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崇拜》

388
6381
6
先看评语
· 科技发展会让人类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才是科幻应该关注的,本篇紧扣了这个主题。有关地球和月球社会的设置既大胆,又比较完整。小说情节清楚,人物动机合理,后面的反转也在情理之中。小说文字虽不华丽,但是条理清晰,叙述准确,完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构思。 · 小说叙事角度新颖,富有创意,看似平铺直叙行云流水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复杂宏大的背景,给读者以不尽的想象空间。小说关于硅基人与碳基人的争斗不够深刻,在思想性方面还有提升余地,但已经达到优秀科幻小说的水准。 ·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逻辑自洽,其次是设定,人物,环境,这几点作者做的都很好。从一开始就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在月球上最后的人类的设定,又在最后又非常出乎意料的结局,但这一切在前文中就已经设好了伏笔。这样的故事有时候会比那些打打杀杀或者蒸汽缭绕的小说更加精彩。 · 设定比较新颖,叙述视角也比较独特。总的来说是展现了一幅远未来的星空图景。作者语言拿捏比较成熟,阅读体验较为愉快。 · 非常新颖的设定,地球居然被当做宇宙飞船开走了。这是一篇写实的科幻文章,因为没有惊险与刺激的场面,所以对作者得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来把握住才可以。文中的碳基人和硅基人的人物描绘也非常到位。尤其是在故事后段的神转折给读者一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非常棒。另外,作者似乎非常喜欢开放式结局,第一轮第二轮都是一个上扬的开放式结局,留给了作者无限的遐想。的确是一篇好文。

沿着无尽的黑暗降落,山谷陡峭的石壁拦截在我们面前。然而在这陡峭之下,自有开阔。李明轻车熟路地定位,停泊。

一位身材高大的白种人来接应了我们,他似乎和李明很熟,两人聊了几句,我才想起来这位是氧气厂的厂长爱德华。这些实业资本家居然一起叛变,也不知道外面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

也不知道加娜有没有顺利逃进来。

李明大概看出了我的忧心忡忡。他神秘兮兮地说,待会儿带我去看个有趣的东西。所以在到达基地后,我们乘坐着一辆小型运载车,继续朝月壳深处前进了几公里。

经过狭窄通道后,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半球形的大厅。我以为李明又要搞什么地球地图的把戏,就抬头朝天花板看。

“傻不傻,”李明嘲笑我,“你是追星仪啊你,就知道往天上看。”他带我来到了一扇门前,示意我朝里面看。

门后是成排的金属柜。我走进去,一排一排地看,上面写着我看懂或看不懂的字。什么毛茛科芍药属,什么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它被人遗忘太久了。”李明说,“诺亚方舟。”

和我怀里那个金属牌不同。这才是真正的证据。

欧洲国家花了百亿美元,修建了这座“诺亚方舟”,生物样本和物种遗传资源库,将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生命可以得到延续。他们大概没料到地球会消失,但不管怎么说,月球上留下了这份副本。

从第二排架子那里探出个脑袋,看见是我们,加娜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她早就被接到了这里,和其他几个硅基人一起,正在进行信息核对和梳理。他们过目不忘。

说实话,这工作也比在水厂那边努力推销什么新式饮用水有趣得多了,加娜过得很快乐。她把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物的图像展示给我看,有能开花能结果的树,有白毛长耳朵的食草动物。她说:“生命。”

地下基地的培养室和实验室并不大,但有着不少稀奇古怪的设备。几个食品厂的人用合成有机物的机器成功培育出了青草。真的青草。凑近看的时候还会闻到一股甜兮兮的味道,和平时闻到的月球空气完全不一样。我们排着队去参观那几株小小的生物。

那些电影漫山遍野都是这种青色小草,土地柔软而湿润。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8 11:51

科技发展会让人类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才是科幻应该关注的,本篇紧扣了这个主题。有关地球和月球社会的设置既大胆,又比较完整。小说情节清楚,人物动机合理,后面的反转也在情理之中。小说文字虽不华丽,但是条理清晰,叙述准确,完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构思。

匿名 2018-02-07 04:04

小说叙事角度新颖,富有创意,看似平铺直叙行云流水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复杂宏大的背景,给读者以不尽的想象空间。小说关于硅基人与碳基人的争斗不够深刻,在思想性方面还有提升余地,但已经达到优秀科幻小说的水准。

匿名 2018-01-25 18:02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逻辑自洽,其次是设定,人物,环境,这几点作者做的都很好。从一开始就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在月球上最后的人类的设定,又在最后又非常出乎意料的结局,但这一切在前文中就已经设好了伏笔。这样的故事有时候会比那些打打杀杀或者蒸汽缭绕的小说更加精彩。

匿名 2018-01-24 15:18

设定比较新颖,叙述视角也比较独特。总的来说是展现了一幅远未来的星空图景。作者语言拿捏比较成熟,阅读体验较为愉快。

匿名 2018-01-19 18:53

非常新颖的设定,地球居然被当做宇宙飞船开走了。这是一篇写实的科幻文章,因为没有惊险与刺激的场面,所以对作者得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来把握住才可以。文中的碳基人和硅基人的人物描绘也非常到位。尤其是在故事后段的神转折给读者一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非常棒。另外,作者似乎非常喜欢开放式结局,第一轮第二轮都是一个上扬的开放式结局,留给了作者无限的遐想。的确是一篇好文。

目录(共14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