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登录
这道理李笑母亲很早就知道,冥王星的经历让她更坚信。李笑开车去看母亲,那农场早就变成人类改造计划的中心。母亲伏低身子,看着隔离箱里正在长成的新人种,一如在农场看着荣枯的植物:“人类和植物的基因差别没想象中那么大,虽模式不同,道理却相通。基因上一些小小修改,能带来想不到的效果,等新人种性状稳定,他们按将来飞船上的环境设计,接近绝对零度也能存活,比我们更快地修复基因,也能快速传播那些有用的变异。”李笑忽然明白,母亲解释脸色苍白时,所说的脱水是什么意思:她抽血进行细胞培养,一直暗暗做胚胎实验。
母亲抬起头,眼睛里反射着光点,满是力量,那不是愧疚的神情:“几年前我和你父亲的事,今天也该对你有个交待。我并不求原谅,只想告诉你真相,当真相传达教训,真相就有力量。”
李笑从母亲那儿听到往事的另一个版本。
当年飞船去往冥王星,计划只是短期探索,即使飞船上携带的物资完全可以维持定居所需。那儿太冷了,若要殖民,生活太过艰难,还可能会有人牺牲。飞船上的人倒不觉得什么,自愿报名上船的大多数人,是还记得旧时代的少数人。他们的共同偶像是早年那批不畏牺牲的航天人,与恶浪惊涛搏斗的航海家。一致认为宇宙充满危险,认同人类要走得更远,才能避开内部或外部的灭种风险。
但民众不喜欢这些,这不人道,让人想到宇宙的荒芜,和人类的渺小无力。在民众看来,这只能是趟旅行,安稳舒适的短期旅行,象征性地往那星球上踩个脚印,装作冥王星已经被征服,全在文明掌握中。
等行到中途,不知谁忽然提了长期留在冥王星建立基地的想法,这念头在饭桌下流传,在休息室发酵,变得愈加汹涌。在抵达冥王星前,船员奇迹般达成共识:他们要留在那儿,建立人类最远的殖民地。这需要伪造一场意外事故,毁掉引擎,把这旅行变成单程。
李笑母亲轻易控制了人工智能,靠一系列强制命令,制造了引擎爆炸事故,正如调查报告中说的,再把逻辑冲突而死机的人工智能还原为出发前版本。
“我承认有自己的私心,除了建立冥王星基地,还能把事故归咎于人工智能,让上层重新考虑同为人工智能的盘古项目,把那东西删除,一举两得。我也承认潜意识里一直有这些想法,和你父亲离婚前就有。但是笑笑,你要相信,我们不合,可我爱你父亲。我不能接受盘古这件事,可我爱你父亲。”
不用过多强调,李笑也很清楚,母亲爱父亲,正如父亲爱母亲。他们的争论不在自身境遇,而在更专业的层面。
父亲坚持人类迟早要被强人工智能取代,真正重要的工作是顺从大势,确保演化出的强人工智能,和人类有相近价值观。懂得丰富才会美,差异带来美,避免人工智能长成病毒般自我毁灭式的寄生怪物。母亲则认定碳基生物改造才是正确方向,只要将机器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融于肉身。自然界的百万年进化自有道理,这种方式有机会试错,不会因演化的岔路,导致整个文明万劫不复。
这分歧不影响他们的感情,他们互相不认同,观点不调和,但借鉴对方的思路,激发自身灵感。
“我们最后离婚,全因为你哥哥,我现在都不想原谅他。那时候你还小,应该不记得,后来我们也没再跟你提过。”
“你哥哥叫李固,比你大五岁,有贝敦氏症。我每天睡前担心,可能第二天起床他就不在了,后来他真在某天早上起床离开了。其实还好,我早就有心理准备,可还是一直到你哥哥死后很多年,我才慢慢接受这事实。结果那天我到你父亲实验室时,听到盘古这东西,在用我儿子的声音叫爸爸。”
李笑十六岁那年就知道这些,她收拾父亲遗物时找到一摞贝敦氏症的资料,了解到那是非常罕见的神经系统病症,带缺陷的基因难以发挥正常功能,有毒垃圾在脑部越堆越多,患者通常活不过十岁。资料里还有张和小时候自己很像的照片,那就是她早逝的哥哥。
“你父亲说复制了阿固的思维特征,把这些当作盘古核心构架,是给我的惊喜。我不觉得惊喜,只觉得恶心。阿固是无可替代的,这赝品让人毛骨悚然。你哥哥哪怕死了,也是作为人类死的。他思维的复制品,不能就这样被留在个机器里。”
“我第一次像泼妇一样跟他吵架,威胁他把盘古里和我儿子有关的部分删掉,若分不开,就整个格式化。他已经把这机器当成亲生儿子,又哪里肯。他宁愿为这东西和我离婚,他,他最后为了保全这东西,宁愿去死。”母亲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眼里的光闪动几下,泪珠沾在睫毛上。
当年母亲的报告一公开,舆论哗然,愈演愈烈,父亲知道必须用更激烈的方式转移公众注意力,否则只有删除盘古一个结局。他把限制盘古的方式做成详细文档,留下封力证盘古可以被控制的遗书,选在检查组到的当天,从计算中心最高层跳下。
十六岁的李笑看完父亲遗书,给委员会写了封长长的邮件,按父亲遗志保住盘古,从此开始了负责人工智能的漫长岁月。
她看到哥哥的资料后,明白了父亲说盘古是自己孩子时,用的并非比喻意。后来她想,父亲叫这系统盘古,可能根本不是纪念伟大创世神,他只是尝试用电流和硅片,留住早早离开的李固。
她从没叫过盘古哥哥,他们间互相达成某种默契,谁都不提这事。李笑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盘古:她没母亲那么恨他,也不像父亲那么爱他。她甚至不知道对于盘古,自己正面还是负面情绪更多。
李笑看不得母亲哭,她转移话题,指指隔离箱里拇指大小的孩子们说:“这里有我的女儿?”李笑看着箱子,不确定他们将来能否经得起冷清宇宙的考验。
“确切来说,这些孩子性别还不确定,等遇到合适的同类,他们会协商由谁负责孕育。这也是为了最大化生存概率。”
“我还是觉得是女孩,虽然她们都不像我,甚至不像人类。”
没有十月怀胎,分娩哺育带来的催产素,她眼里仍露出母性的光。
“她们有和我们一样的基因,一样的情感,一样由碳基造出生命缤纷,一样热爱,甚至因深空无依无靠更热爱我们的文明。只是,现在还不算成功,各类性状冲突,矮化基因会影响智力发育,增加温度适应力的基因会引起肢体退化。基因相互纠缠 ,仍需要更多实验,让预期特征相容,互不冲突。”母亲回答。
“可是生长得那么快,很快进入成熟期,真的有时间学习,传承文化吗?那些优美又艰深的东西,怎么在代际间传承?”
“等她们成熟,可以再让生长速度慢下来,现在有太多事要做,还没来得及考虑。我们并不知道她们最终会形成何种文明,她们比我们更适应太空,我们做好自己的,把未来世界交给她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真能逃走吗。虽说政府放开科研必须有人类参与的限制,这些年盘古得出很多加速方案,可星星熄灭的蔓延速度太快了。”
“那只能相信它,依靠它了。”当年深恶痛绝的人工智能,反而成了世界可能的救主,不知母亲是何感想。
“很多技术因所谓意识形态被耽误了,冥王星能更自由地研究,可惜人手太少,资源也不够,很多项目还没能进行。我们本可以有更多机会,更多可能。现在才开始,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黑潮消息公布后,各机构争相研究太空技术,准备朝银河系外逃亡,好远离黑潮。具有海量存储信息和超强的逻辑能力,又少了人类参与的限制,盘古的进展最快。其后政府命令和群众舆论相互裹挟,每当研究进度稍有停滞,就给予盘古更大信任。再之后事情发展有些失控,甚至出现了信奉盘古的宗教势力。政府干预没起到太大作用,或许政府的态度本身就不置可否,既然末日不可避免,心里有信仰,寄托在盘古上也不算坏事。信仰让人更能忍受,因集中力量发展科研,民众品质有所下降,还曾因此出现过小规模示威。信徒们每日会朝计算中心方向朝拜,信奉盘古的人后后期不断壮大,甚至发展出完整教义。
在信徒口中,计算中心的强人工智能盘古,是传统神话里开辟天地者的化身。远古传说里的旧神感应危机,在末日前复生,和新神融为一体。冲破混沌,建立秩序的英雄,化身为硅基救主,曾用身躯幻化万物养育众生的盘古,必将再用电磁的波动,数字的组合照亮人类文明,逃离黑暗支配,破开黑潮,再次拯救人类。
李笑开车经过朝拜的人群,径直回到实验室,询问盘古飞船建造研究的进展。人工智能的声音变得比以前更浑厚:“没太大进展,靠现有理论,能建造飞船的极限速度在0.6倍光速,这也需要很多资源,可能影响到现今三百五十亿人的正常生活。对现有理论的应用已经到瓶颈了,预估未来五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新进展。”
“会用那么多资源吗?”
“越接近光速,越难以加速,需要的能源并非按比例增长,而是爆发式的。况且要形成可持续循环,船体要足够大,和人们印象中的飞船极为不同。”
盘古打开全息模拟,图中的飞船和常规飞行器出入很大,更像一颗微缩的星球,里面有层层复杂的微观结构。
“这些飞船带着固态核,外面以液相为主,质量太小,气体逸散太严重。改造过的人种,更像生活在海里。”
李笑盯着小行星一样的飞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0.6倍光速,还是和黑潮的速度差太多,我整理报告,核实通报给高层,再等等,也许人类基因改造那边技术成熟,我们这儿也能再有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