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挣扎》

忒修斯之船(下)

5
2745
1

我拖着老旧的身躯,缓缓行驶在环形山的坑底,此处比几十年前冷清了不少。能去地球的大都抓住机会趁着一股移民热潮移居到了地球,剩下来的一些或许是实在没什么突出技能,或许是太过衰老而没有再去的必要,又或者,像我一样被骗着渐渐把自己的大脑和里斯皮尔德星人的大脑互换位置再被送回月球的愚蠢的地球人。到月球后,刚意识到自己的大脑被换了位置,现在只是浸在全能培养液中苟延残喘时,我曾自暴自弃,有过不再出坑晒太阳等着能量耗光慢慢死去的想法。然而无所事事地等待的过程最为煎熬,我在弥留之际又想起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还是启动了行进功能去了附近的紧急充电站补充能量。其实我这副机械身躯还算结实,全能培养液的配置也十分巧妙,我说不定能在这个硅基躯壳中比在原来的肉体中生活得更久。

头一次不用为吃穿烦恼,如何消磨着脑死亡前的大把时光成了一个烦恼。我开始在坑底四处瞎逛,有时候能捡到一些类似于地球上噬菌体状的东西,当然没有真正的噬菌体那么小,大概和婴儿的小拇指那么大。我琢磨了半天才发现它是一些被遗弃的数据储存器,无聊到一定境界的我也会看着里面的原始人日常生活,就像看着一部没有解说的原始人的纪录片。我偶尔会碰到一些和我一样的方盒移动着,观察得多了,我逐渐发现,如果方盒上有编号,说明这里面装着的是地球人脑,而编号则代表着他进入这个机械身躯的日期。随着有编号的方盒越来越多,从地球往返月球的飞船越来越少,他们开始聚在一起用电磁波交流商讨着回地球的方法,我曾经加入过这个名为“返乡”的团体一段时间。最初的计划是向地球发射信号说明我们的处境,然而每个信号一发出就石沉大海;也曾偷偷伪装进入回地球的飞船,但一定会在安检时被揪出来扔回月球;也尝试过跟着他们进入里斯皮尔德星遗留在月球上的数据库,数据库并没有加密,利用机械身躯中携带的量子计算机中储存的外星语可以很轻松的将它们翻译成地球中的某门语言,但是其中记录的东西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就像给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看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过程。我感觉回地球无望,也没有他们那般对自己被骗而义愤填膺,所以很快便退出了那个团体开始离群索居。

其实我一向很乐观,就如现在这般绝望的情况下,我依然能没心没肺地活着。我小时候就曾幻想过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会是什么样,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地球上的我活得不甚精彩,父母都在我换脑之前就已经去世,也因为两人工作都太忙无心关注家庭而离婚,即便在地球,我也是孑然一身。 月球上没有俗事缠身,我终于有了将自己脑中所想转换成文字储存起来的闲暇时间,尽管我知道这些文字注定是没有读者的,因为已经没有飞船在地月之间往返了。里斯皮尔德星人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地球上吗?地球上还有真正的地球脑吗?那些拥有更高级智慧的外星人们已经将地球完全掌握了吗?我不知道。甚至对自己的身份起了怀疑,逐步被换脑在这个机械身躯里的是我,还是逐步将自己大脑转移到地球身躯的算我呢?逐渐被里斯皮尔德大脑替换的现在的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是原来的地球人,还是这里的无辜者是原来的地球人呢?一旦陷入忒休斯之船的悖论之中,我的附配的量子计算机就会烧得暂时死机,机械身躯的电源也会显示着电量不足。这时候若是白天的话我就会乘坐里斯皮尔德星人还来不及拆掉的电梯上月面晒晒太阳,充电站虽然能在很短时间内充满电,但反正我的时间多的是,也不怕月面上的高温将我的机械外壳融化,我还是更享受晒太阳的过程,这是唯一一件让我感觉和地球相似的地方了。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时间,我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在月球上消磨了十几年。期间自学并维修了一下底座,换了一双更灵巧的机械手臂,这双手臂是我从一个新的机械身躯中拆下来的,虽然这个身躯看上去比较新,应该算是最后几批到月球的,然而我自带的生命监测系统已经检测不到里面的脑电波信号了,可能是和我最初一样受不了刺激而自杀的,这样的机械身躯仔细找也能找到一些,为此我在月球上开始了拾荒以囤积备用零件。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我搜索到了坑底的一个小角落,里面有几点闪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光是从倒着的一个看上去年代感满满的小方盒上发出的,方盒上刻着20340819的编号,果然是个老古董了。生命探测系统已经搜索不到里面的任何信息了,但是机械身躯却仍接上了充电站,似乎要维持着微弱的三色闪光。看多了放弃生命的新躯壳,这个想拼命维持生命的破旧小方盒倒让我十分感兴趣。反正我也闲的慌,就试图用摩斯密码翻译闪光。计算机马上做出了反应,以三色分别代替点、短线和空格破译出来了三种不同的排列,其中一种却是我再熟悉不过的“.. - -  -  - . .. - -  -  - - ... -  . -  -  (292031)”。

我突然想到,2034年8月19日,是我出车祸的日子。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13 10:35

太多的对话影响了本篇的可读性。在科幻小说里,只有人机互动,语言学等极少几类题材可以用对话为主,而且对话时还要饱含机锋,矛盾丛生。本篇题材并不需要大量对话才能表述,很多对话中的内容可以提出来,换成第三人称描述。并且对话风格也显得平铺直叙,缺乏趣味。

匿名 2018-01-12 18:35

通过对话来推进情节发展,算是一个特点,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对话累赘的问题,不够精练,失去力度。这个作品里的点子是不错的,让外星人的精神体寄住在猫(大橘)的身上,让猫“开口说话”,很有趣。

匿名 2018-01-08 18:48

这种对话体小说缺少矛盾点,也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以说,全部的内容都在对话之中了。一些点子虽然有趣,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点子和小说情节有机结合,否则就像一二三四罗列想法,作为头脑风暴没问题,当作小说看就乏味。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

目录(共5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