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挣扎》

第五章 星际考古学课

5
2745
1

优耐特库早早地来到了教室,选了一个视野最好的座位,听着等待着杰弗森卡里教授的星际考古学课。可别因此误会以为优耐特库是个认真的好学生,事实上他除了星际考古学课之外的所有课都面临着重修的风险,而他对这门课这么感兴趣也不过是因为他想给自己的架空星际小说寻找素材而已。为了营造出考古学课的气氛,课堂采用了传统的二维板书加教授讲解的形式,教授和学生们都实体到教室上课,而非传输自己的全息投影替身。

“星球上资源和能量枯竭,这是导致智慧生物灭绝的第二个可能原因,我们进行星际考古以来发现文明的衰亡大多因为这个因素。比如说早期找到的M787星云中的P-201,最新发现的旋盘系的LD8943……”杰弗森卡里教授娓娓道来。

“杰弗森卡里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优耐特库按捺不住地提问,“到底是怎样的浪费才会使他们耗尽整个恒星的能量?”杰弗森卡里教授对优耐特库的提问习以为常,耐心地向他解释着:“有些智慧生物可能还来不及发展到建造出环恒星球的水平就灭绝了,我们星也不过是一百多年前才举全球之力勉强建好一个戴森球而已。”

“那他们在资源枯竭之前为什么不迁徙到另一个星球上去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事实上研究表明很多星球最后都这么做以求保存文明的火种,所以现在星际考古学界就对定义一个文明是否灭绝起了争议,到底是本星上全部灭绝了就算还是要探测出他们迁徙到其他星球的同类也全部灭绝了才算呢?但是第二种的话并不好界定,毕竟我们很难追寻到他们几亿年前的踪迹找到他们都迁徙到了哪里。”

“但我看到最近星际考古学界有个新闻说是找到了LD8943驶出的其中一支舰队到达的目的地。”关心时事的蓝蓟维宏插话道。

这个新闻优耐特库也有印象,但让他印象更深的是另一个不知道真伪的小报导,据称舰队的终点是一个荒凉的满是陨石坑的小卫星,而传回来的其中一个陨石坑的全息图的一个小角落的放大图中,能模糊地看到有两个紧紧贴在一起的金属方盒,其中一个方盒外伸出了两根长长的机械手臂缠绕住了另一个方盒,这个姿势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流行的表达情感的“拥抱”,但是当探测人员试图将这两个方盒分开时,方盒却迅速解体变为了一堆碎屑。优耐特库当时便由此构思出了一个“闻者为悲伤”的故事,并将这一段改头换面作为这部《浪漫之都的教堂》的结尾。

“你是说靠近旋盘系边缘的旋臂上的NM500吗?其实这个结果并没有被公认,毕竟他们只是根据NM500以及它的卫星上有一些可能来自于LD8943上的化合物,再加上NM500上突然出现了不太符合以往类似星球发展规律的技术爆炸,他们怀疑是有LD8943星人的协助。最终真相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毕竟经历了一场伽马射线暴之后留给我们的证据也很少了。”

“伽马射线暴是什么?”优耐特库眼睛一亮,感觉又找到了新的写作素材。

“伽马射线暴是由两个大质量恒星体合并或者巨大恒星在燃料燃烧殆尽爆炸时产生的高强度伽马射线爆发现象,他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此能量足以使行星失去大气层。如果行星正好处在被它扫过的路径之内,那颗行星上面的生命就会遭受真正的灭顶之灾。这也是我们最后要讲的导致智慧生物灭绝的第三个可能原因,一些不可预知的宇宙现象。”

“我搜索到有关伽马射线暴的资料显示,越靠近星系中央,伽马射线暴发生得越频繁,这是不是能解释之前所说的越往星系中间行进越难发现高等文明存在的痕迹这一现象呢?”庞琼乌德菲将找到的资料传输到教室前的量子点发光屏幕上让同学们都看见。

“可以这么解释,我原本打算在这节课上和你们说明上次留下来的这个悬念的,没想到你们之中已经有人自己领悟到了。”

“我们星球也有可能遭受到伽马射线暴的影响吗?”缩在角落的阿道夫帕约翰尼提问了,虽然他希望老师的回答是“杞人忧天”。

“当然有可能,这种事情还真的不好说,你永远也不知道宇宙什么时候不高兴了就把辛苦进化了几百万年科技发展了几十万年的文明瞬间歼灭了呢。”

“那我们不能把已经到末年的恒星围住不让它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泄露出来,或者直接用能阻挡住伽马射线的巨大材料包裹住我们的星球防止它收到影响?”皮乌拉卡问道。

“据我所知,目前我们拿伽马射线暴毫无办法,星际工程系或许有教授在研究这个问题。但其实我们也不用太担心,目前的数据统计表明伽马射线暴袭击有生命星球的概率约为千万分之一。”

“杰弗森卡里教授,既然宇宙文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衰亡,像LD8943那样进行星际穿越到达另一个星球,仍摆脱不了遭受伽马射线暴而灭族的命运,这难道不是临死前的无谓的挣扎吗?”艾丝丽安问。

杰弗森卡里教授回答:“他们毕竟还挣扎过,有些事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再深入下去,不管暗物质和暗能量大于临界值宇宙膨胀后缩回奇点,还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小于临界值宇宙无限膨胀下去,所有的生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他们所存在过的痕迹也会被时光抹去,那么我们如此苦心孤诣地发展科技,改造基因,创作艺术,挖掘历史的意义何在呢?这个问题或许你的哲学系导师会有更好的答案。但就我个人的看法,‘既来之,则安之。’在伽马射线暴或宇宙末日来临之前,好好享受每一天吧!”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13 10:35

太多的对话影响了本篇的可读性。在科幻小说里,只有人机互动,语言学等极少几类题材可以用对话为主,而且对话时还要饱含机锋,矛盾丛生。本篇题材并不需要大量对话才能表述,很多对话中的内容可以提出来,换成第三人称描述。并且对话风格也显得平铺直叙,缺乏趣味。

匿名 2018-01-12 18:35

通过对话来推进情节发展,算是一个特点,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对话累赘的问题,不够精练,失去力度。这个作品里的点子是不错的,让外星人的精神体寄住在猫(大橘)的身上,让猫“开口说话”,很有趣。

匿名 2018-01-08 18:48

这种对话体小说缺少矛盾点,也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以说,全部的内容都在对话之中了。一些点子虽然有趣,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点子和小说情节有机结合,否则就像一二三四罗列想法,作为头脑风暴没问题,当作小说看就乏味。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

目录(共5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