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物狗同居的日子》

有些忙,不是凭热血帮的

9
3496
0
先看评语
· 这是一部将科普内容穿插到小说中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学的特征。语言风格活泼,冲突基本合理,情节跌宕。作品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碰到的气管异物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生病发烧的处理等,在部分章节中还包括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文中的一些剖析人性的句子,成为本作品的一些小的闪光点,例如 “……气愤着别人的无所作为却无视着自己的无所作为……”等。 本作品不仅有网络文学的诸多优点,也具有网络文学的大多数缺点,例如语言文字方面比较粗糙,一些情节描写的过于琐碎。另外,一些与人物塑造、情节冲突以及科普内容等无关的文字过多,这给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文字量的多寡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关键。本作品的文字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简和打磨。 另外,关于科普内容,作者也需要进一步下深功夫,例如关于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处理,作者提到“搬新家入住失败的第二天早上,沈梧跑回家熏碘解决水银挥发问题又跑回学校上课”,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碘可以从哪里买到,熏的过程是否需要有人看守?注意事项有哪些? “39.1℃。算是高烧了。这种温度,人体内不少酶都失活了”,39.1℃造成人体内不少酶失活是否准确? · 一篇非常活泼的科普文章,用两个人的生活故事来引出科普内容,而且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大部分科普都是在科普文章中穿插故事以加深科普内容和活跃气氛,而这篇文章则是在故事之中加入科普内容来传达科学。非常有创意,但是这些过于繁杂的碎碎念会把文章的科普内容稀释,显得科技含量偏低。 · 充满网络语言、讲故事,这两大特征无疑为科普插上了双翅。这篇文章肯定能吸引大量的90后、00后读者阅读,他们读后就增长了急救、日常医护等方面知识,也会增强环保意识。能让人饶有兴致读下去、轻松读下去的科普文章才是真正的科普佳作,本文显然就是! · 作为一名曾经和现在一直在生物领域内忙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尤其是读到写植物生理实验室的那段,思绪也一下子飞回到从前。 言归正传。有用的知识,“要让人知道,又不是硬塞进脑子里,该怎么做?”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尝试。作者语言活泼流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冲突、知识以及情节合理布局在一篇小说里,依次科普了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气管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后如何处理,感冒后如何退烧以及使用皮草的问题,等等。 建议少用网络热词,以免喧宾夺主。

“在不在?我的更新写好了,先睹为快?”

【你接收了“淋雨一直走”发来的文档】

沈梧在食堂里刚刚拿起筷子,准备就着手机下饭,就看见了这么一条消息。

拜前一天晚上实验室一起通宵所赐,两个人的共同话题多了不少。凌雨敲键盘的声音里,沈梧刷完培养皿又把第二天要用的玻璃器皿送进烘箱——这种加热类的电器是不能没人看着过夜的,万一短路就是大乱子。又点着酒精灯用接种环挑了第二天要用的真菌菌丝接种到液体培养基里富集增殖,开了摇床“咣啷咣啷”的摇匀。总之能忙的都忙完了之后,就开了手机翻凌雨的小说,从头追起。
网络小说多爽文,这类未来世界军旅小说尤其是,笔者写得热血沸腾,读者看得拍手称快,一章三千字左右最佳,足以完整地叙述一段情节,又能几分钟匆匆里看完。看完该干啥干啥,从前慢,现在快,莫说半日,且偷得浮生半分钟闲便足矣了。于是作者也没了反复推敲十载批阅的必要,反正没人陪你绿蚁新酒红泥火炉地小杯斟酌。

才怪。

“我觉得不行。这感觉不对,校长她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看看这拒绝三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凌雨觉得好气啊,我靠啊我才是原作者好吧,我的人物我心里没有一点儿那什么数么?我干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你至于这么怼我?

气沉丹田,凌雨扔下手机,电脑开开QQ,准备双手打字开撕。

开屏见轰炸。

“我说啊,你给你校长的角色定位是什么?那是言传身教,让耿直的主角从此学会了在战场以外的地方带脑子想问题的存在,对吧?要出身没出身,要背景没背景,一个妹子除了长得漂亮就是脑子好使。前上级还背了一个叛国的罪名,自己牵涉其中被怀疑是共犯。你自己也写了,这人这样还能活着从情报局的秘密监狱里出来就是天大的本事了,她怎么爬到那个位置上的我不多说也知道不容易吧,而且这不是有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吧?这号人会天真到没怎么犹豫就主动救人吗?尤其是她明确知道风险、周围环境对她还很不友好的情况下。”

这说的是凌雨小说里的一个主要配角。

凌雨这小说是一篇未来世界的军事文,设定在核冬季之后的重组世界。因为资源匮乏、变异动物横行,所以经常爆发小规模的战争争夺资源,农产品、矿产、甚至人口,都是亚欧大陆上几个相邻政权随时撕一场的理由。因为生存艰难,教育也就不发达,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主角是新世界某个大国的少校,年轻有为战功赫赫,就是知识水平太低,勉强认字而已,要进一步提拔,就得在学校镀个金了。

文化人是值得尊重的,但一帮战绩斐然的大头兵显然不是某校长这种没军功没背景的人能镇住的。人格魅力也架不住不是一个审美观。满学校对这位女校长很有些议论和遐想——毕竟“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主流想法概括一下——李云龙:“学习,学习个屁啊!”

但有些问题不是大头兵能看清楚的,有些问题也不是打仗就能解决的——战争永远不会是目的,再激烈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所以想要赢得一段长时间的和平,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比如粮食的短缺,比如人口的再生产,比如工业的重建——用非战争的手段。

教育,还是得搞的。基层军官,人数巨大,手握实权,如果只是一帮除了破坏一无所知的莽夫,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即使被高层的斗争夹在中间,扔到这么个一多半学生从军衔上看都是她长官的尴尬位置上,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前途还是知识分子的风骨,这个倒霉的配角校长都得想办法和这帮学生长官搞好关系了。
不过似乎没什么机会给校长让她给这帮学生长官们卖个好。想想也是,八十个捆一起都没有这帮大兵一个指头能打,要实权没实权要人脉没人脉,估计只能当个上传下达的传声筒——真·两头受气。

写东西的凌雨找了很久,一直没有一个符合逻辑的、能让校长耍个帅,然后开始顺理成章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事情。而那天下午这事儿可是让她大开脑洞。

生命是顽强的,同时又是多么脆弱的啊,身经百战的战神可能鬼使神差因为一颗晚饭时说笑打闹吸进气管的花生米死去。这时候再能打有什么用?能挽回最重要的同伴吗?!而他们认为百无一用的某人神来一笔成功救人,不是很有一种震撼的效果吗?

——至少可以大家坐下来像成年人一样好好交流了吧。

至于怎么把花生米从气管里搞出来,这不是刚刚有人演示过了吗?

没想到这绝妙的主意被沈梧否定了。

“先不说校长一位女士能不能搞定那个身高体重的汉子,反正实施起来肯定不像我今天下午那么轻松的。再说,是药三分毒,是急救方法,那也是有风险的好吧。”

“先不说误用的情况,反正这个也不是三岁以下儿童。就正常的使用,也很可能造成伤害的。最常见的是肝脏这个脆弱的造血器官在这种冲击下可能破裂,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还有胃撕裂或破裂是最多见的并发症,甚至有胃撕裂患者的死亡病例。其他的还有膈肌破裂,有报道过一例膈肌破裂肠道疝入胸腔继发坏疽,术中死亡的。还有肋骨骨折的,创伤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假性囊肿、纵膈气肿、甚至主动脉瓣尖端断裂的。有的是可能要命的,有报告过死亡病例的!”

“要不你以为我完事儿了在哪戳了那么久是干什么呢?相当于术后观察呢。要是小鬼有点儿什么情况还得赶紧的打120呢。”

“今天要不是琢磨着咱们小区救护车开过来少说十几二十分钟,又开不进来,抬着担架上来再下去,一来二去万一耽误了孩子那是一条小命,我打个120就跑了好吧!大不了就是我自掏腰包付个急救车的出车费用,别孩子没卡住憋死被我一不小心整死了,那算什么事儿。”

“你以为拍电视剧呐,人工呼吸说吹就吹,心肺复苏说按就按,我跟你说人工呼吸是要开气道的,跳湖的湿淋淋捞上来直接开始吹,非把湖泥粘液之类的吹进气管里坏事儿不可。心肺复苏要做得先判断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有心跳就不能做的好吧。有效按压要按到下陷3厘米的,三厘米什么概念?我们学急救的时候两组按压就累到按不亮假人了,都是无效按压好吧。那种力度一个失手,你以为是什么啊。肋骨骨折的都是小事儿了!”

……

好吧,这后果十分惊悚了。

被弹幕一般的消息“叮叮叮”轰炸了将近十分钟,凌雨对沈梧的手速真的是服气的,愣是没有给她完整打完一句话的时间,下一段就飚过来了。

显然这些话对于沈梧来说是不用什么考虑的,简直是张嘴就来。不过逻辑上还是有些问题的。

“那你知道这么多,下午那事儿你还管啊。”一个作者被这样当小孩子教了,就算理智上接受批评不计较了,感性上也一定要茬回去,不然太跌份儿了。

已经管了的沈梧成功噎住。

“我说,你别太看不起人可以吗?还不许别人和你一样有点儿热血有点儿情怀啊。”凌雨再接再厉。

“……没这个意思。”

沈梧打字明显慢了下来,似乎也在字斟句酌。

“显而易见,这种忙呢,不是可以凭着热血和情怀帮的。我有我的判断力,专业不专业,我是学了全套急救课程,通过训练考过证的,就跟你开车一样,科一是知识,科二倒库半坡起步是技能,科三路考是实践,科四行车礼仪是道德规范。不是说你没考过驾照就一定不能会开车,但显而易见的,无证驾驶事故多。是吧?”

“现在呢,信息技术发达了,各种途径渠道,很容易了解各种知识。但里面是很明显有问题的。首先呢,科一背过了直接上路,那个叫纸上谈兵,后果见造出这个词的哥们儿。其二呢,科一当时背过了,多少似是而非的。今天下午旁听的你算一个吧?写文又整理了一遍,这一来二去应该很熟了吧,你自己搞个熊抱着试试?所有要点都记得吗?错了搞不好就要人命,你担责任事儿小,人命关天事儿大啊。”

“最后就是,各种信息渠道,有的靠谱有的不靠谱有的根本没谱。你看百度医药那个魏则西,凉了都多久了……就像你小说里提到的这样,虽说你讲的是对的,但是很多其他的东西不可能讲清楚,就比如说实际上用多大力度,这个说不清的。没有操作经验的人看着觉得很容易,但上手就错。朋友圈里乱传的那些更不用说了,十有八九不靠谱,无用功事儿小,你说啥事儿大?不废话了。”
得,刚刚还犹豫不决,越说越顺嘴,越说越慷慨激昂,凌雨就等着她这个“不废话”了后面还能废话多少,就发现这人真的不废话了。

凌雨:好歹没把心里话说出来啊……不然还不得脸肿的比天高……

“姐?”

“姐?”

“在不在在不在在不在……在你就出来一下啊!不出来我震你了啊!”

【你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你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你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你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你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

“我去,不是吧……”凌雨气鼓鼓地嘟嘴。

我被你喷了一顿都没有炸毛,你就这样玩起了小学教科书式的冷战?这种不回消息的套路简直太老套了,能有眼看?你无情无义无理取闹,我,我……

老子也不理你了!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1-29 09:56

这是一部将科普内容穿插到小说中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学的特征。语言风格活泼,冲突基本合理,情节跌宕。作品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碰到的气管异物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生病发烧的处理等,在部分章节中还包括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文中的一些剖析人性的句子,成为本作品的一些小的闪光点,例如 “……气愤着别人的无所作为却无视着自己的无所作为……”等。 本作品不仅有网络文学的诸多优点,也具有网络文学的大多数缺点,例如语言文字方面比较粗糙,一些情节描写的过于琐碎。另外,一些与人物塑造、情节冲突以及科普内容等无关的文字过多,这给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文字量的多寡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关键。本作品的文字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简和打磨。 另外,关于科普内容,作者也需要进一步下深功夫,例如关于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处理,作者提到“搬新家入住失败的第二天早上,沈梧跑回家熏碘解决水银挥发问题又跑回学校上课”,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碘可以从哪里买到,熏的过程是否需要有人看守?注意事项有哪些? “39.1℃。算是高烧了。这种温度,人体内不少酶都失活了”,39.1℃造成人体内不少酶失活是否准确?

匿名 2018-01-24 16:56

一篇非常活泼的科普文章,用两个人的生活故事来引出科普内容,而且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大部分科普都是在科普文章中穿插故事以加深科普内容和活跃气氛,而这篇文章则是在故事之中加入科普内容来传达科学。非常有创意,但是这些过于繁杂的碎碎念会把文章的科普内容稀释,显得科技含量偏低。

匿名 2018-01-21 22:15

充满网络语言、讲故事,这两大特征无疑为科普插上了双翅。这篇文章肯定能吸引大量的90后、00后读者阅读,他们读后就增长了急救、日常医护等方面知识,也会增强环保意识。能让人饶有兴致读下去、轻松读下去的科普文章才是真正的科普佳作,本文显然就是!

匿名 2018-01-17 18:21

作为一名曾经和现在一直在生物领域内忙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尤其是读到写植物生理实验室的那段,思绪也一下子飞回到从前。 言归正传。有用的知识,“要让人知道,又不是硬塞进脑子里,该怎么做?”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尝试。作者语言活泼流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冲突、知识以及情节合理布局在一篇小说里,依次科普了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气管堵塞、水银温度计破碎后如何处理,感冒后如何退烧以及使用皮草的问题,等等。 建议少用网络热词,以免喧宾夺主。

目录(共9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