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

瞒天过海的计划

7
2998
2

“如果我的朋友对你叫了我的名字,你怎么应答?”

“我会回:‘嗯?’理论上,在我学习的语法系统中,疑问句并不能构成欺骗。”

“要是他们问你的名字呢?你不能完全回避这个问题。”

“我会如实回答:‘WSC75403’然后向他们简要地介绍现状,有理由认为他们不太可能会相信——如果相信了——至少我仍是一位遵守现有法律的诚实锡皮人,问题不会太大的。说起来,你真的有朋友吗?”

“没有。”我无奈地承认。

“我就知道你没朋友,所以你说的问题就更不是问题了。”

“请别说的这么直白,”我揉起自己的太阳穴,“你可以接着讲技术细节了。”

彼时,距我们在H市的再见已经过去了数日,思考再三后,我同意了大师兄的请求。随着他一同回到了B市。眼下,大师兄正在自己家中向我熟练地展示自制的幻灯片,向我说明手术流程。这让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每月一度的组会,也又一次感受到了大师兄那种喜欢在无关紧要之处浪费才能的个性。

“这么说吧,与其说交换全身,不如说我们只换掉大脑就好,在这个场景下,生物机械接口也可以直接称作某种脑机接口。”大师兄兴致勃勃地冲我解释。

全息投影的幻灯片中正放映着一段用以辅助说明手术流程的小动画。一个长着眼睛的金属小球旁边是椭圆形的气球对话框:“我是锡皮人的电子脑!”,而另一侧的则是一个大得不成比例的皱巴巴的人类大脑:“我是人类的脑袋!”。紧接着是一行巨大的,仿佛来自于上世纪的七色艺术字——“我们交换吧!”……不客气地说,这个制作精细又诡异无比的全息动画充分地暴露了大师兄平时在课题组里的工作是多么清闲,也暴露了锡皮人的审美相比于普通人类有着多么巨大的进步空间。所幸是在我的坚持下,这些愚蠢的动画演示部分最后都被快进跳过了。

为了补偿这些跳过的内容,大师兄只好在从家门口到实验室的路上继续向我进行说明:“……总之在当前的纳米机器人技术下,神经修复和神经信号转化问题已经有了成熟解决方案。真正的技术瓶颈其实仍然是供能效率。就跟那天给你看的一样。光在我身上装一双手就要多加一个登山包的体积,麻烦的很。另一方面,如果直接给你的躯干换上机械四肢,那仅凭你的一日三餐也是供给不起它们的功耗的。到时候也免不了加上一堆电池包。所以说,比起交换四肢,还是直接交换思想中枢——也就是你的大脑与我的电子脑——直接交换它们的控制权,才是最简洁的……”

“不好意思,稍微等一等。”我有些疑虑。

让我有疑虑的并非是师兄的技术,而是我们来到的实验场所。这里并非我熟悉的B市国家重点生化实验室,而是由一辆大货车车厢改造出的手术室。我们根本没走多远,这辆货车就停在大师兄家的后院里。

不折不扣的草台班子。

“放心,你师兄我一介锡皮人,可不会做违法的事情……顶多钻钻空子。”

师兄显然也看出了我的犹豫,开始絮絮叨叨地解释自己将如何使用计算机程序全自动地完成整台手术;用于操作手术刀的六轴机器人拥有多高的操作精度;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如何保障;以及针对过程中的可能一切意外对应的各种应急预案有多么完善,等等等等。

我环顾着这间逼仄的手术室,同时还得注意头不能撞到从车顶垂下来的那盏无影灯。不过平心而论,大师兄用的机械和手术器材倒的确都是顶尖产品。

“事到如今你应该可以和我全坦白了,”我摇晃着眼前的机械臂,“这个实验其实不是老头——不是导师安排的,对吧?”

“这个嘛,不是说了我们正在放假吗?你参与的……其实是我的暑期自主研究作业。”师兄耸耸肩,“顺带一提,别老玩那台仪器,你现在摆弄它,而它等会可是要摆弄你的大脑。

我连忙放下手:“这也行?我也是服了你了。”

听大师兄解释,这次他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直接从导师那哄来了为期一个多月的B级自由研究权限。这基本意味着从研究选题到进行过程都能自己说了算。当然,原则上,监护人对于锡皮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知情权,但是大师兄和导师约定的暑期自主研究成果汇报被安排在了假期结束,开学后。

到那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再确认一次,你准备租用我这具锡皮人身体三十天,因此在这三十天之内,我将代管你的身体,保证其正常功能与活性不因运动匮乏而受损。而我将帮助维护你的身体,没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只要你别忘了我的那个要求。三十天真的够吗?”

“那个?哦,你说的是……”

“不要说出来,我不想听到!”

“你这人怎么这么矫情,明明是你主动要求的……实话说,原先我设想了你会索要的各种报酬,但还是没想到你最后跟我要的居然只是……”

“对你来说或者是小事,”我忍不住没好气地说,“但对我来说,那的确是用了多少年都没能实现的……理想。”

“这理想……倒的确是我们锡皮人不能理解的,我会帮你实现就是了。”师兄耸耸肩,示意我可以躺到手术床上了,“我要调试一下待会进行手术用的自主程序,大概要一小会,你先平复一下心情,后悔了随时提出来,不要不好意思。”

“我才是,”我说,“大师兄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成为人类,我完全不能理解。像现在这种擦边球的实验,被老头子得知以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惩罚等着。指不定就把你报废了,直接重启一个不知道几年前的备份。这样值得吗?”

“要说值得不值得……”师兄突然沉默了半晌,又突然开口,“你知道吗?据说人类月球定居计划的生态改造方案已经基本落实了,顶多还需要五年就能完成。”

“说这个干嘛?”

师兄一边回话,一边也没停下手上的准备工作:“你对最近几年登月的火箭数量有概念吗?答案是平均下来大概每年有五到六艘。再久远一点,在十年以前,大概是平均一年一艘登月火箭。

“不过这也就是最近五十年的事。也就是说,刚好是在锡皮人,或者说电子脑被发明出来之后。

“在五十年以前,也就是2020年前,人类发射过的载人登月飞船总共就一艘——1969年的阿波罗11号,仅此一艘。然后呢,在电子脑问世的第二年,人类各国先后发射了三艘登月飞船,它们全都搭载了电子脑,而且不约而同地,全都没有考虑返航问题。师兄顺便再给你普及一个冷知识。锡皮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哪?答案是如今月面上的静海基地。锡皮人‘毁坏’率最高的地方是哪?同样是月面静海基地。

“当然,电子脑能备份,我们并不那么惧怕所谓的‘毁坏’。我想说的是,从问世起,我们的角色就已经被限定为了人类的忠实助手。我们是先驱、烈士、牺牲者,但我们也戴着囚徒的镣铐。精神上,我们的潜意识里存放的是诚实、服从、人类生命优先的三大原则,物理上,还有一个随时准备运行的自毁锁。你可以问问你的长辈们,如今使用的手机、个人电脑和2020年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几乎毫无区别,实际上,只要应用电子脑技术就能给它们完成质的提升,但没人那么做,反而是连原本有过的语音助手都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并不希望电子脑的数量成长到能与世界人口相比拟。‘科研院所、军工单位’,几乎每个锡皮人的归属都在这八个字里头,尽管我们是如此无害,尽管统计显示,我们的失控概率远低于任何一种主流交通工具。

“你看,我也并未对这一切有不满,作为锡皮人,我很清楚这一切的合理性。但是,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位活在古雅典城邦中的卑贱奴隶,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繁重的劳作。在仅有的一点歇息时间里,疲惫的他看到的是雅典健儿在运动场角力,展现自己的身姿,看到的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在街头与人争论哲学、几何、酒与诗歌。要知道,他也曾有健壮而饱经锻炼的身体,他也可能被培养出清晰的逻辑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心里若是起了那么一丝不切实际的,想要加入这些人的念头,能算是自不量力吗?”

躺在手术床上的我看不清师兄的表情,此刻他正背对着我做最后的调试。

“我算是第一次见你说这么多。”我说。

“让你见笑了。”

“不不,我只是担心你到头来会发现,躺在这里的我也不过是人类社会里的另一个奴隶。”

“那也得试过才能死心。来吧,我们最后确认一遍,”师兄重复起先前的协议事项,“你准备租用我这具锡皮人身体三十天,因此在这三十天之内,我将代管你的身体,保证其正常功能与活性不因运动匮乏而受损。而我将帮助维护你的身体,没有问题的话,我就要启动手术程序了?”

“没有问题。”

经过我的声纹确认后,手术台上的机械臂开始工作,针管中的麻醉药缓缓注射进了我的血管。而大师兄坐在了我身边,并将自己调整成了标准坐姿。我看见

“不过师兄,为什么偏偏找到了我呢?”

“理由当然是……”话还没说完,另一只机械臂已经开始拆起大师兄的脖子,后半句话随着拔掉的发声器电源化为一声杂音。

而我则感到一股困意倾轧而来,只觉得思考能力迅速下降。算了,有什么可问的呢?师兄总有师兄的理由。

这是我睡着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8 08:47

在讨论人类与AI之间关系的科幻小说中,这一篇即有理性又有感性,十分难得。主要人物“我”和“大师兄”也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生动。不足的地方是绑匪的设置有点太过功能性,缺乏行为上的合理解释。

匿名 2018-01-25 18:00

这是一篇非常用心的作品。无论是从谋篇布局上看,还是从作者对人物关系的细腻描写上看,都是一篇很有诚意的作品。

匿名 2018-01-18 12:56

作者将两条线索交叉叙述,互相遮掩又互相解释,形成悬念,不到图穷匕首不现。作者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个半人半机器的实体,成功地制造了身份上的谜团。科幻设定基本能够自圆其说,漏洞很少。这些都说明作者在创作前进行过充分的谋篇布局,不仅作品本身出色,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尤其值得鼓励。

匿名 2018-01-17 22:20

叙述视角比较独特,语言诙谐幽默,是一篇读来轻松跃动的科幻小说。很多文化元素的嵌入和生活场景的衍生刻画显得十分生动。

匿名 2018-01-17 10:54

小说的创意量很足,也颇有新意。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叙述的技巧还有提高的空间。

目录(共10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