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

节点2:干扰者

945
5863
1

“张旭,组织上现在安排你接替你父亲的工作,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相关文件和方案,你办完手续差不多3个月左右,会派人送去,你去提前准备一下吧。”说话的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绕过桌子,走到张旭的面前,“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必须做也不得不做。”

“是要消除档案吗?”

“说不定还要更麻烦。”

“但有可能下次见面,你就该是我的领导了。”说话的人说着为张旭卸下了帽徽、领花和肩章。

“您说笑了......”

“你父亲是个伟大的人,希望你能继承他的意志。”说话的人将饰物整齐地码放在身后的桌子上,立正姿态,向张旭敬礼,“光荣属于你,历史和人民会记住你做出的贡献。”

男子说完,张旭面前的事物就扭曲起来,让张旭只感到一阵眩晕,视线开始不由自主地模糊,整个人就像是突然间从高空坠落,跌入深渊一般。

再次睁开眼睛,周围依旧是熟悉的事物,透过休眠仓的玻璃,外面是每天都要审视个五六次的老式机械时钟,和几小时前还用过的桌椅。

张旭从休眠仓里爬了出来,顺手抽出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内衬,把头发向后捋到不遮挡视线的地方,尽管一段时间后,可能又要重复这样无意义的举动。

赤脚在木质地板上迈着步子,地板有时也会因为挤压而发出声响,走过衣柜前的平面镜,镜子里裸露的身体虽然无法引起自己的侧目,但身上若隐若现的调制痕迹,却是无法被抹去和遗忘。

张旭将内衬扔进回收管道,走进淋浴室,启动开关,深蓝色的沐浴用混合液由上而下流过身体,滑动的温度开始慢慢洗去身上黏腻的汗液和不安的情绪,直到背后镜子上的雾气完全聚拢,身体才逐渐放松。

手指轻触一旁的显示器,环形花洒中的液体便停止喷淋,同时在脚下升起了浅绿色的汽雾,机械臂缓缓地从天花板降下,开始进行自动化的洗漱和排泄流程,张旭转身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什么也不想做,只是让时间静静流逝。

淋浴间内温暖的空气,渐渐蒸干了挂在张旭身上的水珠,张旭踮起脚,走到门口处,地板没有浸湿的地方,两旁的凹槽负责烤干自己的脚底,而自己则需要等待这个过程。

烤干脚底,张旭把脚伸入准备好的球状毛绒拖鞋中,下意识地摸了下头发,手上传来的却仍然是湿漉漉的感觉,这样的话,只能从蒸箱中抽出一条长绒巾,缠在自己头上,之后,张旭再从墙壁里的衣橱拿出浴衣,舒展开来,紧紧包裹住身体。

张旭步入客厅,客厅内暗黄色的灯光让屋子里与窗外的漆黑相区别,她翘起腿躺在沙发上,打开名为“电视”的东西,解下头上的长绒巾,把头发搭在自己的右肩,一下一下地进行擦拭,眼睛则转向茶几的上方块样式的电子表,时间显示的是05:13。

在电子表的旁边,是一幅照片,其中是一个短发的女人,张旭的目光稍稍停留在了上面,然后便把目光转向投影出的新闻资讯,“长头发,真麻烦啊。”

“亚洲革新联盟联合建造的3期自由贸易区'新-阿卡迪亚'已经完成基础建造工程,多国领导人于世界时9:00,在105号宙域的2期自由贸易区'新-欧罗西亚'举行庆祝仪式,画面现在转播的是在进行剪彩仪式的C国国家主席......”

坐了一会,胃部的蠕动与饥饿感,让张旭不得不选择进食早餐。那,吃什么好呢?这“或许”对张旭来说有点问题。

“据B国天空时报报道,于北京时间凌晨3点,圣彼得堡一处充能站内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截至今日9点,已确认造成923人死亡,60余人受伤,联合统一教宣称对此事负责,提醒在外的C国公民......”

张旭把长绒巾叠到沙发上,在弹出的虚像菜单上犹豫起来,是吃咖喱饭还是芝士焗面?

或者是先看看广告?“纯正J国牛肉,15个月的精心人性化饲养,感受真正自然的味道,无痛式的死亡给予生命最好的尊重,让你的舌尖得到灵魂的升华......”

“不放血的牛肉口感很差啊......”

 

在比对了几家芝士焗面的评价后,张旭选择了一款外观最漂亮,但评价一般、黏度最高的焗面,配餐要了薄荷叶和3倍密度的冰牛奶。

支付完信用点,餐用胶囊顺着屋顶的管道滚了下来,最后停止在客厅中央的石质桌子上。张旭把浴袍的下摆部分拽到大腿根部,坐到有些发凉的石质椅子上,打开胶囊,一边吃薄荷叶一边小口地就着芝士焗面吃了下去。舌头上的包裹感与口腔黏膜上的刺激让进食得以继续下去,尽管这时脑啡的分泌显得不是那么充足。

剩下近乎一半的焗面的时候,张旭从地板下的保存箱里,夹出一个饼干大小的能量块,搁进装冰牛奶的瓶子里,能量块在牛奶中逐渐融化,整瓶牛奶的颜色也从白色转换成暗紫色。

嘴唇靠拢在杯壁上,让暗紫色的液体涌入整个口腔,不间断的刺激感在黏膜的神经元间不停蔓延,虽然没有味道,但也会充盈着满足。

吃完早餐后,张旭将胶囊放进回收槽中,胶囊顺着管道被回收,这时再看电子表,上面的时间已经变成了5:30。

张旭脱下浴袍,拿起长绒巾,把两者放入回收管道,之后返回卧室。

衣柜向外张开,扩展到几近半个卧室,张旭弯下腰,好让辅助机械臂由下而上提起银白色的连体式内衣。辅助机械臂将肩带挂在张旭的肩上,勒紧束腰,并把全身多余的绳带抽出,聚在右肩胛骨下方,系起蝴蝶结。

张旭关掉辅助装置,从衣柜里找出一条黑色灯笼裤和一件浅灰色衬衫,穿好后,闭上眼睛,运行化妆用终端,40余个微型喷枪在张旭的脸部周围开始工作,养护,修颜,遮瑕,定妆,点眉,眼妆,20秒,一气呵成。

张旭睁开眼睛,后方的终端吸附起她的黑头发,两旁的多点触终端快速旋转、抽动白色丝质缎带,在脑袋后面绑起马尾。在发根的地方并没有蓬开,又刚刚好可以看到后颈,右鬓角的地方却留下一缕头发,垂至脸旁。

张旭试着对着平面镜中的自己,机械地笑了一下,然后又变回了平常的扑克脸。

走至屋子门口,张旭换下拖鞋,穿上有二十多双备用的平底皮靴,重新调整完程式,才走出房门。

外面依然是在宅子内,只不过现在仅有自己的屋子有人居住。以暗红色和黑色为基调的大厅里,四处是母亲和父亲过去的照片,母亲已经死掉将近十年了,室内的布景却仍然还是原来的样子,是要人怀念过去吗?

说起来,好像隔壁刚搬来了一户买下这个社区房子的夫妻,而且还带着一对姐弟,这个空社区除了房屋升值的价值,居然也有人会像我们一样拿来住,真有趣,改天去看一下吧。

张旭坐在椅子上仰着头向上发呆,却突然发现悬挂在空中的镂空式机械钟停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钥匙与锁芯碰撞的声音,没有身份确认,又不是熟悉的声音规律,这让张旭一下就警觉起来,踩下脚边的按钮,一把电磁轨道步枪就从一旁的墙壁中射出。

把枪口对准门口,注视着门把手在90度范围内顺时针旋转,张旭先是看到了自己本应该死亡的父亲坐在轮椅上,后面推着他的则是一个面目清秀、穿着国务院工装制服的光头高个男人。

“我想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男人看着张旭把枪口对准自己,急忙把双手高高举起。

“我想,大概是的。”张旭将枪塞回原处,然后走到门口要接过坐在轮椅上的父亲。

等走到门口,张旭才看到男子背后还站着一个人,一个比自己大概矮了一头的工装女子,满头大汗的提着一只巨型箱子。但在视线交接的一刹那,张旭明显感觉到了女子对自己的恐惧,可能是枪的缘故吧。

张旭接过轮椅向前推去,回头对身后的一男一女说:“你们进来吧,需要我帮忙搬东西吗?”

“谢谢,不用了。”光头男子对张旭说道,“箱子一会儿放桌子上可以吗?”

“当然可以。”张旭把父亲推到了一张5人圆形桌子旁,自己站在旁边,向两人的身上打量,可两人身上什么都没有,甚至是制服上本应有的标志性名牌,“坐这张桌子吧。”

帮两人把公文包放上桌子,等两人落座后,张旭才在父亲的旁边,两人的对位坐下。

“我爸爸他怎么了?嗯......我上回见到他已经是3、4年前的事了......”张旭说着把眼睛向自己的父亲瞥去。

光头男子坐稳后,严肃地说道:“作为未来的同事,我就直说吧,你父亲,张绯硝同志,可能被内部人员出卖了,出这种事情我们也没想到。具体是谁,是什么原因,我们也正在调查,但现在他的脊柱内被注射了大剂量的康体素,估计人要恢复过来,要等个二三十年。”

“嗯......可,康体素要不少钱吧,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呢?而且,人会因此活更长的时间啊。”张旭说完,把大拇指尖伸进嘴里,啃起手指。

“你父亲是5天前在广西省605号河道里被发现的,离他失去与我们的联系大概过了,4个月左右,至于使用康体素的原因......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头绪。电子分析‘天眼’这次完全没有派上用场,他是从未被覆盖的区域失踪,然后从另一个区域漂进河道的。”

“好吧,那人没有死已经是万幸了。”张旭把手从嘴里放回桌子上,“真对不起啊,我好像忘记介绍自己了,我叫张旭,以后工作上就请多照顾了。”

“哎?你不知道吗?”光头男子有些诧异。

“不知道什么?”

“你是处长啊,你要接替的是处长的工作。”

“等等,你们难道不......”

“嗯......老实讲,虽然待遇和社会性福利都不错,但......两面要担的风险都太大了,所以我们一直没人愿意来干那个岗位,后来‘红头文’下来,我们其实还是挺高兴的。”光头男子抚弄着自己的后脑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张旭心里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没有显露在表面上。

“我叫李格桑,她叫王秋英”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需要干什么呢?”

“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工作内容和相关资料,我建议在那之前先稍微休息一下,因为资料量挺大的。”李格桑旁边的王秋英有些紧张地说道。

“那可以啊,你们要吃什么的话这里有菜单,信用点从我这里扣就可了。”张旭戳了下桌角上的小按钮,菜单在两人的面前弹出。“对了,咱们部门有书记吗?”

李格桑和王秋英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然后由李格桑开口说道:“非要说的话,我们这个部门没有书记这个职位,毕竟所有人员都是这个状态,不过中央在出访的时候还是会调度来一个,虽然只是摆个样子,最后落实还要我们去协调。”李格桑搓了下自己的手掌心,“不过有的时候需要去拿特批,还是挺麻烦的。”

“好了好了,就先不说这些了,你们吃过饭了吧?那要喝红茶吗?从25号空间站的能量采集器上刚下来的新茶呦。”

 

三个人稍事休息后,张旭首先打开了话匣:“我们是要用到那个箱子吗?我可从没见过这种制式的箱子呢。”

“确实要用到那个箱子,而且需要我们三个人的身份认证。”王秋英说完,举起自己的右手。

“掌纹吗?”

“还有我们的血。”李格桑在一旁补充道,“你是强化人吧。如果是五六式以后的型号,记得把R-模式关掉,不然人会烧坏的。”

张旭听罢,向手心按下右手食指,一阵耳鸣后,R-模式关闭。“我准备好了,开始吧。”

“那来吧,把手放在上面。”王秋英说着,手便放在了箱子的上方。

三人将手放在箱子上方,黑色箱子逐渐向外裂解,如同菜蓟开花一般,露出其中的淡蓝色,纸质的档案夹依附在其中,同时向外放出立场,把散布在周围的电磁信号,光电信号彻底吞噬,形成一个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空间。而在花心位置的是一团火,一团跳动的蓝火。

“把血滴进去。不要含填充剂。”

三人依次按照顺序把自己的血滴入蓝火中,张旭则从自己的舌尖取了一滴血。每滴入一滴血,蓝火都会向外燃烧一次,虽然看起来像是燃烧,但等离子态的蓝火只是覆盖并穿透档案夹,之后就缩回了原来的位置。大约半分钟后,档案袋的表面,渐渐浮现出代码和文字。

“这个看起来真高级啊。不过居然是纸质的档案,真的有些没想到。”张旭歪头看了眼坐在旁边的父亲,“档案袋有什么顺序吗?”

“主要是这个两个,别的看不看都无所谓。”李格桑向张旭递来一个最薄的档案袋和一个稍微厚一点的档案袋,最薄的上面用楷体手写着“井渊”两个红红的字。

“井渊?这是个人名吗?”

“没错,这是个人名。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具体细节可以问王秋英,她把相关资料几乎都背下来了,国家保密局还存了一部分档案,那部分,以我们的权限是复制不出来的。”

张旭果断撕开档案袋,仔细阅读起里面的内容,读着读着,却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因为里面的信息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吗?档案上他已经死了啊。而且......这都是真的吗?他居然是本来的‘端粒酶解码者’和诺华集团实际持股人......”张旭着实有些被吓到,但仍保持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从文件中拿起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捧着巨大兔子的男子,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张脸......”

王秋英捧起杯子,吞了一小口水,说道:“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这都是真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他留下的东西,或者说,‘另一个形式的他’。你之前工作的地方,确实是有可能碰到他们的。他应该是作为特约代表去的,我们的人当时应该也是在场的。”

张旭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看着王秋英,想让她继续说下去。

“新人类研究所吗,那......是有很多次的。你们的所长还经常去翻档案,被保密局的人截住呢。你先看另一个吧,有的事情必须看完才能说。”

张旭犹豫了一下,才撕开另一个上面什么都没有的档案袋,可看完以后,除了弥漫的恐惧感以外,什么都没有。

“国家为什么允许这种组织存在?404号研究所按常理来讲,不可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话是这么说,可它的存在并不与任何思想甚至法律相冲突,而且现在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存在。虽然从伦理道德上......”王秋英托住自己的下巴,低下头,“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研究所总是能拿到领导人和委员会的批文。”

“有利于国家?”

“档案上可能没有写,但404号研究所自从200多年前起,就基本不再申请资金和支持了,只有太空实验和需要大量原生原材料的情况还会需要帮助,你可能没去过那里,现在那个地方可是现实版的乌托邦。该怎么说呢......到现在为止,他们所提供的技术和产品确实节省了千亿计的研发资金,涉及的领域又很广.....每年有部门要做坏账的时候,都会来找我们,纪检审批后也默许这样的事情......”

“呼,我差不多明白我是干什么的了。”张旭将手搭在额头上,若有所思的样子,“别的档案袋里都是什么啊?”

“大部分都是项目报表,还有一些特别记录。”

张旭把所有的档案袋都抽出来,摞在自己的面前,详细翻阅每一个可能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李格桑和王秋英则在一旁默默地等待,等张旭读完。

光电转化规律,等离子体三维波形规律,OO系高能粒子建系,能量的二维形式表达,能量的三维形式推论,这些本是在自己高中课本里出现的理论基础,居然统统不是由那些发现者发现,甚至是前段时间才在电视上报道引力子基本规律,也是404号研究所所为。

技术层面更是可怕,熔岩层地热技术,地心热技术,水的结构改造技术,空气中的三维投象技术等等许多已经长时间应用在生活上的技术,都并非由报道中那些团队所研发。

在最近50年的报告中,甚至出现了大量军工产业和机密行业才会涉及的技术,还有教育实验方面的研究。

张旭看完档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可脸上依旧没什么变化。

“我记得你刚才说保密局还存了一部分档案,具体是什么?”张旭用手轻轻拂去刚刚鼻尖上出的汗。

王秋英卷着舌头对张旭说:“是一些不太好的项目,和早期的一些机密项目。比如为了提高适龄人口生育率,投放特异性费洛蒙,毕竟大部分孩子都是和奸的情况下才出生的,这在当时还是挺管用的,当然404号研究所只管研发。或者是,为了降低国内致命传染病的占有率,对一些外籍人员和不良人员比较多的地方投放特异性蛋白酶,为防止他们流窜,就加快病毒生命周期,加速母体的死亡,不过这个方案,只在两次人口大量死亡且药物研发周期长的时候使用过。”

“那早期的项目呢?”

“那个的话,只有一个轮廓,具体的内容档案里并没有写,我记得是叫‘余烬计划’。大概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和能力突出性的前提下,让适当的人选完成适当的工作。也就是在个人允许的情况下,保存死亡科学家的遗体或者是活体,然后进行复制,让他们的‘余烬’重新回到原来科研工作里,不过这个项目有很多限制,像是政治家的余烬何种条件下都禁止制造,或者是必要时毁灭研究所这样的事项,但同时还赋予了研究所各方面极大的权力。我们和原来的张处长都不认为这个项目真的能实现,涉及的知识太广了,主要使用的微观生物学知识也只能靠时间的积累来完成,所以我们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

张旭听完王秋英的这一番话,感觉整个人就像掉到冰窖里一样,看了眼远处母亲的照片后,才缓了过来。

“离下次去去404号研究所还要多久?”张旭说着,把看完的档案摞在了一起。

李格桑回答道:“差不多半年吧。”

“那我明天去单位就可以了吧。”

“我们明天还在这个时间来找你,到时候一起去,那里有预备生活用品,带好需要带的就行了。”

“行,那这个怎么关啊?”

“你还要看档案吗?”

“不看了。”

“那把它们放到中间的火里就好了。”

张旭把档案袋都放进蓝色的火中,火焰化为白色,将档案袋灼烧殆尽,同时也由开花的菜蓟变回了原来箱子的形状。

“你们再多呆一会吧。”张旭见两人站起来,自己也站了起来。

李格桑向张旭解释道:“不了,如果没按时回去会被怀疑的。”

“那行,明天见。”

“明天见,张处长。”

等两人关上门,走出庭院,张旭才放松下来,走到父亲的身旁,查看父亲的情况,但父亲浑浊的眼睛里空无一物,只剩下喘息声能证明他的存在。

张旭不知道该干什么,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明天以前必须要把父亲送到军队的特别托管中心,办完所有手续,父亲这个样子也不能拖下去。

“诶?”张旭突然一下,好像想起什么,抬头向上看去,看到了停止的机械钟,之后就去从地下室里把台式升梯推了出来,把自己升到头顶上的镂空式机械钟旁边。

机械钟看起来没多大问题,为什么不转了?那里好像夹着什么......

这是纸吗?摸起来像是陶瓷的表面......

上面什么都没有,嗯......是这样吗。

张旭降下升梯,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用火反复燎灼手上的东西,差不多半分钟后,上面显示出了文字。

“审视决心吧 它不是记忆的奴隶”

“爸爸,你到底在想什么。”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4 12:57

作品开始有一些不错的设定,包括“决心”粒子,克隆人,改造体等等。但是进入后半段搏斗情节时,这些设定却很少发挥作用,描写的仍然是普通战斗场面。小说前后两半部分不光在线索上脱节,而且是两种叙述风格。显得作品缺乏整体上的设计。

匿名 2018-02-02 21:37

细节为情节服务,无关痛痒的细节太多,对于情节推进也没有什么作用。另外,不确定这是不是日本热血动漫常见的手法,把简单的情节用大量心理描写插入,变得似乎复杂。动漫这样处理,因为可以用画面和音乐来充斥感官,接受起来容易,对于文字而言,表达完全可以更精炼一些。

匿名 2018-02-01 18:34

比较不错的作品。设定独特,语言也还算成熟,稍加锤炼,化繁为简则更好。对话部分我认为还是偏多,通过对话推进情节,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做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如果有能力,可以考虑通过叙事来推进情节。

匿名 2018-02-01 17:01

设定不错,不过感觉作者的叙述语言还可以锤炼得更加精进。很多冲突其实可以用叙述话语表达,而不用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来展现,这样往往削弱了故事的可读性。

目录(共6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