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

55
3645
1
先看评语
· 把庄周晓梦迷蝴蝶融入了量子物理学,非常有创意。本篇科幻文貌似重点在于写情而忽略了科幻。不过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流畅的。 · 虽然科学部分叙述生硬,但科幻的梗还是比较新颖。现实部分过于冗长琐碎,影响了主题的深入和人物塑造。不过瑕不掩瑜,整体来说仍是不错的作品。选材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 文从字顺,起伏得当,是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且谙熟叙事策略,冲突、转折都被合理地安排并打磨,很多技术性阐释也顺畅地融入了故事之中。通篇读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何为中国科幻的中国性?”此外,那些家国之志与生活细节的穿插读来也让人思考颇多。纠缠态在作者笔下不仅仅再是一个设定,而是通过文字与思想升华成了对生与死、科学与玄学、“大家”与“小家”、庄周梦蝶与飞蛾扑火等社会现象的探讨,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作者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 文章有一种娓娓叙来的从容不迫,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叙述功底很深。小说的情节冲突较为平淡,同时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女主角的生活,往好的方向说,这是有生活气息,往坏的方向说,这模糊了主要矛盾。另外,量子力学在作者的笔下,也许真的像是一种玄学吧。 · 这篇作品各方面都不错,但最大亮点在于其思想性。科学一直在牺牲中前进,科学共同体也能接受这种牺牲,但是公众未必能认可。多年来僵化的科普工作把科学神化,万能化。大众舆论会把科学探索中的任何牺牲都看成失职、浪费、违规。本篇深入讨论了这个矛盾,作者不一定给出正确答案,能把这个问题摆出来就是突破。

“别拍手了,你一拍手他就踢我肚子”,许晴说着,圆圆的腹部鼓起一个小包。梁卫国轻拍两下,小包又下去了。

“你说我跟宝宝之间会不会存在量子纠缠”,梁卫国打趣道。

“把你们能的”,许晴把梁卫国拉到床边坐下:“你上天了,宝宝是不也得跟你上天?”

梁卫国轻抚许晴的小腹:“我上天了,咱们宝宝就得入地。”

“你才入地呢”,许晴白了梁卫国一眼,又将身子轻靠过去。

“一般的,一对纠缠量子的自旋方向总是相反的,对于宏观的物体,处于纠缠态的性质也完全相反。所以如果我和宝宝的运动方向纠缠的话,就只好一个上天一个入地了。”

许晴噘嘴道:“别忽悠我了。要真按你说的那样,等你任务回来就下矿挖煤去吧,让咱们宝宝做航天员。”

“挖煤就算了,我跟宝宝应该不会存在纠缠关系的”,梁卫国笑笑。

“看不起矿工啊?”

“怎么会,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就像庄子讲的那样,万物都是一样的。”

“你读《齐物论》了呀”,许晴问。

“你推荐的书,当然要抽空看啦。”

许晴嘴角一扬:“也不知道你这个理科生能看懂多少。”

“理科生怎么了,又不是只有你们哲学系出来的才懂哲学”,梁卫国说:“而且既然万物都一样,学理与学文又有什么差别?”

“庄子为了给世人讲道,反而背离了道。他在文章里胡说,你就跟着瞎看”,许晴笑道。

梁卫国问:“你推荐我看的,你怎么又说他胡说?”

“你肯定没认真读,说他胡说的可是庄子本人呀。”

“好吧”,梁卫国躺下伸个懒腰:“我每天那么多训练,能抽空看就不错了。”

许晴也慢慢躺下:“我是觉得,庄周梦蝶的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这故事太熟悉了,梦蝶号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梁卫国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周。醒来后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疑惑,想不通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对,就是这个故事。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差别的,这就是物化。”

“物化这个词我不太理解,我只觉得庄周与蝴蝶是同一对象的不同表现,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

“这不是挺理解的吗”,许晴说。

“是吗?也可能是庄周与蝴蝶处在量子叠加态,他既是庄周又是蝴蝶。当他进行自我观察,叠加态便坍缩为其中一种状态。在现实的宇宙坍缩成庄周,在梦的宇宙却坍缩成蝴蝶。”

“这就是梦蝶号上将要做的实验?”

“类似吧”,梁卫国说:“不过具体内容还在保密阶段,明天才能公布。”

许晴装作不高兴的样子:“就知道保密,连你老婆都不告诉。”

梁卫国轻吻许晴,认真地说:“我可是向国家宣过誓的,如果可以,我早就跟你讲了!”

“知道了,你不说我也知道”,许晴侧过身来,往梁卫国怀里钻了钻:“我不求别的,只求孩子出生后,你能多陪陪我们。”

作为一个丈夫,梁卫国留在许晴身边的天数还没有结婚前多。邻里最近看见梁卫国的一次,还是他们结婚的那天。婚礼是简单了些,但也办得有模有样。亲友不多,就把街坊邻居都请到四合院里一起热闹。许晴自幼没了父母,身体又薄弱,刚过上学的年龄,唯一的亲人也离她而去。得知这些,梁卫国的母亲对她格外照顾,视如己出。梁卫国的父亲从来都不在家,梁卫国也从不提起。直到一天,妈妈从八宝山回来,许晴才知道,梁爸爸是维和军人,已经牺牲多年。梁卫国记事以后,只见过自己父亲几面,这是他心里永远过不去的坎。其父其子,梁卫国的职业和父亲一样,都不能在家久留。平日里,不大的院子里空空落落,只有婆媳两人。谁能想到,刚盼来个小生命不久,梁母便陪他父亲去了。

想起这些,许晴难免神伤。梁卫国则想尽办法,把许晴哄得开心。一是为了肚里的孩子,二也是夫妻俩聚少离多,能开心就不提伤心的事情。相聚的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许晴多想留梁卫国一起吃个午饭,然而航天人的时间怎能马虎?两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多出一分一秒都不行。走廊尽头,梁卫国向许晴行了一个军礼,许晴使劲挤出一个微笑。面对妻子的笑容,梁卫国还是耽搁了一秒。送君千里终有别,许晴若是再跟两步,怕是半个微笑都挤不出了。背影变得模糊,也不知梁卫国有没有回头再看一眼。等许晴下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只能在宾馆的电视里了。

“十年探梦,载梦起航!”第二天,梦蝶号的新闻铺天盖地,十个推送消息里九个半都是它。半个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借梦蝶号标题骗点击的。

“刚才吴老带我们回顾完近五十年的航天历程,我国的航天技术真是突飞猛进,让国人无比骄傲。那么高指导,能向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探梦计划吗?”打开电视,立马就是探梦特别节目。

“探梦计划,是我们国家第四个十年航天计划。其前瞻性、创造性、突破性,都属世界罕见。用理论指导引领实践,让实践升华成新的理论成果。探梦,探的不仅是国家梦,更是世界梦。打开宇宙的大门,量子物理就是钥匙。探梦计划就是要摸清这把钥匙,打开束缚人类的枷锁。”

高指导左边的吴老起身离开。主播打断高志杰:“时间关系,您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下梦蝶号。”

“梦蝶号,将要完成的是,我们探梦三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活体量子实验……”

“好,谢谢高指导。下面进入一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继续说梦话蝶。”

“十年探梦,载梦起航!五十年来,我国牢抓三创,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发展高新技术……”

关掉电视,许晴稍作打扮,便出门去吃早餐。三个香酥火烧上桌,呼呼冒着热气。许晴天生怕烫,只好先舀起一勺豆浆,吹了又吹。

“知道吗,据说吴东升节目录了一半就走了。”人们都在谈论早晨的新闻。

“那个倔老头子,自己不行了,还看不得年轻人好。”

“你俩不知道别瞎说,吴老原先负责的项目还是很厉害的。不过因为探梦计划,原本要给他的科研经费拨给了高志杰的项目。你们说,吴老能高兴吗?”

“你这哪来的小道消息?”

“不信你们自己查,百科里面。反正这类情况,无非就是谁动了谁的利益。”

两人拿出手机。“有是有,怎么点不开呀?”

刚吃下一个火烧,门口的汽车喇叭就响个不停。一辆救护车跟着一辆消防车,恰好堵在这里,搅得许晴心烦意乱。有人打听了打听,说是谁家着了火,几栋楼的人都跑出来了。

好不容易清静下来,一名女子坐到许晴对面:“你好,你是许夫人吧?”

许晴抬起头来:“你是?”

“我叫朱叶,我们领导派我过来陪陪你。叫我小叶就行。”女孩比许晴年轻很多,说话的样子充满朝气。

“哦!我家老梁跟我提起过你,这批实习生里唯一留下来的女性。”许晴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朱叶扬起嘴角:“不在旅店餐厅,就只能是这儿了。整条街就这一家早餐店。”

“是吗?”许晴微笑回应:“你吃什么吗?”

“我吃过了,你慢慢吃”,朱叶要了杯白开水,顺便把许晴的账付清。

许晴一副难为情的样子,喝下最后一口豆浆:“先说好,午饭我来付。”

“没事,回去都给报销的”,朱叶说。

回到旅店,许晴又补了补妆。朱叶在许晴对门住下,方便随时照顾许晴。一起吃过午饭,朱叶陪许晴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航天员出征。航天城里人声鼎沸,若不是怀着身孕,许晴真想立马加入进去。

电视画面切换到室内,屏幕下方终于出现那行字:梦蝶号航天员出征仪式正在进行。梁卫国与于瀚身着宇航服,正襟危坐,背后展着鲜红的国旗。

“活体量子实验任务的航天员是,梁卫国,于瀚。”两名航天员依次挥手。

掌声过后,领导纷纷讲话,为航天员饯行。

外场,学生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手举红旗不断挥舞。戴红领巾的孩子则站在前排,手捧黄花。航天员出门后向人们招手示意,人群立马重新沸腾起来。两人缓步向前,走到话筒前面,行军礼,然后用洪亮的声音:“高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梦蝶号活体量子实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航天员梁卫国!航天员于瀚!”

高志杰踌躇满志,一声令下:“出发!”

“敬礼!”又是一个有力的军礼,军乐团开始奏乐。两名航天员继续向群众挥手,缓步进入车内。接下来,梦蝶号航天员将前往发射塔架。

梁卫国上车之前瞥了一眼镜头,恰好被许晴捕捉。电视画面回退,许晴用手机拍下刚才的一瞬。漫长的等待过后,航天城终于宣布点火时设定为北京时间下午5时20分13秒。

许晴借手机里的照片,向朱叶讲述她与梁卫国的过往。自从梁卫国成为预备航天员,就极少留下照片。梁卫国经常对许晴讲,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只有国家昌盛,人民才能兴安。许晴理解丈夫的工作,同时也好奇梁卫国平日的生活。朱叶向许晴介绍,航天员的很多训练都是非常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光是耐力训练一项,就足以淘汰掉半数人的竞选资格。梁卫国的耐力与心理素质,都是航天员里最好的。其实朱叶所说的这些,人们都有所耳闻,而大家不清楚的是,航天员训练的同时,其家属也在受着同等的耐力与心理考验。

已经进入倒计时十分钟准备,许晴和朱叶紧盯电视上的时钟。

“各号注意,我是0号,5分钟准备。”

高大的火箭,形似白色的蝶蛹,梦蝶号很快就要破蛹而出。13秒14毫秒,火箭准时点火发射。剧烈的震动下,梁卫国与于瀚有力的军礼展示出军人不可动摇的意志。经过程序转弯,神舟火箭如同后羿的箭矢,直冲太阳的方向飞去。即便什么也看不到,许晴仍然屏气凝神望向窗外,眼中好似闪烁着炽热的火焰,把她的内心烧得忐忑不安。抛逃逸塔,助推器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熄火,船箭分离,推进舱帆板展开,对日定位,轨道舱帆板展开。指挥长终于宣布:“梦蝶号发射成功!”

两分钟的等待,好似比过去的几年还要漫长。窗台上留下一对湿湿的掌印,许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追问下,朱叶给许晴介绍梁卫国的具体工作。轨道舱里,航天员休息片刻,也开始忙碌起来。

活体量子实验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活体量子纠缠态实验,一个是活体量子态叠加实验。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时间彼此耦合之后,尽管彼此之间相隔很长一段距离,单独搅扰其中一个粒子,另外一个粒子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种关联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制备这种纠缠粒子,必须避免一切外部的扰动,所以在太空中进行比地面上更加方便。比起粒子对的纠缠,宏观物体间的纠缠则困难得多,想要实现活体量子纠缠更是难上加难。探梦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实现物体间纠缠以及纠缠态传递,这为计划的第二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志杰团队的方案是,利用纠缠振子对进行干涉,将纠缠关系传递至两个活体。对于活体的选择极为苛刻,需要这种生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太空环境中很好的生存。曾经有科研团队提出用病毒来实验,但病毒并未被公认为生物。有人提出制备纠缠细菌,但细菌的状态难以被观察,很快便被否决。最终,他们想到一种稍大一些的生物——水熊虫。

水熊虫几乎是所有生物里生命力最顽强的,不怕干燥,不怕低温,不怕缺氧,甚至充分暴露在宇宙辐射里仍能安然无恙。虽然非常细小,但比病毒和细菌大得多,显微镜下,它们的状态很容易被观察到。不过实验要求水熊虫内几乎每一个粒子都处于纠缠态,即便长度不超过1毫米,对于纠缠实验来说,它也是庞然大物。

不过,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科学家踏向真理的脚步。既然成虫难以操作,那就从虫卵开始。水熊虫虫卵细胞极少,体积又小,刚好满足纠缠实验的条件。理论上,一对处于纠缠态的虫卵,孵化为成虫后仍是纠缠的,如此,便制出一对方便观察的纠缠成虫。

许晴听得云里雾里,却又被自己丈夫的工作内容完全吸引,非要搞明白不可。死缠烂打下,朱叶只好换一种方法讲解:“比如说一对蝴蝶的幼虫,从孵化以来就青梅竹马。久而久之,一只幼虫在想什么,另一只立马就能知道,就像有了心灵感应一样。”

“心灵感应,原来现代物理研究的是玄学”,许晴说。

“不是玄学,是科学!我只是打个比方。”朱叶继续说道:“两只心灵感应的幼虫就是一对量子纠缠生物,当它们化蝶变为成虫,这种心灵感应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它们是一对纠缠蝴蝶。”

许晴的眼里满是憧憬,不禁赞道:“好浪漫,两只蝴蝶缠缠绵绵,互相还知道对方的心意。”

“其实也不是那么美好啦”,朱叶轻叹。“纠缠量子对的自旋方向相反。也就是说,两只蝴蝶的行为可能完全相反。如果一只蝴蝶落在花上,那另一只就得一直飞着。要是花上的蝴蝶起飞,另一只就不得不立马收起翅膀。”

“好可怜呀。”

“都说是打比方啦”,朱叶笑笑:“其实也可能是一只蝴蝶往左飞,另一只往右飞。”

许晴松口气说:“这样还行,反正地球是圆的,只要它们一直飞下去,最终总会在一起。”

“反正不管怎样,它们是心意相通的,始终处于纠缠的状态。”

“我想起以前和老梁生气的时候,他想尽办法来哄我。等我气消了,他又不高兴了,还得我反过来哄他。我俩就这么一来二去,别扭了好久。”许晴脸上的幸福,有一种刚刚恋爱时的味道:“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对方,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别着那个劲儿。现在想想,还挺甜蜜的。”

“真羡慕你们”,朱叶说:“我们队里好几个女生都还没对象呢。”

“你也没有?”许晴问完,朱叶撇撇嘴角,点了点头。“咱们女人呐,一定要学会打扮自己。你看你,一定很少化妆吧?”

朱叶表示,平时训练不断,一年里没几次化妆的机会。“我来教你吧”,许晴说完,拿出她的小化妆包。没几下,朱叶便成了出水芙蓉。

女孩时间就是这么愉快,两个人越聊越投机,就连吃饭的时候,声带也一刻都不能闲。许晴与梁卫国的情史让朱叶彻底入迷,朱叶对男女之情的懵懂也让许晴有了种重回年轻的错觉。

“给我讲讲你们最难忘的经历吧”,朱叶求道。

许晴望向窗外:“记得那晚下了一夜的雨,直到中午才渐渐停下来……”

刚吃过午饭,梁卫国便拉着许晴上了地铁,说是要带她去个好地方。下车之后,又步行许久,原来是科技馆。梁卫国立马兴奋起来,许晴却没了精神。

“还以为是什么好地方呢!”

“当然是好地方,进来你就知道了”,梁卫国说着,牵住许晴的手,拉她一起进去。

也许是下雨的缘故,馆内的游客屈指可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航空航天展区,各式各样的火箭和卫星模型应有尽有。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真正的航天员!”梁卫国憧憬道。

“会的”,许晴挽住梁卫国的胳膊:“你看那个火箭里的宇航员,空间那么狭小,一直待在里面不憋屈吗?”

梁卫国笑道:“那只是个模型,比例不正确的。”

没等许晴再问,梁卫国就拉她进到一间黑屋里。

“带我到这里做什么?”

“等我把灯打开”,梁卫国说着,按下墙边的开关。

“哇!这是星空吗?”许晴仰头惊叹。

弧顶上,群星闪耀,偶尔划过几颗钻石,拖着长长的尾巴。梁卫国给许晴指出天鹰座和天琴座,那是牛郎和织女的星座。今天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情侣们成双结对,挤满了电影院和游乐场。但谁说科技馆不如别处浪漫呢?银河下的两人牵着、依着,仿佛聚成一颗温暖的星。许晴许下心愿,希望相爱的人们都能长相厮守,即便相隔千里,也终能鹊桥相会。

出了穹顶屋,两人穿梭在各种展品之间。一遇到有趣的,许晴就停下来,梁卫国则绘声绘色地讲解。从全息影像蝴蝶,到杂技机器人,无不让人惊叹科技的神奇。梁卫国看了看表,把许晴带到一个金属盒子前。

“这个实验设计于1935年”,梁卫国说:“密闭的盒中封有放射性物质,一旦这些物质衰变,就会触发机关释放毒药,将盒里的猫毒死。衰变是无法预测的,只要盒子没有被打开,里面的猫就永远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

“这让我想起二战时期的毒气室。”

“就是那个年代,有人打开了盒子,然后竭力将盒子连同里面的罪证一起销毁。”

“潘多拉的盒子,只要打开了,就再难隐藏里面的秘密。”

“好奇害死猫,但据说猫有九条命”,说着,梁卫国将许晴的手放在盒上。

许晴问:“这个盒子里真的有猫吗?”

“不一定,也许是装着希望呢。”

许晴打开盒子,里面根本没有猫,而是躺着一个亮银色圆环。

“晴,现在是咱们相识的第一万个小时。希望未来的一万年里,咱们能够一直在一起。”梁卫国举着戒指,跪在许晴面前:“嫁给我,好吗?”

“快起来,哪有双膝跪地的!”

梁卫国认真地重复道:“嫁给我,好吗?”

许晴一时间哭笑不得,也跪在地上,左手的无名指上多了颗闪亮的星。

“乖,不哭”,梁卫国轻拭许晴的眼角:“再哭,我可要吻你了!”

许晴破涕为笑,一缕阳光穿破乌云与天窗,恰好洒在两人的身上。

“你看,你一笑天都晴了。”

许晴倚到梁卫国怀里,脸上又下起温热的雨。梁卫国拨开胸口的长发,印上许晴的唇。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7 18:24

把庄周晓梦迷蝴蝶融入了量子物理学,非常有创意。本篇科幻文貌似重点在于写情而忽略了科幻。不过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流畅的。

匿名 2018-01-18 14:47

虽然科学部分叙述生硬,但科幻的梗还是比较新颖。现实部分过于冗长琐碎,影响了主题的深入和人物塑造。不过瑕不掩瑜,整体来说仍是不错的作品。选材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匿名 2018-01-17 18:20

文从字顺,起伏得当,是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且谙熟叙事策略,冲突、转折都被合理地安排并打磨,很多技术性阐释也顺畅地融入了故事之中。通篇读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何为中国科幻的中国性?”此外,那些家国之志与生活细节的穿插读来也让人思考颇多。纠缠态在作者笔下不仅仅再是一个设定,而是通过文字与思想升华成了对生与死、科学与玄学、“大家”与“小家”、庄周梦蝶与飞蛾扑火等社会现象的探讨,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作者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匿名 2018-01-15 20:38

文章有一种娓娓叙来的从容不迫,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叙述功底很深。小说的情节冲突较为平淡,同时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女主角的生活,往好的方向说,这是有生活气息,往坏的方向说,这模糊了主要矛盾。另外,量子力学在作者的笔下,也许真的像是一种玄学吧。

匿名 2018-01-11 08:55

这篇作品各方面都不错,但最大亮点在于其思想性。科学一直在牺牲中前进,科学共同体也能接受这种牺牲,但是公众未必能认可。多年来僵化的科普工作把科学神化,万能化。大众舆论会把科学探索中的任何牺牲都看成失职、浪费、违规。本篇深入讨论了这个矛盾,作者不一定给出正确答案,能把这个问题摆出来就是突破。

匿名 2018-01-09 19:17

量子叠加状态有时就像是庄周与梦蝶一样,不知道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用人来做一次薛定谔猫的实验,是个不错的点子。小说里关于男女主角的感情描写也颇为细腻动人。开放式结尾容易带来一种读者得不到满足的感觉。

目录(共4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