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普》

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

480
5444
1
先看评语
·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美食类纪录片,作者以“舌尖上”为前缀作为本作品的题目,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本作品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但本作品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1)部分内容过于天马行空,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资料就放什么资料,部分内容与题目“舌尖上的科普”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例如在第6章中介绍了“溶质”、“溶剂”、“溶液”、“分散剂”等等,以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等;(2)章节标题显得过于随意,“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均是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名称,作者以“——”的形式加了注释,但是这些章节标题和“吃藕不丑”等其他章节的风格差异过大,缺少显而易见的逻辑或者联系;(3)为何将大豆定义为“差一点拯救世界”?在正文中并未很好地阐述原因;(4)文章部分内容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鸡”,前文提到“来自中国河北省的考古出土的鸡骨骼化石。然而骨骼化石只能证明7000年前的原始人‘吃鸡’”,但是本段结尾“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不完整的鸡头骨,证明了至少在3300年左右之前,中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 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亦融入点点知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普美文。但行文风格不够统一,稍有虎头蛇尾之感。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开篇“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尤其是写鸡㙡菌这部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有拟人,有比喻,还有金句,譬如: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将鸡㙡菌与白蚁间的和谐共处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很愉悦。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文中除过上一位评委指出的错别字,还有几处:“食指大动”应该是“食欲大动”,“他(松茸)的稀少上”——“它(松茸)的稀少上”。 ·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借着舌尖上中国的东风也让这篇文章更加吸引读者。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还有其他让读者感兴趣的内容,非常丰满。语言生动不枯燥,部分借用诗词和抒情段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章。 · 作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若干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介绍,既讲知识、原理、特征、功用,又旁征博引,穿插诗词歌赋,尽量减轻人们阅读严肃的科普文章的枯燥感、疲劳感。全文写“物”很有科学性,且宣扬环境保护,很值得肯定,但写“人”即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学术评价,不是本文的任务,建议整段删掉,还有几处错别字也一并该过来,如“支出”改为“指出”,“不宜变坏”改为“不易变坏”。

1.松茸,藏在原始森林深处的精灵

笔者至今也未能有幸品尝到号称菌中之王的松茸,一来是因为松茸价格高昂,另一原因是难得遇到出售松茸料理的高档餐厅。笔者作罢,走进小馆子点了一盘椒盐蘑菇就此平复。如果光看松茸的照片的话,同样是蘑菇,4元1斤的平菇和200元1斤的松茸到底差在哪里了?

Image title


抛开商业炒作的成分,松茸的高价主要体现在了他的稀少上。目前为止,我们在餐桌上吃到的松茸,全部都是采集自原始森林的野生松茸。人类至今为止都没有成功的驯化松茸,没有在人工环境中培养出可以生产松茸的菌丝,更不可能有松茸的批量生产。与之相比,一亩地(667㎡)年产1500公斤的平菇,真是太对得起自己的白菜价了。

平菇能够人工种植,为什么松茸就不能人工种植呢?

我们吃的蘑菇其实只是真菌的一小部分,真菌的绝大部身体以细小的“菌丝”的状态密密麻麻地潜伏在土壤或者朽木里,真菌的菌丝就好像植物的根一样负责吸收营养,但真菌们需要的“营养”与植物所需要的“营养”不尽相同,植物的根主要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而真菌的菌丝则是要通过分泌生物酶,把土壤或者朽木中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之后再把它吸收为己用。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分解大分子的特点,真菌被划分为“分解者。”而当真菌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开始繁殖自己,于是乎它会从菌丝体上生长出一个被称作“子实体”的东西。“子实体”越长越大最后就长成了我们吃的蘑菇。常见的蘑菇都有一个圆圆的菌盖和一个细长的菌柄,菌盖的背面有着许多褶皱的菌褶。蘑菇的“种子”孢子就会从这些菌褶里面飘出来,随风被吹走,落到新的潮湿阴暗的地方去开始下一段生活史。

Image title

(人工菌袋里生长的平菇)


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等常见的食用菌都是“吃”枯枝落叶或者朽木长大的。聪明的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掌握了这些规律,这也就使得这些食用菌由野外采集逐渐变成了人工种植,产量也是翻了好几番。目前,最常用的是把这些食用菌的菌丝接种到棉籽壳的菌袋中,让菌丝体分解棉籽壳获得养分长出蘑菇。

然而傲娇的松茸却并不会去“吃”枯枝烂叶,它们的菌丝会侵入某几种特殊的树木的根系,寄生在活体的树上,与其生长在一起,松茸才能从中获得自己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换句话讲,如果说食用菌是“吃”饲料长大的,那么松茸就是“吃活食”长大的。一旦寄生的树木死亡,松茸的菌丝体也就失去了营养的来源,要么被饿死,要么去寻找新的宿主。当然,松茸并不是吃白食儿的“寄生虫”。它也会为寄主植物提供服务。首先,这些真菌的菌丝替代了植物的根毛,可以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矿物质营养为寄主植物所用。再者,这些真菌还是根系的专属卫队,避免寄主植物的根系受各种放线菌和细菌的侵扰。

Image title

生活状态下的松茸(图片:sciencenet.cn  由果壳网《物种日历》收集整理)


松茸的这个脾气也就使得松茸的人工养殖难度上升了许多。因为如果想要养殖松茸,就必须为之种树。与此同时,松茸对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想要种植松茸的话,怕不是要在山地种出一片树林才可以。科学家目前尚不能突破这一瓶颈。也就使得现在市面上可见到的松茸完全来自野外采集。这倒也变相地让那些原始森林的周围的住民们为了获取野生松茸而保护原始森林,也算是松茸的一份功劳吧。

2.鸡㙡,云南人的美味

潮湿阴暗的菇房中,那些人为接种的菌棒中,密密麻麻的白色菌丝正蠢动着,贪婪的占据着菌棒里每一丝的营养,然后在一个最佳的出口位置绽放出一朵朵蘑菇。亦或者菌丝在混满了物料的土壤中蔓延着,蓄势待发的蘑菇顶破土壤快速生长。这是人类对于真菌驯化后的一幕幕喜人的场面。没有一种物种是可以完全跳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三界循环的,而人类也只不过是驯化了那些对人来说有价值的真菌而已。

Image title

(云南鲜鸡㙡)

当然,也有那么一群真菌,他们会产出让人陶醉的美味,却有着古怪的脾气,拒绝人类给他们提供的优渥的待遇,自视清高,各自在野外圈地为营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上文中说道的松茸就是典型的无法人工驯养的真菌。而在我国云南地区还有着另一种神奇的蘑菇,人类用了各种方法想要把它种出来都宣告失败,而它却被白蚁种出来了。这种“傲娇”的蘑菇就是“鸡㙡菌”。(Macrolepiota albuminosus)鸡㙡菌的菌盖会在成熟之后开裂,形如鸡爪一样,他也因此得名“鸡爪菌、鸡踪、鸡枞”等等。

鸡㙡可以称得上是云南人餐桌上最为珍馐的佳肴,有“一家煮菌,香飘四邻”的美称。鸡㙡虽然只能通过采集野生获得,但产量比松茸要多一些,另外加上云南人采用油浸鸡㙡的方式,使得长时间保存和运输得到了保障。

笔者也有幸品尝过“油鸡㙡”,如果说一碗阳春面的精髓在于一勺猪油的话,挖一勺油鸡㙡放到阳春面上马上就会形成一种“喧宾夺主”的局面。刚出锅的热汤让鸡㙡油快速的蔓延开来,在热气腾腾中香味弥漫开来,褐色的鸡㙡吸收了水分由干硬变得温润,也把自己身体里富含的多种氨基酸渗透到了面汤中,清汤寡水的阳春面瞬间有了新的风味。夹一筷子面和着鸡㙡,菌类的香气游荡在唇齿间,原本平淡无奇的面条也在此时有了生命,它们只有一个目的:让你感受这味觉的高潮!

Image title

(油鸡㙡)

鸡㙡菌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的孢子像其他蘑菇一样从菌盖后面的菌褶中随风飘走,落到条件合适的潮湿温暖处便会萌发。但它并不会扎根于此,而是生产成一个很小的白球,有时候路过的白蚁就会发现它,小白球像极了食物,便被白蚁扛回了巢穴。白蚁巢里温暖,潮湿,无光,还充满了各种白蚁吃过的纤维素腐殖质和白蚁的排泄物。同时由于白蚁会做一些清理白蚁巢的日常活动,白蚁巢里没有会阻碍鸡㙡菌生长的杂菌和线虫。白蚁巢对于鸡㙡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于是鸡㙡菌就会寄宿在这里,扎根白蚁巢,生长出密密麻麻的菌丝开始“偷吃”这里的纤维素。而鸡㙡菌也是“知恩图报”的良心房客,它的菌丝会分泌出相关的酶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这有助于白蚁消化,也会在菌丝体上长出小白球供白蚁食用。白蚁和鸡㙡菌互相帮助,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互惠共同体。

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成熟的子实体(蘑菇)破土而出,这些子实体也就是采菌人期待已久的鸡㙡菌了。因为白蚁丘的位置不变,所以基本上每年气候适宜的时候都可以在同样的地方采集到鸡㙡菌,而云南的气候相比起松茸的产地青藏高原,温暖湿润,更适合菌类生长,这也就是鸡㙡比松茸产量高的原因。

Image title

(从白蚁巢中长出来的鸡㙡)

也许有人要问了,如果说鸡㙡菌长在白蚁丘上,那么只要把白蚁丘整体挖回家不就可以实现人工种植了吗?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刚搬回家的白蚁丘第一年还是比较争气的吐出了几朵儿鸡㙡菌,然而次年再到鸡㙡菌收获季节的时候,白蚁丘上再无鸡㙡长出,剖开土层,白蚁巢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鸡㙡菌也随之香消玉殒。有专家指出白蚁在巢穴选址的时候是非常讲究的,若只是把蚁巢进行了乾坤大挪移,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只能导致一个偌大白蚁王族的衰败,而鸡㙡也会与之殉情。

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

3.扩展阅读:“发情公猪”所带来的舌尖上的高潮!

在欧洲许多国家,他们把“松露”、“鲟鱼子酱”、“肥鹅肝”并列称为三大珍馐美味。松露也许大家都没吃过,不过松露巧克力现在各大超市都有卖。但是……我很遗憾的告诉你,松露巧克力里面一点松露都没有!对!一点都没有!不过你也不要因为自己被骗而感到生气,松露巧克力的命名完全得益于其外形长得比较像松露,好歹还是和松露沾点儿边儿的。

Image title

既然知道了松露巧克力,也就正好方便了我继续往下讲。作为食用菌,其实松露和前文提到的松茸和鸡㙡有着很大的区别。单从外表上看就可以看得出来,松茸和鸡㙡的可食用部分都长有菌盖和菌柄,是个老老实实的蘑菇样子。而松露却是一块丑兮兮的固体,根据产地和种的不同还有不同的颜色。而另外一个比较直观的区别就是松茸和鸡㙡采集的都是地上部分。而欧洲的那些“松露猎人”如果想要采集到这样一份美味,就必须掘地三尺才可以得到它。松露的价格在欧洲的市场一直居高不下,每块松露的价值近似于它等重量的黄金。

Image title

(一种黑松露,形状大小和松露巧克力还是有些区别的)

松露长这样?!从外形看它和蘑菇一点也不沾边啊!这么大的差别,松露也是食用菌吗?

市面上常见的大部分食用菌,比如金针菇、香菇、木耳、银耳之类的,它们都属于担子菌门,他们的子实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而松露属于子囊菌门。它们的细胞结构相似,都有两个核,属于双核亚界,繁殖方式也都以孢子形式传播。否则真可以说它们“除了都是真菌,其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笔者并没有幸品尝过这欧美人餐桌上的美食,但通过一些令人垂涎的资料了解到,不同产地不同树下产的松露会在颜色和形状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几乎所有松露自身都会带有极其特殊的香气,有的像森林,有的像沼泽,有的闻起来又像是松树下的松针土。虽然味道千奇百怪,但是用一个字来概述,那就是“浓烈!”新鲜的松露放在手上都会被手掌的温度烘出奇异的香味。法国大厨在烹饪松露的时候,为了保留其原始的味道,会选择在料理出锅之后再在上面撒上松露擦粉或者松露薄片。与松露搭配的佐餐也大多都以清淡的食材以彰显松露的酽香。如果你去欧洲旅游,一份松露煎鸡蛋也许就是最能体现出松露美味的料理了吧。

Image title

(低调奢华松露煎鸡蛋)

松露的珍贵除了味美之外,也同样体现在稀有上。松露与松茸和鸡㙡一样,目前只能依赖于采集野生资源。人工种植一直在研究阶段,日本已有成功人工种植松露的报道,但是报道中也支出这松露人工种植周期长,投入多,产出少,目前尚无法投入商业生产。另一方面,而松露不像松茸和鸡㙡那样容易被人发现,它的本体埋藏在20~30cm深的泥土之中。虽然它叫做“松露”,但是它更多时候是寄生在诸如橡树、槲树、栎树等壳斗科植物的根系上,偶尔也会寄生在松树根上。想要得到松露,你得知道去哪里挖。然而……谁能告诉你去哪里挖呢?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请出我们的二师兄了……呃,等等,是二师姐!

Image title

(果然还是猪鼻子厉害啊)

这是因为松露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中含有类似于雄甾烯醇的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正是发情的公猪所散发出来吸引母猪的外激素……嗯,好吧,希望食客们看到了这条冷知识不会影响大家的食欲。欧洲很多地方专业采集松露的“松露猎人”们,会牵着母猪去林子里碰运气,母猪的嗅觉极为灵敏,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埋在25cm至30cm深的地下的松露。当母猪对着一个树坑抽风似的刨土的时候,松露猎人们就要紧张起来了,这下面可能就埋藏着一颗松露,他们要随时准备“猪口夺食”,因为一旦母猪先把松露挖了出来,就会一口吞下松露,而你的“黄金”也就付之一哼唧了。其实,这也是松露进化千年的策略,松露本身埋在土里一动不动(作者:是你?!土间埋!),很难传播后代,但是它吸引来了林间活动能力超强的野猪,借野猪之爪传播后代是个不错的选择。野猪的刨食翻动了土壤,带有菌丝的土壤便粘在前蹄和前脸上,当野猪再去拱食的时候就在无形中帮助了松露传递后代。

至于……吃了松露的母猪怎么处理?还能怎么办?大不了晚上烤了吃了!

Image title

(松露猎人正在教爱犬寻找松露)

为了避免这一尴尬的情况发生,现在越来越多的松露猎人选择训练狗来寻找松露,用已有松露块一遍一遍刺激猎犬,让吃肉的猎犬去寻找松露可以有效防止松露被吞食的事情发生。而现在又有了更先进的方式,已经有科学家在研究嗅探器寻找松露,据说用起来就好像用扫雷仪一样 ……虽然目前的灵敏度不及动物,但是科技所蕴含的潜力真的是难以预测的。

【温馨提示】

虽然很多味道鲜美的蘑菇生长在野外,但是若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请不要随意采集野生蘑菇食用。大部分野生蘑菇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毒性。食用后轻者上吐下泻,重者可能瞬间暴毙。大家千万不要为嘴伤身啊!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7 18:09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美食类纪录片,作者以“舌尖上”为前缀作为本作品的题目,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本作品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但本作品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1)部分内容过于天马行空,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资料就放什么资料,部分内容与题目“舌尖上的科普”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例如在第6章中介绍了“溶质”、“溶剂”、“溶液”、“分散剂”等等,以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等;(2)章节标题显得过于随意,“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均是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名称,作者以“——”的形式加了注释,但是这些章节标题和“吃藕不丑”等其他章节的风格差异过大,缺少显而易见的逻辑或者联系;(3)为何将大豆定义为“差一点拯救世界”?在正文中并未很好地阐述原因;(4)文章部分内容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鸡”,前文提到“来自中国河北省的考古出土的鸡骨骼化石。然而骨骼化石只能证明7000年前的原始人‘吃鸡’”,但是本段结尾“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不完整的鸡头骨,证明了至少在3300年左右之前,中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匿名 2018-01-27 13:27

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亦融入点点知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普美文。但行文风格不够统一,稍有虎头蛇尾之感。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开篇“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尤其是写鸡㙡菌这部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有拟人,有比喻,还有金句,譬如: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将鸡㙡菌与白蚁间的和谐共处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很愉悦。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文中除过上一位评委指出的错别字,还有几处:“食指大动”应该是“食欲大动”,“他(松茸)的稀少上”——“它(松茸)的稀少上”。

匿名 2018-01-25 15:20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借着舌尖上中国的东风也让这篇文章更加吸引读者。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还有其他让读者感兴趣的内容,非常丰满。语言生动不枯燥,部分借用诗词和抒情段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8-01-21 15:35

作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若干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介绍,既讲知识、原理、特征、功用,又旁征博引,穿插诗词歌赋,尽量减轻人们阅读严肃的科普文章的枯燥感、疲劳感。全文写“物”很有科学性,且宣扬环境保护,很值得肯定,但写“人”即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学术评价,不是本文的任务,建议整段删掉,还有几处错别字也一并该过来,如“支出”改为“指出”,“不宜变坏”改为“不易变坏”。

目录(共9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