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物狗同居的日子》

露宿街头——水银温度计碎了怎么办?

9
3496
0
先看评语
· 这是一部将科普内容穿插到小说中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学的特征。语言风格活泼,冲突基本合理,情节跌宕。作品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碰到的气管异物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生病发烧的处理等,在部分章节中还包括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文中的一些剖析人性的句子,成为本作品的一些小的闪光点,例如 “……气愤着别人的无所作为却无视着自己的无所作为……”等。 本作品不仅有网络文学的诸多优点,也具有网络文学的大多数缺点,例如语言文字方面比较粗糙,一些情节描写的过于琐碎。另外,一些与人物塑造、情节冲突以及科普内容等无关的文字过多,这给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文字量的多寡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关键。本作品的文字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简和打磨。 另外,关于科普内容,作者也需要进一步下深功夫,例如关于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处理,作者提到“搬新家入住失败的第二天早上,沈梧跑回家熏碘解决水银挥发问题又跑回学校上课”,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碘可以从哪里买到,熏的过程是否需要有人看守?注意事项有哪些? “39.1℃。算是高烧了。这种温度,人体内不少酶都失活了”,39.1℃造成人体内不少酶失活是否准确? · 一篇非常活泼的科普文章,用两个人的生活故事来引出科普内容,而且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大部分科普都是在科普文章中穿插故事以加深科普内容和活跃气氛,而这篇文章则是在故事之中加入科普内容来传达科学。非常有创意,但是这些过于繁杂的碎碎念会把文章的科普内容稀释,显得科技含量偏低。 · 充满网络语言、讲故事,这两大特征无疑为科普插上了双翅。这篇文章肯定能吸引大量的90后、00后读者阅读,他们读后就增长了急救、日常医护等方面知识,也会增强环保意识。能让人饶有兴致读下去、轻松读下去的科普文章才是真正的科普佳作,本文显然就是! · 作为一名曾经和现在一直在生物领域内忙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尤其是读到写植物生理实验室的那段,思绪也一下子飞回到从前。 言归正传。有用的知识,“要让人知道,又不是硬塞进脑子里,该怎么做?”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尝试。作者语言活泼流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冲突、知识以及情节合理布局在一篇小说里,依次科普了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气管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后如何处理,感冒后如何退烧以及使用皮草的问题,等等。 建议少用网络热词,以免喧宾夺主。

“所以,咱俩什么时候能回去?”

凌雨最终没有按预期回家爆肝赶稿。

确切的说,她回家了,又被怼出来了,抱着她的宝贝儿电脑坐在金拱门,嘴里叼着一速溶杯咖啡的吸管,对面坐着一个同样抱着咖啡的沈梧。

事情的经过超简单,拖着箱子进了屋,没来得及收拾东西呢,沈梧突然发现自己手里这不是刚刚跟小孩要来当教具的吸管么?哎呀失策了,应该扔在外面的,哎,那个凌雨啊,垃圾桶在哪儿呢?

凌雨给她指了一下。沈梧扔了吸管,顺着眼一看,哟,温度计碎了啊。

嗯,凌雨忙着开文档,头也没抬应了一声。

看这样子不像是酒精的呀,水银温度计?沈梧的声音继续传过来。

嗯。凌雨不耐烦。

话说你水银怎么处理的?扫走了还是倒了?开窗通风没?远远的又是一串儿问题飞过来。

“你到底有啥事儿?”事不过三,凌雨终于炸了。

“你知道水银有毒不?”沈梧语气十分无奈。

“知道,碎就碎了,都扫走了,我又不是三岁爬在地板上捡啥吃啥。”凌雨冷漠回答。

“那就恭喜了,汞蒸气危害比直接吃还大。”沈梧语气淡定地说出了一个残忍的事实。“夏天这么热,水银蒸发会很快。看屋里这样子,怕不是拿笤帚扫走的?摩擦做功给点儿热量,加大了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还扩大了污染范围,你这很棒棒哦。0.5克水银洒在45立方的室内,如果全挥发了能超标将近一千倍,您真是够心宽的。闻闻这味儿怕不是至少三天没开窗户了吧,重金属防腐啊,您这不怕死就算了,把汞蒸气稳稳地关在家里还想死个永垂不朽啊?”

要是沈梧那位发小也在这怕不是得疯:您老人家这么说话怕不是也想永垂不朽啊……几天不见你人影,再见面你都上了热搜:震惊!女大学生科普水银危害竟被室友杀害……

……还真没有。沈梧那语气太严肃,加上第一印象这货可是救了个人,可信度还是很高的。高中一入学就立志学文,从来没好好听过化学课的凌雨还真被吓住了。当下收拾了东西,带着笔电就往门外溜。沈梧在屋里转了一圈,把各个窗户都打开,又把笤帚和垃圾桶捎带出去扔了。

——真不是她不负责,谁知道水银蘸在哪里了?说处理还真是不好处理,放在户外风吹一吹倒不是什么太大的威胁,毕竟离了浓度计量说毒性就是耍流氓,那是很不专业的。

这是晚上回实验室过夜的节奏啊。沈梧叹气中。明天搞点儿固体碘回来熏蒸一下吧,把空气中的汞尽量吸附掉就没那么大危害了。

搬出宿舍第一天就睡实验室了,该说是自己年轻气盛跟舍友搞僵的报应吗?好吧,当时的事情再来一次恐怕自己还是一样的做法,倒没什么可后悔的。

“喂。”沈梧回头,就看见凌雨臭着脸说话。“要不要去金拱门坐会儿?反正打了温度计害你没地方住也是我的锅。”

……虽说没常识了点儿,人还是讲道理的。下午帮自己拿箱子的事儿,沈梧可真的不至于忘这么快,加上对自己气人的本事再清楚不过,这会儿没有个不顺着台阶下的。

“好呀,我请客呗,算是谢谢你帮我看箱子了。嗯,还有,多多包涵,真的,多多包涵。”

凌雨:……

怎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就冲你这两句多多包涵来看,你就勉强不算是个贱人吧。

把时间线拉回咖啡厅。

“什么时候回去啊,我建议今晚是不要回去了。后果呢,倒是不一定有刚刚我说的那么严重。汞中毒确实是可能危及性命的,以前也有案例,还是《人民日报》报道的。一般的也可能有头疼、恶心、胸疼之类的不良反应。当然也有人小时候水银温度计碎了还玩了半天水银珠也没事儿的。这事儿吧,就跟喝三鹿似的,肯定是对人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那就因人而异了是吧。没必要吓唬自己,但也不能真不当回事儿。我呢,建议你对自己负责点儿起见,今晚不要回去了。明天我搞点儿碘熏蒸一下,多开窗多通风,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用吸管搅和着手里的咖啡,沈梧给了她一个这样的答案。

“哦。”凌雨表示自己受教了。看看手里的文档,一个念头忽然蹿了上来:“那,下次再碎了怎么办?”

“……flag 不要乱立啊。”沈梧对这个想法感到无奈。“体温计这东西不是个常用的,用完了就带着保护套放回药箱里才是正经。这玩意碎了是真的不好处理。先不说掉下去摔碎的时候水银珠能滚多远,找起来有多艰难,想收集又滑溜溜的多麻烦,……简单来说呢,戴个手套不要直接上,拿上一张卡纸之类的把能看到的水银珠铲起来,灌进一个装了水的瓶子里;看不见的就撒点儿硫粉,反应一会儿固定住不要挥发,而且会变成一个黄色的点儿比较好找……哎,不用打字不用记,这东西有个美国的执行标准(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官方网站的《水银体温计打破处理指南》,网上有中文翻译版),讲的挺清楚的,你上网一搜就有。”

这不就是内事不决问百度嘛。凌雨忽然觉得对面这人也亲切了起来。

“那你说的真正的麻烦是什么?”

“就是报告后面那部分。”沈梧笑的有点儿无奈,“水银如果进入地下水,会带来严重的污染;进入土壤,也可能溶解在水里进而污染水源。所以这东西必须得妥善处理,显然这不是平头百姓能处理的了的。这个,你理解吧?”

凌雨点头。

“清除水银可能会用到手套、湿巾、刷子、卡纸一类的工具,然后还有温度计碎片、包裹这一堆东西的垃圾袋这些被水银污染的东西,包括收集起来的水银就必须得妥善处理,这个很好理解了吧。”沈梧接着说。

“重点呢?”凌雨有点儿急。

“重点就是,老美那个条例每一条后面都有一句,把这个东西放入拉链密封塑料袋密封。贴好标签送往当地卫生或消防部门。没了。”沈梧从善如流说重点。

“咱们国家呢?呃,咱们国家没人管是吧……”凌雨闻弦歌知雅意,懵了一下就反应了过来。

“也不是没人管。”沈梧倒是没有这么悲观,“按道理说,处理有毒物品这是消防部门的职能所在,医院这种容易产生这类医疗垃圾的地方也可以设置一个回收箱,社区什么的最好有个回收废旧电池什么的,目前都还没有,这个问题呢,有关部门重视程度肯定是不够,问题也不全在他们身上。”

“很简单,拿个名片把水银铲起来倒下水道里,还是小心翼翼把水银收集好了装在加了水的能拧紧的瓶子里,再写上‘内有水银请妥善处理’,送到什么机构去,还可能要交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费……相比起来,哪个简单?”沈梧露出了一个恶意满满的笑容。

“人的惰性啊。”凌雨叹气。

“……说句不好听的,多多包涵哈。还有你这种根本没处理,放着水银污染室内环境的呢——连个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百步笑五十步了,哈?”

凌雨:我就该知道有一种人永远能把天聊死!

“嘛,别生气别生气。其实吧,你这种事后至少能问一句下次怎么办的真的很不错了。”沈梧的眼神很认真,于是凌雨决定不计较她这个措辞,等等她下文再说。

“怕就怕那种不讲理的,就像今天下午,跟他说汞蒸气有毒,他给你来一句死人了吗哪儿那么多事;跟他说死过人了,他就说你咒他呢?完后从温度计怎么就是玻璃的这么容易碎,一直抱怨到药品价格医患关系政府不作为世界吃枣药丸……”

抱怨着有关的时候却不想到自己的切身相关,气愤着别人的无所作为却无视着自己的无所作为……

“那就很油腻了。”凌雨一锤定音。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9 09:56

这是一部将科普内容穿插到小说中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学的特征。语言风格活泼,冲突基本合理,情节跌宕。作品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碰到的气管异物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生病发烧的处理等,在部分章节中还包括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文中的一些剖析人性的句子,成为本作品的一些小的闪光点,例如 “……气愤着别人的无所作为却无视着自己的无所作为……”等。 本作品不仅有网络文学的诸多优点,也具有网络文学的大多数缺点,例如语言文字方面比较粗糙,一些情节描写的过于琐碎。另外,一些与人物塑造、情节冲突以及科普内容等无关的文字过多,这给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文字量的多寡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关键。本作品的文字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简和打磨。 另外,关于科普内容,作者也需要进一步下深功夫,例如关于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处理,作者提到“搬新家入住失败的第二天早上,沈梧跑回家熏碘解决水银挥发问题又跑回学校上课”,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碘可以从哪里买到,熏的过程是否需要有人看守?注意事项有哪些? “39.1℃。算是高烧了。这种温度,人体内不少酶都失活了”,39.1℃造成人体内不少酶失活是否准确?

匿名 2018-01-24 16:56

一篇非常活泼的科普文章,用两个人的生活故事来引出科普内容,而且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大部分科普都是在科普文章中穿插故事以加深科普内容和活跃气氛,而这篇文章则是在故事之中加入科普内容来传达科学。非常有创意,但是这些过于繁杂的碎碎念会把文章的科普内容稀释,显得科技含量偏低。

匿名 2018-01-21 22:15

充满网络语言、讲故事,这两大特征无疑为科普插上了双翅。这篇文章肯定能吸引大量的90后、00后读者阅读,他们读后就增长了急救、日常医护等方面知识,也会增强环保意识。能让人饶有兴致读下去、轻松读下去的科普文章才是真正的科普佳作,本文显然就是!

匿名 2018-01-17 18:21

作为一名曾经和现在一直在生物领域内忙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尤其是读到写植物生理实验室的那段,思绪也一下子飞回到从前。 言归正传。有用的知识,“要让人知道,又不是硬塞进脑子里,该怎么做?”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尝试。作者语言活泼流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冲突、知识以及情节合理布局在一篇小说里,依次科普了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气管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后如何处理,感冒后如何退烧以及使用皮草的问题,等等。 建议少用网络热词,以免喧宾夺主。

目录(共9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