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石墨烯》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3279
0
先看评语
· 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看得出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是花了功夫的,譬如多处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日常形象的比较来解读新材料石墨烯,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便于读者理解。但在后半部分的科普创作中,明显的粗糙了许多,科学性与趣味性减弱,照搬的痕迹多,也有多处笔误,如:皮肤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夜歌”器官;将石墨两面粘上“交代”;石墨烯“不想”网上的传得那样无所不能,等等。 · 作者在阅读、理解大量有关石墨烯文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用自己的逻辑体系和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石墨烯、石墨烯有什么用、如何制备石墨烯等有关方面内容,能让人饶有兴味地读下去并了解、掌握石墨烯方面的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客观、冷静地介绍石墨烯的使用现状和前景,不盲目夸大,具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后面部分的内容还可以继续修改、精练。 · 与石墨烯有关的解读类科普文章已经很多,但看了这篇文章还是有收获,至少是把一些基本概念解释的比较清晰、通俗。此类文章因为还涉及到很多技术、产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兼顾科学性、可读性蛮难的。但此文大致做到了。当然总体感觉行文还是粗糙了一点,有多处笔误。另外虽然不可能回避技术、产业,但是在行文处理的分量上还可以更偏科学一点。 · 图文并茂的一篇科普文章,讲述了碳元素和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用途和前景。文章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得出写的非常用心。然而后半部分略显乏力,摘抄段落较多,有凑字数的感觉,语言也显得不那么生动了。

对于我国石墨烯行业发展认识应该从技术、政策和企业参与度三个方面来看,技术、政策和企业参与度。技术是基础,政策是保证,企业参与度是动力

在技术方面,我国是申请石墨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占专利总数的1/3,约两千多项。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喜欢研究热门材料,因此基本上每所高校都会有研究石墨烯课题的。许多大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2017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展示了从国内外征集的100多项石墨烯科研创新成果,其中有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冷金凤教授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具有高强高塑性高韧性,不仅集中了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铝合金等材料的优点,还可弥补其不足,不大幅增加成本,可作为航空航天飞行器、轨道车辆等领域关键材料。还有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沈淑玲带来的高质量水溶性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技术及配方,有望实现石墨烯量子点大批量低成本产业化生产。虽然中国论文和专利产出量已领跑全球,但相对而言,中国专利在其他国家的布局较为薄弱。

在政策方面,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石墨烯是在光、电、热、力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极具应用潜力、可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发展石墨烯产业,对带动相关下游产业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激活潜在消费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国家十分重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石墨烯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转型升级。《意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机构等,协同开展石墨烯产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体系建设,提升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定期发布石墨烯产业专利态势,建立石墨烯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机制,促进知识产权高效利用。因此国家对石墨烯相关知识产权也非常重视。《意见》提出要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完善石墨烯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检测与信息交流等平台,建立开放的石墨烯材料与器件性能参数数据库。引导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联合下游用户、相关科研院所,围绕石墨烯产品生产和性能评价,建立合作开发机制。由此可见,我国在政策方面对石墨烯产业是大力支持的,这为石墨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企业参与度方面,我国参与的企业十分的多,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介绍,截至017年5月底,我国拥有石墨烯专利技术,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的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000多家,其中已形成石墨烯业务的企业超过50家,2016年国内石墨烯产业整体营收超过40亿元,是2015年的近10倍。我国基本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聚合区的石墨烯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江苏、广东和山东的石墨烯行业企业数居前三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2016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石墨烯相关产业总规模超过20亿元,园区已集聚石墨烯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创造了石墨烯领域十个“全球第一”。企业的参与度太高也不是件好事,现在随便在网上搜索石墨烯,就会出现许多石墨烯的炒作,石墨烯的研究并未成熟,高质量的石墨烯还无法大规模的生产,本不该有如此多的应用。

国内的石墨烯研究高歌猛进,国外的研究也热火朝天,代表石墨烯国外发展的国家是英国和美国。众所周知,英国作为最早发现石墨烯的国家,科研水平一直走在时代前沿,但相关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明显落后于亚洲国家。美国是科研与应用同步发展最好的国家,无论是石墨烯科研投入还是产业基地发展都具有显著的超前性,此外,利用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催生出众多小型石墨烯企业,形式灵活,创新动力强劲。为了弥补小企业规模化偏小的不足,美国还鼓励众多研发实力强劲的大型创新企业加入到石墨烯应用研究的大军中,如鼓励英特尔(Intel)、波音(Boeing)等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进行石墨烯的研发。同样发展思路的欧盟,力求开拓学术研究和工业巨头联合研发的新局面,开展石墨烯的研发、产业化以及应用的推进,联合巴斯夫(BASF)、拜耳公司(BAYER)等公司开展石墨烯应用研究。

石墨烯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正在快速发展之中,全球石墨烯研发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主要的技术原创国家已逐渐形成技术优势和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共发表了7万余篇和石墨烯相关的论文,2万余项石墨烯专利获授权。近3年来,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仍保持上升态势。放眼全球,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石墨烯研究和应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有的国家已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可见石墨烯的竞争十分激烈。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3 18:38

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看得出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是花了功夫的,譬如多处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日常形象的比较来解读新材料石墨烯,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便于读者理解。但在后半部分的科普创作中,明显的粗糙了许多,科学性与趣味性减弱,照搬的痕迹多,也有多处笔误,如:皮肤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夜歌”器官;将石墨两面粘上“交代”;石墨烯“不想”网上的传得那样无所不能,等等。

匿名 2018-01-31 00:01

作者在阅读、理解大量有关石墨烯文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用自己的逻辑体系和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石墨烯、石墨烯有什么用、如何制备石墨烯等有关方面内容,能让人饶有兴味地读下去并了解、掌握石墨烯方面的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客观、冷静地介绍石墨烯的使用现状和前景,不盲目夸大,具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后面部分的内容还可以继续修改、精练。

匿名 2018-01-27 21:25

与石墨烯有关的解读类科普文章已经很多,但看了这篇文章还是有收获,至少是把一些基本概念解释的比较清晰、通俗。此类文章因为还涉及到很多技术、产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兼顾科学性、可读性蛮难的。但此文大致做到了。当然总体感觉行文还是粗糙了一点,有多处笔误。另外虽然不可能回避技术、产业,但是在行文处理的分量上还可以更偏科学一点。

匿名 2018-01-24 17:36

图文并茂的一篇科普文章,讲述了碳元素和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用途和前景。文章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得出写的非常用心。然而后半部分略显乏力,摘抄段落较多,有凑字数的感觉,语言也显得不那么生动了。

目录(共10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