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的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危害

2
3701
1
先看评语
·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科普类文章。首先在大框架上分为由来,危害和处理三个部分,较为系统性地从各个角度带读者了解了太空垃圾这一问题。 另外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文中对于数据和事实案例的较多使用。毋庸置疑科普是需要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双管齐下的,两者缺一不可,缺少数据便会流于表面。本文没有落入“通篇高大上原理铺叙”的科普写作窠臼,反应了作者的严谨性。而文章中诸如“最危险的服装用品”一类事例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颇有乐趣。 · 文章总体思路比较清楚,语言简单明了。但在内容上错字频出,缺少标点。另外在第一、二段甚至出现同一个例子,在各国的应对措施方面,句式明显不符,怀疑是直接从资料上贴的。希望作者能够认真修改。 · 本文全景扫描式介绍了太空垃圾的关键问题,选题价值较高,文章颇具趣味性,可读性强。对于空间科学的传播,本文视角独特,从一隅切入叙述全局,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传播价值。部分行文过于随意,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 本文立意清晰,科学性较强,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让读者体会到太空垃圾对人类乃至地球的存在巨大威胁;又通过严谨的文字表达体现内容的准确性,科普性较强,但内容之间连接性较差,在某些地方存在写作的格式错误,需加以改进。文章在科学性上做到了真实、准确,文章写作手法较为普通,但仍不失为一篇不错的科普小文章。 · 本文行文条理清晰明确,从太空垃圾的起因、危害和处理方案3个方面进行介绍,大量引用现实经典案例却不显得繁杂,文理清晰严谨又不乏趣闻,在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讲解课,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科普文章。

1、增加了宇宙垃圾
当人造卫星寿终正寝时,其残骸和碎片将充斥天空。已知数量已达15000多个,形成无法扫除的太空垃圾,对于正在运行的卫星构成潜在的危害。如1981年7月,苏联宇宙1275号卫星,在发射后被一个横冲直撞的金属块击中被分裂成百余块碎片。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此类“尘埃”损坏。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 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前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每个飞行物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将达到2年一次。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忧心忡忡地公布:2005年1月17日,南极上空885公里,发生了一起看似偶然的“宇宙交通事故”——一块31年前发射的,美国雷神火箭推进器遗弃物,与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CZ-4碎片相撞。

这是一起典型的太空垃圾“宇宙交通肇事案”。

最早提出“太空垃圾”概念的是防空部队的值班人员,因为监控宇宙空间的部门每天要监视5万多个物体,太空垃圾常令他们迷惑。16年前,加拿大某气象台宣布,发现了英仙星座附近有星体爆炸。后来才弄楚,这不过是一颗废弃人造卫星在太阳光反射下造成的效果。另据俄报载,1987年,曾发生过因连接器拧不紧,“量子”舱无法同“和平”号对接的情况。当时,经验丰富的地面控制中心认为,舱外肯定有物质干扰对接,于是派一个考察组上去检查,结果发现那里有一个金属残片。

20世纪60年代以前,没人听说过太空坠落物,但是自1973年以来,每年有数百块太空垃圾坠落地球。但由于其在经过大气层与空气产生的急剧摩擦使得这些垃圾在未通过大气层时就自我燃烧殆尽,在大气层的保护下就自我毁灭了。万幸的是,迄今没有大型的太空垃圾坠向地球,因此也尚未伤人。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时55分(北京时间2月11日晚0时55分),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在太空相撞并产生大量太空垃圾,这极有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构成威胁。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他们还需要数周时间来判断此次事故带来的破坏程度,目前只是在对约500块体积较大的碎片进行跟踪。

根据其通报,这次卫星相撞发生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790公里,两颗相撞的卫星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铱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一颗卫星。前者是铱星公司运行中的66颗通讯卫星之一,后者则是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卫星。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卫星相撞事故。

2、卫星坠落,也会造成意外的人身伤害。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军宇宙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4千多次航天运载火箭。据不完全统计,太空中现有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9千多个,大于1.2厘米的有数十万个,而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可能数以百万计。

不要小看这些太空垃圾,由于飞行速度极快(6~7公里/秒),它们都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相当于两辆小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迎面相撞——卫星会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试想,如果撞上的是载人宇宙飞船……

而且人类对太空垃圾的飞行轨道无法控制,只能粗略地预测。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无人驾驶,随意乱开的汽车一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变线。它们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潜在“肇事者”,对于宇航员和飞行器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1987年9月,瑞典一位77岁老人柏森在林中,伐树时被从天而降的一块卫星碎片击中手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太空垃圾击中的不幸者,同时坠落的核卫星还会导致局部地区环境的严重污染。一般坠落到地面的核卫星放射性总计量约为19000到23000居里,已超过国际允许的标准,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航天大国,美国就先后三次发生卫星坠落事件。幸好是落入大海。核装置部件未被损坏而及时收回,才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

另一个航天大国苏联却没有这么幸运。1977年9月18日,发射的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三个月后失去控制,坠落在加拿大西北部约6000平方公里的冻土地带。放射剂量严重超过国际标准,造成大面积污染。

为了减少损失和查明灾情有美国,苏联,加拿大三国组成的搜寻队已经一年的时间搜寻碎片。耗资600万美元,事情到此并未了结,加拿大诉诸国际法庭,苏联败诉,像加拿大赔款300万美元。

时隔十年,又有一颗卫星坠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安,这颗苏联海洋核动力侦察卫星,于1988年10月底坠落地球。卫星上装有大功率的雷达,用于探测全球的水面船只及核潜艇活动。按原设计,当该卫星燃料耗尽时,由地面发出指令,将其一分为三,在重返大气层时,因热力摩擦而烧毁器和反应堆即可推送至800km以上的轨道。用自毁装置将其炸毁,但是这颗卫星的上述两个功能都有损坏,完全失去控制。苏联宣布,这颗卫星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尤其是它的核反应堆已无法按既定程序与卫星主体分离,很可能造成整体坠落事故,各国对此惊恐万分,纷纷采取应急措施。英国国防部采取一切手段,严密监视跟踪卫星,美国航天局昼夜24小时。监视该卫星的运行,法国专门设置了总统直接领导的机构。一旦该卫星落入法国领土就立即行动,50架直升机随时待命。更令人担忧的是卫星具体掉在何处?只有在其绕地球最后几圈时才能确定,人们只能提心吊胆的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幸而该卫星在印度洋上空烧毁,核动力装置业,升入720公里的轨道继续运行。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石冀青 2017-11-08 22:40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科普类文章。首先在大框架上分为由来,危害和处理三个部分,较为系统性地从各个角度带读者了解了太空垃圾这一问题。 另外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文中对于数据和事实案例的较多使用。毋庸置疑科普是需要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双管齐下的,两者缺一不可,缺少数据便会流于表面。本文没有落入“通篇高大上原理铺叙”的科普写作窠臼,反应了作者的严谨性。而文章中诸如“最危险的服装用品”一类事例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颇有乐趣。

匿名 2017-11-07 21:19

文章总体思路比较清楚,语言简单明了。但在内容上错字频出,缺少标点。另外在第一、二段甚至出现同一个例子,在各国的应对措施方面,句式明显不符,怀疑是直接从资料上贴的。希望作者能够认真修改。

匿名 2017-10-21 21:48

本文全景扫描式介绍了太空垃圾的关键问题,选题价值较高,文章颇具趣味性,可读性强。对于空间科学的传播,本文视角独特,从一隅切入叙述全局,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传播价值。部分行文过于随意,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匿名 2017-10-17 21:24

本文立意清晰,科学性较强,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让读者体会到太空垃圾对人类乃至地球的存在巨大威胁;又通过严谨的文字表达体现内容的准确性,科普性较强,但内容之间连接性较差,在某些地方存在写作的格式错误,需加以改进。文章在科学性上做到了真实、准确,文章写作手法较为普通,但仍不失为一篇不错的科普小文章。

匿名 2017-10-12 21:30

本文行文条理清晰明确,从太空垃圾的起因、危害和处理方案3个方面进行介绍,大量引用现实经典案例却不显得繁杂,文理清晰严谨又不乏趣闻,在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讲解课,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7-10-03 15:54

文章主要围绕着太空垃圾展开,先讲述了太空垃圾的由来,又讲述了太空垃圾的危害,最后说明了如何处理太空垃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影响到做法逐步推进,层次分明。在写作方法上,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真实数据来说明太空垃圾到底有多大的危害,生动形象;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通俗易懂。本文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目录(共3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