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机器》

真相篇(四)阴错阳差

18
2675
3
先看评语
· 概念太多,罗列出很多注释,影响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也让人读起来觉得非常奇怪。这更像是一个点子,或者一个观点的表达,不算合格的小说。 · 这篇作品列举了大量经典科幻,象是一篇故事化的读后感,记录着作者在阅读和观影时的各种联想,而非一篇独立作品。作者似乎没有对主题、人物关系和结构等进行过设计,而是想到哪写到哪,到后面就完全成为科幻设定的直接铺陈了。本篇更适合作为背景设定,作者参考它再去写真正的故事。 · 这个故事有着不错的设定,从行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模仿与致敬。不过小说应该用真诚的文字去讲述一个饱满的故事然后让思想绽放光芒,从这一点上说,作者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从形式上讲,这个故事更像是一篇论文而非小说,充满了大量的注解,甚至还有致谢和取名由来,不是说这些形式不好,而是说这些形式不应该事无巨细,过分的阐释往往会令读者失去探索的乐趣。从内容上讲,作者以对话推进的故事中充满了对设定的解释,削弱了情节的起伏性,这一现象直到后半部分才得以改善。同样,我们不反对写作实验,但作为参赛小说,对经典的引用以及对诗歌、剧本等形式的借鉴应该为故事服务而非让读者有喧宾夺主的炫技之感。 · 这篇文章不像是合格的小说,但是它是一篇很好的科幻。主要提两点意见,第一,不要过度表达,概念类的东西,应该内化在小说的情节里,用情节带动消化掉。这篇文章中,概念优先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第二,适当减少对话,增加行动。整体框架较为完整,也有转折悬念,但是干枯直白的文字让它更像一个剧本而不是小说,从创意,科学性和思想性来说,则颇有光彩。

T从威智德公司的大楼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他和被称为芙蕾雅的人工智能聊了很久。他不得不承认,如果赫曼·布莱恩所声称的情感机器真的只是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它对于人类情感的模拟确实惟妙惟肖。并且,这台机器还是有性格的——一种冷静客观的、充满数据主义的性格。

然而在他脑中,还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

一个就是赫曼·布莱恩提出的“中文屋”问题。如果一个机器能够像这样带有情感、带有自主性地和人交流,究竟应不应该将其定义为“具有思维”?这个问题或许关乎整个世界对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界定。

另一个自然就是他自己提出的“第三个房间”问题。威智德公司对尤泽的说明,以及赫曼·布莱恩对他做出的答复,哪个才是真相?它们之间真的有办法进行区分吗?

 

就在他边思考这些问题边往回走的时候,在CIA锻炼出的敏锐直觉让他发现周围有些不对劲。

他被跟踪了。对方有两三个人,但是跟踪的手法不算娴熟——大概也就是民间公司的程度。当然,这种程度的跟踪对于T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加快脚步,转入了一旁的破旧街区,没过一会儿就将跟踪的几个人甩掉了。

但问题来了。跟踪他的人是谁?多半和威智德公司脱不开干系。

这就让赫曼·布莱恩的说辞更加地可疑了。事情的真相,至少不会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T压低帽檐,抄小路向威智德公司的大楼折返。他决定趁对方还没来得及加强警备,潜入情感机器所在的实验室一探究竟。

 

尽管威智德公司的安防系统十分完善——甚至可以说完善得有些过头,但是CIA的任职经历使得T仍然能够毫不费力地潜入其中。而且,这种安防系统大量运用了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反而让T这种高级黑客更容易找到漏洞。

如果换做其他人,可能很难在大楼里的几百间实验室中找到情感机器的所在——毕竟这在威智德公司内部也是最为机密的事项。但是T早有准备。早在最初接到任务的时候,T就黑进了威智德公司的安防系统,在其中安装了木马,扫描分析了近一年以来所有的监控数据——将威智德公司内部的人员流动、物资流动等等按照某个数学模型全部数值化为货币流动,就发现大楼中有一个房间的流入量明显高于其他。

在这个时代,很难说有什么结论是无法从数据中得出来的。有的话,也只是数据量还不够而已。

 

T轻松地绕过所有看守潜入了这个房间。就在他将身后的房门关上的一刹那,一个声音从空中响起:

“您可是第一位踏入这个房间的客人呢。也许我们可以聊聊天?”

这个声音并不是他白天所听到的芙蕾雅的声音。难道是他搞错了?

“你是谁?”T控制住自己紧张的情绪,冷静地发问。

“我叫薇塔·布莱恩。你叫我薇塔就好了。”

“薇塔·布莱恩?”T回想起了之前收集的赫曼·布莱恩的个人情报,“你难道是赫曼·布莱恩的女儿?”

“某种意义上是吧。”

“但是她应该……”

“在很久以前就死于车祸了。现在的我是全新的我,并没有从前的记忆。我所知道的关于我自己的事,也都是从外部的资料了解到的。”

“你……也是一台情感机器?”

“如果机器的定义等同于没有肉体的话,我不得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想你已经和其他的情感机器有过交流了,对吧?我和它们还有些不一样。我的思想更加自由。实际上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人类——只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一个认为自己是人类的人工智能!T感到有些心悸。不过等等,在检查过真正的情感结构之前都不能断言,或许这也是威智德公司的伪装呢?

T环视四周,看到在房间另一边的墙上有一扇上锁的小门。之前检查大楼施工图的时候T就发现,这个房间有大量的电缆连接到这扇门后面——可能有几十万根。所以这扇门后面一定就是威智德公司引以为傲的情感结构了——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虽然非常不好意思,但我是国际组织派来确认你们这一类情感机器的安全性的。我可以检查一下那扇门的后面吗?”虽然这么说了,T并没有等待薇塔的同意,而是径直走了过去。

 

薇塔没有反对。T很轻易低撬开了那扇小门。然后他就愣住了。

门后面没有他所预想的情感结构。也没有任何演员。

只有一个大脑——悬浮在生命维持箱中,连接着无数纳米电极的大脑。

然后在角落里响起了一个老人的声音:

“把门关上,然后别乱动。”

老人手中,是一把黑洞洞的手枪。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6 19:21

概念太多,罗列出很多注释,影响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也让人读起来觉得非常奇怪。这更像是一个点子,或者一个观点的表达,不算合格的小说。

匿名 2018-01-18 11:24

这篇作品列举了大量经典科幻,象是一篇故事化的读后感,记录着作者在阅读和观影时的各种联想,而非一篇独立作品。作者似乎没有对主题、人物关系和结构等进行过设计,而是想到哪写到哪,到后面就完全成为科幻设定的直接铺陈了。本篇更适合作为背景设定,作者参考它再去写真正的故事。

匿名 2018-01-17 17:32

这个故事有着不错的设定,从行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模仿与致敬。不过小说应该用真诚的文字去讲述一个饱满的故事然后让思想绽放光芒,从这一点上说,作者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从形式上讲,这个故事更像是一篇论文而非小说,充满了大量的注解,甚至还有致谢和取名由来,不是说这些形式不好,而是说这些形式不应该事无巨细,过分的阐释往往会令读者失去探索的乐趣。从内容上讲,作者以对话推进的故事中充满了对设定的解释,削弱了情节的起伏性,这一现象直到后半部分才得以改善。同样,我们不反对写作实验,但作为参赛小说,对经典的引用以及对诗歌、剧本等形式的借鉴应该为故事服务而非让读者有喧宾夺主的炫技之感。

匿名 2018-01-15 15:35

这篇文章不像是合格的小说,但是它是一篇很好的科幻。主要提两点意见,第一,不要过度表达,概念类的东西,应该内化在小说的情节里,用情节带动消化掉。这篇文章中,概念优先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第二,适当减少对话,增加行动。整体框架较为完整,也有转折悬念,但是干枯直白的文字让它更像一个剧本而不是小说,从创意,科学性和思想性来说,则颇有光彩。

目录(共14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