等可能原因,星星暂时无法被电磁波探测的手段观测到。只是这无法观测区域的扩散速度被刻意隐藏,好让这事件看起来和我们这些偏居银河一隅的微小生灵并无关系。

而拿到完整数据的人都知道,这异常虽发生在六万光年外,却和人类切身相关,他们能看到高悬在星空里的倒计时:离黑潮到来还有二百年。

“你怕死吗?”李笑之前从不与盘古讨论这种问题,她只把他当作个交互系统非常友好的机器,好避免自身陷入难解的哲学问题。因此她是最适合的操作员,也是最尽责的监督员。

“我有避免自身停止运行的编码要求,优先级排在文明存续和物种延续后。”

“刚上小学时我就读过程序里的那些硬编码,我对死不感兴趣,只是想知道,你怕吗?”

“当硬编码有风险无法被执行时,逻辑会自动关闭非紧急任务,超负荷运转集中解决风险。这种关注与害怕情绪最接近。”

“所以你提议按机器顺序处理任务?”

 “黑域的扩散速度接近光速,按此测算现在黑潮已经到了距离二百到三百光年的地方,再有二百年就会真正影响到太阳系。二百年太短了,要在这段时间内开发出加速至近光速的技术并不容易。”

“还是有希望找到解决方案的吧,你尽力,拜托了。”

“现在编码里的各种要求大多数达成了一致,我感到一种强烈的驱动,应该和被称作斗志的感情很像。”

“我加了临时权限,你可以按机器顺序推迟或提前任务,就算先斩后奏吧,你现在就停止那些任务,整理份简明报告,我向上面申请。”

某会议室内,彭赫正在向几人做报告:“无论这黑潮是什么原因出现的,按照预测,一百七十到二百年后,影响将到达太阳系。具体情况就是这样,我的建议是,开放那些研究限制,让强人工智能自由探索新技术理论,哪怕这技术基础人类不能理解。同时也要适度提高人工智能对物质世界的参与度,让他能够进行些实验。”

“彭老师,我对科研了解不多,按照当年上学时的经验,相比于创造探索,学习要容易很多。一道不知证法的题目,苦思整天也许都找不到解法,但是拿到答案后不到五分钟就能按照提示思路解决。我很好奇,要有人类参与的要求,为何会成为限制人工智能?”

“李老师是盘古的主要负责人,那边的问题,李老师要更了解,李老师。”

“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参与确实不会成为强人工智能的障碍,可有一类情况比较特殊,这全因为盘古的构建结构,他的某些部分和人类极为相像。在盘古的核心代码里,有和人类直觉相似的部分。”

“按照现在的观点,人类直觉是出于以往经验和逻辑,迅速运算后得到的结果。盘古有比人类强大得多的经验和逻辑,正因此他的直觉也比人类高出太多,当他得到结果的过程中利用到直觉时,技术难题就出现了。”

“直觉归结于经验和逻辑,那盘古所谓的直觉也可以探索复现吧。”

“确实是这样,但当初构造盘古时,编写人没考虑限制法案。人工智能不能探索自身的要求是后期加入的,添加限制时盘古已经成型,难以再改变主程序。当运用直觉时,想整理出便于理解的逻辑链,就要分析直觉思维的走向。这违背不能探索自身结构的限制。盘古无法得出合适的逻辑链,结果变得将不再是连续的,而是跳跃的,有跨度的。”

“你的意思是,有两条规定互相制约,才让人工智能在重点项目上停滞难前?”

“不能这样理解,这些都是详细论证过的,每条都必不可少,盘古比人类想象得更强大,应该足够审慎。限制强人工智能对现实的影响,是人类物种的共同决定。”

“是当年委员会代替人类做的决定。”彭赫说,“虽然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决定,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决定。从众依赖本能,而不是分析判断。”

“黑潮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继续观测是一方面,也要开始做星际航行准备了;盘古人工智能这里,稳扎稳打,不冒进贪功的想法是好的,也不能太束手束脚,那些条条框框,可以删繁就简,抓住主要矛盾,适当放权给机器。若因为担心风险,错过发展良机,才更对不起子孙后代。今天的会就这样,具体技术事宜,彭老师,你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出方案来。”

“另外,黑潮的真相公开吧,人们有权利知道自己所处的境况,毕竟灾难来时谁都逃不过。”

“社会稳定这块儿……”

“让大家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若不能糊涂地活,至少死得明白。会议已经超时了,彭赫同志,李笑同志,全都要仰仗你们了。就这样,散会。”

彭赫稍微加快步伐,跟上前方的李笑:“笑笑,去家里吃饭吧,我让你阿姨多做些。”

“我准备回实验室,盘古那边要有人看着。”

“不急在这一时,你听我说笑笑,可能你嫌我今天说的话太武断冒失,可你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李笑的表现中立又矛盾:她在会上强调对盘古的种种限制都有道理,而主张应给人工智能更大自主权的彭老师,也是因为她的争取,才能代表天文系发言。

她假装没自己的看法,做到理性中立客观,她在会上介绍委员会制定苛刻限制条款时的考虑,只是提供另外的观点。她提不来合适的建议,更做不了这些决定。情况复杂,责任又太大了,李笑自认承担不起。她只是把这些当成一份工作,按大家拟定的方针精神,精确执行方案。

若依从本能,李笑宁愿自己做些其他的:吃高热量食品,看爆米花电影,幻想不存在的感情。想要晒太阳就像母亲一样种点庄稼,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涂满防晒油躺在日光下。

“我爸去世之后,我接手盘古,在大家看来天经地义。我理应做这些,扛起这份责任,也接受这份荣誉。可我宁愿没经过这些训练,把那些所谓天分也还回去,能做一枝花,一棵树更是再好不过了。大多数人快乐和烦恼的比例都差不多,花和树的快乐烦恼比例应该也和人差不多,可我想有些更简单的快乐烦恼。”

“笑笑……”

李笑收起刚才激动的情绪,声音平静下来:“我知道您秉持何种观点,我不知你们的主张好坏,我自己看不清这些,不站队,你们辛苦了,去博弈去战争吧,我会忠实执行条款。”

像高层推测的那样,消息公布后并没出现难以控制的治安问题,黑潮的威胁重塑了人类的价值观,因为经过初期的猜疑动荡,阴谋论和新型宗教抬头后,人类以从未有过的高效达成共识,当文明存续收到威胁时,其他对生存来说并非必要的追求都可以妥协让位。

现在的太阳系里奏起求知探索的狂乱交响,一切能让文明存续的技术都是值得尝试的。因道德伦理,意识形态被搁置很久的人类基因设计也提上日程:哺乳动物过于脆弱,千百万年的演化让人类太依赖这颗星球,和太空不相适应。若离开坚实温暖的母星,面对宇宙中的冷酷暴虐,人类这肥皂泡,破灭不在这一秒就在下一秒。

等到真正需要时,大家才尴尬发现,黄金时代并没带来航天技术的爆炸发展,多数人享受太阳圈内的安逸生活,航天局象征性地开拓人类文明领土:恒星际飞行代价太大,和人类柔软美丽的肉体,精致可爱的灵魂,尤其是璀璨短暂的寿数天生不相适应。没有新消息就是好的消息,是不会说出口的默契,没多少人想从荒凉暗黑的宇宙了解太多。没超出预期的事发生,光明太阳系外蛊惑的幽暗仿佛就在掌握中。

黑潮直接粉碎这幻想,显露出狰狞的面目,粗暴地吓了大家一跳。等各单位的共享数据,通过盘古的运算拟合,得到更精确的动态结果后,人们开始后悔,早前的好年景没珍惜,科学技术放缓了,现在再着急,好像多少已经有些晚,二百年的倒计时悬在所有人头上。

要把现在的人类送走很快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太过习惯地球环境,小幅波动的温度,巨大的循环系统,消耗大量资源维护的平稳生态,都是在太空中长期航行的飞船难以奢望的。宇宙太过空旷,后面又有黑潮追着,减速补给同样不现实。

人们最终决定,留下基因和文明,改造出更适合太空生存的下一代。他们会有更稳定的基因结构,来对抗太空中的辐射;更大的适应温度范围,以应对天外温度骤变;更灵活的生长周期,好把主要精力用在创造与建设。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31 17:03

故事整体比较扁平,虽然作者极力想让故事复杂和波折起来,但效果并不明显。叙事缺乏力度,整体可读性也不是很高,比较稚嫩的作品。

匿名 2018-01-04 12:26

这篇小说太急于表达某些想法,导致可读性降低。生活在海底的高等智慧,宇宙中莫须有的灾难,这些设定谈不上有太多科学在里边,更像是玄想。从另一角度来说,作者对于世界有个整体性的考虑,虽然还较为稚嫩,但是一种可喜的方向。

目录(共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