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人与神》

成果初现

6
3150
1

数米厚的铁门无声地打开,阚毕昇紧跟在杜弗与丹尼尔的后面,略带紧张。刚进铁门,暖风就将隧道的阴冷一驱而散,出乎阚毕昇的预料,门口只有一个面色红润的法国人来迎接他们。

“傻驴(Salut,法语,你好),胡弗。”法国人笑嘻嘻地和胡弗做贴面礼。阚毕昇拼命咬住嘴唇不让自己笑出来。

“说英语,安东尼..奥尔良。”胡弗用英语回复他。

“恁不是会说法语吗。”德.奥尔良有些不大乐意,他英语口音很重。

“这位客人,来自中国著名大学的阚毕昇教授听不懂法语。”胡弗手掌朝向阚毕昇。

“恁好,我是西区site主任德·奥尔良。”德.奥尔良伸出宽厚的手掌。

阚毕昇暗松一口气,和奥尔良握手。

“顺便说句,恁不懂法语真是太可惜了,法语是世界上最优雅最浪漫的语言。”奥尔良遗憾地说,“不过俺可以教恁。”

“谢谢,以后有时间一定学。”阚毕昇客套地说。

“暂时将阚毕昇在任务中的权限提升到和我一级,由他主导这个项目的科研。”胡弗和奥尔良很熟,直奔正题。

“恁们美果仁真是一点也不懂浪漫,”奥尔良抱怨,“居然先不问问乌托邦工程。”

“乌托邦工程是西区的另外一个项目,”胡弗向阚毕昇用中文解释,“有空你也可以去看看,正如字面意思。”

威廉在一旁给奥尔良做同声翻译。

 

阚毕昇已经做过一次传输,这次更加轻车熟路,周围的同事客气而生疏,但都听阚毕昇的指挥,胡弗给了他权限,因此他能查阅他同事的资料——他们任谁都比自己发表的论文多。至于生活环境,阚毕昇只能说比五星宾馆都舒适。通讯非常迅速地建立起来。

现在他们——奥尔良、阚毕昇与胡弗同聚一堂,阚毕昇对非科研方面了解不多,但他现在知道了“权限”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只有奥尔良来迎接他们的原因是其他人“权限”不够和杜弗见面。
“这他妈是啥?”一直很翩翩君子的奥尔良罕见地爆了句粗口,这也不怪他,,未来通讯传输的代码很短,信息量不到1M他们研究了好久,却除了开头信息啥都看不懂。

将此段信息输入2¹ºº以上光量子子计算:&(*……&¥……%#%&*&……”

“西区有满足条件的计算机,是另外一个项目的。”奥尔良说,“不过那个项目不归咱们管。”
“即使归你们管,”阚毕昇尖锐地说,“也不能轻易地把它放进去,万一它是一个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呢?”
“因此咱们要彻底获得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权,首先是因为咱们不知道何时它才能得出结果,其次,咱们要对他进行物理层面的隔离并能随时拉闸。”胡弗无视掉阚毕昇口里的“你们”。
“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认为未来与量子计算机配套的是量子式程序,这和今天的步进式程序截然不同。”奥尔良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先摸清这个程序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向全世界政府公布这个程序一起研究。”阚毕昇建议,虽然他清楚胡弗决定不会采纳这个建议。
“算了吧,与其相信政府,不如相信自己。”胡弗笑吟吟地看着奥尔良,“如果需要时间,那我们就等吧,按照西区的传统,一般这时候应该干什么?”
奥尔良露出会心的笑容,“一般会放假。”
胡弗打了个响指,“那就散会吧。”
当奥尔良宣布放假的消息后,整个科研室的人都沸腾起来,从前生疏的气氛一扫而空,整个科研室的人都在互相亲吻脸颊,阚毕昇还没来得及脸红,就被离他最近俄罗斯大块头,芬兰美女狠狠地亲了好几口。臊动过后,阚毕昇脸上已经满是口红印,他逮到比他好了整整一头的俄罗斯壮汉,“为什么大家会如此激动?”
俄罗斯壮汉操着一口东北腔的英语:“乌托邦,因为乌托邦啊,你从来没去过不知道,相信我,等你也去了你就知道原因了。”
手机震动打断了阚毕昇的追问,他有些意外,很少有人联系他。
“阚毕昇,我是胡弗,我把去乌托邦的注意事项发给你了,我和奥尔良就不去了,玩的愉快。”没等阚毕昇有任何表示,胡弗就急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注意事项很长,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除了手机卡,什么也不能带进去。”
这些日子阚毕昇一直一直在关注中国那边,可至今都没有任何消息,没有消息也许是最好的消息,但也许,阚毕昇苦涩的想,一个默默无闻地教授的叛逃不值得任何报告吧。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6 15:41

整个小说的风格结合封面来看的话有点像是SCP文,而SCP文的要求是有趣的创作概念、合理的收容措施与清晰的叙述。前两个要求在该小说中基本上得到了体现,但是最后一个要求可能还需要作者进一步的锤炼。

匿名 2018-02-06 12:08

开篇是个不错的惊险小说设定,但是情节马上就游离于这条线索。人物们忙于“思考人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发感慨,而不是投入行动。太多的闲笔完全遮盖了主线,甚至找不到核心冲突是什么。显然作者在创作前没有设计结构,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小说中虽然有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但因为与情节无关,无法把它们看成小说的主题。

匿名 2018-01-26 20:05

小说的叙事风格可因作者而千差万别,但是作为通俗文学而言,最起码因果链条应当连贯才撑得起整个故事的发展。这篇文章以被窃取的一笔CIA巨款作为起点,引出组织特工的一系列行动。以文章近似于谍战小说的叙事轨迹,剧情本应跌宕起伏令人无法释手,但是从第二章开始,人物行事的动机、造成双方对抗的核心矛盾,乃至人物的性格都失踪在了后面漫无边际的对话里,并且故事也并不像有一个清楚的结尾,更像是一篇尚未完工的作品的一部分。

目录(共1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