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普》

竹林深处蠢动的美味

480
5661
1
先看评语
·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美食类纪录片,作者以“舌尖上”为前缀作为本作品的题目,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本作品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但本作品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1)部分内容过于天马行空,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资料就放什么资料,部分内容与题目“舌尖上的科普”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例如在第6章中介绍了“溶质”、“溶剂”、“溶液”、“分散剂”等等,以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等;(2)章节标题显得过于随意,“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均是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名称,作者以“——”的形式加了注释,但是这些章节标题和“吃藕不丑”等其他章节的风格差异过大,缺少显而易见的逻辑或者联系;(3)为何将大豆定义为“差一点拯救世界”?在正文中并未很好地阐述原因;(4)文章部分内容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鸡”,前文提到“来自中国河北省的考古出土的鸡骨骼化石。然而骨骼化石只能证明7000年前的原始人‘吃鸡’”,但是本段结尾“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不完整的鸡头骨,证明了至少在3300年左右之前,中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 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亦融入点点知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普美文。但行文风格不够统一,稍有虎头蛇尾之感。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开篇“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尤其是写鸡㙡菌这部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有拟人,有比喻,还有金句,譬如: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将鸡㙡菌与白蚁间的和谐共处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很愉悦。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文中除过上一位评委指出的错别字,还有几处:“食指大动”应该是“食欲大动”,“他(松茸)的稀少上”——“它(松茸)的稀少上”。 ·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借着舌尖上中国的东风也让这篇文章更加吸引读者。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还有其他让读者感兴趣的内容,非常丰满。语言生动不枯燥,部分借用诗词和抒情段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章。 · 作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若干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介绍,既讲知识、原理、特征、功用,又旁征博引,穿插诗词歌赋,尽量减轻人们阅读严肃的科普文章的枯燥感、疲劳感。全文写“物”很有科学性,且宣扬环境保护,很值得肯定,但写“人”即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学术评价,不是本文的任务,建议整段删掉,还有几处错别字也一并该过来,如“支出”改为“指出”,“不宜变坏”改为“不易变坏”。

我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季风气候”,这些地区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控制,伴随着风带的季节性偏移而展现出分明的四季。

霜雪初降时分,北方的居民们开始购买大量的白菜、萝卜、土豆。而南方的竹林中,还沉睡着一种鲜嫩的美食。

Image title

(完全靠笋农凭经验和运气去找的冬笋)

冬笋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蔬菜,一年四季只有11月到来年2月这短短三个月可以吃到。这寒冷的季节里,毛竹会把自己大部分的养分储存在根系中,而冬笋就更像是一个个仓库一样。肥硕的冬笋里除去占最大头的水分,剩下的“干货”里有大约32%蛋白质、44%糖类、9%纤维素和1.3%的脂肪。可以说毛竹竹母一年所积攒的“天地精华”都存在了冬笋里。而且,冬笋中还有着大量的游离氨基酸,这些游离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他们如同味精(谷氨酸钠)一样给会冬笋附加上极其鲜美的味道。冬笋炖排骨,配上一小块金华火腿,不需要加任何调味料都是一道叫好又叫座的菜肴。Image title

(竹鞭上的笋芽)

当东风吹来,天气回暖之时,这些尚未被挖掘出来的冬笋就会从休眠芽的状态苏醒过来。笋尖戳破土壤,这便成了春笋。春笋的口味继承了冬笋的鲜美,但是由于糖分开始向纤维素的转化,也导致了它的口感比冬笋逊色三分。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聚物,是由许许多多个葡萄糖分子手牵手所组成的大分子多糖。纤维素结实强壮,可以让竹笋越长越高,最终长成参天的大竹子,但也因为纤维素坚韧使得春笋口感欠佳。

再过一些日子,当春雨润泽了大地,这些春笋便会消耗竹母积攒了一年的养分,再借春雨的水分迅速生长起来。有过处理鲜笋经验的人应该观察过去掉笋壳的笋,里面有着一道一道的横向环结,这其实也就是竹子的“节”的原生状态。当竹笋萌发的时候,每一个节都会向上向下两个方向分裂大量细胞,而这些细胞又会很快的伸长。相比起小树苗生长的时候一般只有最上面的枝条在生长伸长,竹笋则是整体都在生长伸长。打个比方,就好比小树苗是一个火车头拉一大串车厢在行驶,而竹子就好像动车组一样,每一节都有一个发动机带着火车往前跑。这也就导致了雨后春笋长得特别的快。

Image title

(雨后春笋)

竹子依靠地下茎的生长,不断扩展着自己的领地,新生的竹笋茁壮成长成为一棵棵高大的竹子,竹林年年复复这样自我更新着。除了竹笋之外,用竹子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郑板桥《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诗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王安石的《咏竹》中写到“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作将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竹子是禾本科植物,很难想象他居然和路边常见的狗尾草是一个科的。 他的高大与坚韧让他看起来完全不是“ 一棵草 ”。

竹子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这也因为竹子四季常绿不畏严寒,竹竿刚柔并济这些特点有关。以竹为材料制作各种器具,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攻可削竹为箭,守可架竹成墙,文可竹简记事,武有势如破竹。用竹子做成的笊篱、簸箕、筷子、竹筏、竹篮、笛子等等都是民族智慧作用于竹子的产物。古人的厨房中,那些散发出箐箐香味的竹制品,协助我们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竹子虽然坚毅,却也很脆弱。也许竹子可以抵御住环境带来的侵害,但是埋藏在它基因里的“天性”可以轻易的从内而外击破它。 我们日常生活中年年能看到蔷薇花开,牡丹怒放,桃花朵朵,樱花绚烂。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过公园里一丛丛的竹子有没有开过花呢?竹子不会每年开花,但是作为一种高等植物,竹子会不会开花呢?

Image title

(开花的竹子)

会的,而且会是一种非常壮烈的方式开花。

当竹子遇到了极端的天气,比如长时间的干旱,高温或者日灼,竹子就会分化出花芽,迅速开花,而由于竹子在地下由竹鞭相互连接,所以往往是一大片竹子同时开花,有时候可以达到方圆数百里,场面极其壮观。然而这壮丽之后,就变成了壮烈的场景。竹子会把体内所有的养分用来开花和供给给种子,竹子会把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种子里,让种子度过难关,在合适的时候生根发芽重新孕育出一片茂密的竹海。当竹子种子成熟的时候,也就是这片竹林集体死亡的时候。竹子开花对于竹产业和以竹为生的动物(比如大熊猫)会造成严重的打击。竹子开花一度被视为饥荒年的象征。

然而即使没有遇到极端天气,竹子也存在开花的情况。1910年,中国湖北神农架箭竹被植物猎人引入了欧洲又传入美国。半个多世纪之后,神农架箭竹林毫无征兆的大面积开花死亡,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和美国的神农箭竹仿佛是心有灵犀,竟然也跟着开花然后枯死了。这让竹子开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学者认为即使环境不变恶劣,竹子也存在这60年一开花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又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强弱有关。也有学者认为,竹子的开花与地下生长的竹鞭有关,竹子的年龄由竹鞭决定。分离出的竹鞭与原始竹母有着同样的年龄,所以也会在同一时间开花。

然而竹子开花的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答案。也许现代基因组学的一些实验可以论证以上观点,然而……这一篇论文可能需要60年才能完成,如果再计算上至少三次重复实验的话可能需要180年……

好吧,本论文加入了“有生之年”系列……希望我在世的时候可以把这篇论文从“有生之年系列”改成“活久见系列”。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7 18:09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美食类纪录片,作者以“舌尖上”为前缀作为本作品的题目,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本作品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但本作品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1)部分内容过于天马行空,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资料就放什么资料,部分内容与题目“舌尖上的科普”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例如在第6章中介绍了“溶质”、“溶剂”、“溶液”、“分散剂”等等,以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等;(2)章节标题显得过于随意,“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均是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名称,作者以“——”的形式加了注释,但是这些章节标题和“吃藕不丑”等其他章节的风格差异过大,缺少显而易见的逻辑或者联系;(3)为何将大豆定义为“差一点拯救世界”?在正文中并未很好地阐述原因;(4)文章部分内容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鸡”,前文提到“来自中国河北省的考古出土的鸡骨骼化石。然而骨骼化石只能证明7000年前的原始人‘吃鸡’”,但是本段结尾“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不完整的鸡头骨,证明了至少在3300年左右之前,中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匿名 2018-01-27 13:27

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亦融入点点知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普美文。但行文风格不够统一,稍有虎头蛇尾之感。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开篇“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尤其是写鸡㙡菌这部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有拟人,有比喻,还有金句,譬如: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将鸡㙡菌与白蚁间的和谐共处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很愉悦。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文中除过上一位评委指出的错别字,还有几处:“食指大动”应该是“食欲大动”,“他(松茸)的稀少上”——“它(松茸)的稀少上”。

匿名 2018-01-25 15:20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借着舌尖上中国的东风也让这篇文章更加吸引读者。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还有其他让读者感兴趣的内容,非常丰满。语言生动不枯燥,部分借用诗词和抒情段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8-01-21 15:35

作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若干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介绍,既讲知识、原理、特征、功用,又旁征博引,穿插诗词歌赋,尽量减轻人们阅读严肃的科普文章的枯燥感、疲劳感。全文写“物”很有科学性,且宣扬环境保护,很值得肯定,但写“人”即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学术评价,不是本文的任务,建议整段删掉,还有几处错别字也一并该过来,如“支出”改为“指出”,“不宜变坏”改为“不易变坏”。

目录(共9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