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月球双人游”的“我”带着室友去月球后发现了附在橘猫脑中的从外星迁徙到月球的文明,无意中被苏子慕利用促进其星球开始利用“忒休斯之船”计划迁入地球,最终地球和月球却难逃被伽马射线暴扫过而生命全部灭绝的命运。
伪植物人,伪缸中之脑,忒休斯之船,星际航行,与高等文明交流合作
“我”和室友(起名废就不起名字了):略懂经典力学的铲屎官
苏子慕:有点小纠结的哲学家,和法乌恩霍夫一起想出“忒休斯之船”计划
凌珊祎(031):因车祸成为伪植物人,康复后在月球上的移民外星人的协助下负责在地球上建造可控核聚变装置
法乌恩霍夫:物理学大佬,不主张用暴力解决问题
尔诗酒(29):宇航员
“我”和室友的月球之旅。
通过月球上两个长者的对话对第一章进行一些设定的修改和填坑。
因车祸几乎变成植物人的女主角在高等文明的帮助下重获健康。
女主角和男主角在月球重逢。
星际考古学课上同学们和教授的激烈讨论。
这种对话体小说缺少矛盾点,也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以说,全部的内容都在对话之中了。一些点子虽然有趣,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点子和小说情节有机结合,否则就像一二三四罗列想法,作为头脑风暴没问题,当作小说看就乏味。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
通过对话来推进情节发展,算是一个特点,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对话累赘的问题,不够精练,失去力度。这个作品里的点子是不错的,让外星人的精神体寄住在猫(大橘)的身上,让猫“开口说话”,很有趣。
太多的对话影响了本篇的可读性。在科幻小说里,只有人机互动,语言学等极少几类题材可以用对话为主,而且对话时还要饱含机锋,矛盾丛生。本篇题材并不需要大量对话才能表述,很多对话中的内容可以提出来,换成第三人称描述。并且对话风格也显得平铺直叙,缺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