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量子》

量子叠加态

3
3134
2
先看评语
· 本文名为理解量子,听来野心十足。然而粗读此文,竟数分钟都没有找到关于“什么是量子”的解释,不禁一时间令人背上生寒。更乡土一点来讲,如果把“传播”这一过程比作“动次打次”,那么“动次”和“打次”缺一不可,二者中任何一个的缺席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里就是落入了只有“动次”没有“打次”的境地。虽然只是缺少一个名词解释,但我仍认为这是一个传播者的大忌,希望在这里能引起作者的注意。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流畅,但一眼扫去,专业词汇人头攒动,这一来大大拉高了读者的准入门槛,影响了文章的传播;二来文章字里行间并没有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喘息空间,行文布局密不容针,对于量子题材这种艰深选题来说,这无疑使文章的可读性大大降低了。 · 文章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笔触,对量子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又包含着物理学上著名的例子和物理学史的趣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避免了枯燥。特别是对量子通讯的介绍,向读者传播了前沿科学技术。以幽默的言语固然是对科普作品的景上添花,但白描叙事更能展现内容的详实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 此作品虽科学严谨,虽介绍知识内容丰富,但仍不能算一篇好的科普文,科普面对的读者群更偏向于普通大众,虽然量子本身就不是没有基础的普通人可以轻易理解的,但我们仍可以用生动的手法来传达我们所想科普的内容。参照en菌的科普漫画,其内容大都比较新奇不易懂,但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下不仅化繁为简,也增加了乐趣性,作者可以尝试借鉴。 · 我们都知道科普格外考验文本作者,因为作者既要熟练掌握生涩艰深的科学知识,又要有生动活泼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文字难以生动活泼,换个简单的主题?换个生动的形式呢?这样取巧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作者选择了”量子“这个破难以捉摸的主题,又写了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和量子通讯等门槛甚高的内容,勇气可嘉,但是显然作者表现出来的能力无法做到把那些知识通俗化,因而我现在看到的就是一篇术语堆积,逻辑虽完整,但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百科介绍的科普作品。请继续努力。 · 本文选择以量子为科普对象,难度比较大。量子物理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但作者做得还不错,基本上能清晰的介绍明白自己所要讲的内容。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略微平淡,不容易读下去。其次,既然题目是《理解量子》,在文章的开头解释一下何为量子是否更好些?

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一篇报道中表明观点说:“人类大脑里面的思维机制和量子纠缠、量子叠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量子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你是不可测的,‘不可测’就保证了人类和机器人的本质区别,人类有自由的意志和自由的思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没有到量子用上去之前,即不到量子人工智能的时代,我是一点儿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这段话不仅直接点出人类的自由意志和思想与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态紧密联系,而且也引起了人工智能界的关注和讨论。
那什么是量子叠加态呢?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量子力学思维实验,意图从宏观角度阐明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帮助人们形象的理解。理想实验中这样假设,有一只猫和装有放射性物质的瓶子同在一个盒子内,有50%的可能放射性物质会发生衰变产生毒气,此时猫咪就会被毒气毒死,也有50%的可能性放射性物质不衰变,猫咪不会死亡。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对这个系统产生干扰,猫咪的存活与否仅仅与放射性物质是否衰变有关。而任何在盒子外的人,在不打开盒子观察的情况下,是不知道猫咪的生死情况的。猫有50%的可能性活着,也有50%的可能性死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下,这种生死叠加态对于盒子外的人来说,是并存的。
而根据经典物理学,盒子中的猫是死还是活同一时刻必定只有一种结果,也只有在外部观测者打开盒子确切观测到之后才能知晓。在量子理论中,将这种打开盒子就终结叠加态,得到一个确切结果的现象被量子力学主流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称为波函数的塌缩。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描写微观系统状态的函数。在经典力学中我们常常在某一时刻用位置、速度、能量、动量等描述一个质点的状态,从而突出了质点的粒子性。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和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电子通过双缝形成的干涉现象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假说。
在电子双缝实验中,我们将电子一个一个的发射出去,让其通过双缝后,记录电子在通过双缝后在感光屏上随机激发出的小亮点。试想,如果我们把电子想想成经典力学中的子弹,子弹穿过双缝必然在屏幕上形成与双缝对应的两条图案,不会出现干涉图案。而实验结果却表明,被发射出去的大量电子在屏幕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体现的电子的波动性。假如一个光缝被关闭,让多个电子透过一个单缝,在感光屏上会形成单缝特有的波的分布概率。由于不可能存在半个电子,所以在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可以看成是电子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条缝并发生干涉。
在量子理论中把这种波看成是粒子出现在空间中的机率波。哥本哈根派认为,电子在微观世界中既是此,又是彼,它常常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叠加态。即粒子(电子)是不断迅速跳跃的概率云,并不只在一个位置上,也不会从一个点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另一个点。比如当被测量之前的电子到达狭缝时,其实既在狭缝位置A,又在狭缝位置B,处于这两种状态的叠加态。而在这之后,每个电子会同时穿过两条狭缝,产生干涉现象。
但前提是未被测量的电子才会发生上述现象,一旦电子被观测,则整个量子系统发生“波函数坍塌”,原来表示叠加态不确定性的波函数塌缩到一个固定的本征态。根据薛定谔的理论,当量子在没有被观测的时候,它自身按薛定谔公式扩散、演化,量子的位置在波函数下分布。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石冀青 2017-11-08 17:43

本文名为理解量子,听来野心十足。然而粗读此文,竟数分钟都没有找到关于“什么是量子”的解释,不禁一时间令人背上生寒。更乡土一点来讲,如果把“传播”这一过程比作“动次打次”,那么“动次”和“打次”缺一不可,二者中任何一个的缺席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里就是落入了只有“动次”没有“打次”的境地。虽然只是缺少一个名词解释,但我仍认为这是一个传播者的大忌,希望在这里能引起作者的注意。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流畅,但一眼扫去,专业词汇人头攒动,这一来大大拉高了读者的准入门槛,影响了文章的传播;二来文章字里行间并没有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喘息空间,行文布局密不容针,对于量子题材这种艰深选题来说,这无疑使文章的可读性大大降低了。

匿名 2017-11-07 23:13

文章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笔触,对量子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又包含着物理学上著名的例子和物理学史的趣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避免了枯燥。特别是对量子通讯的介绍,向读者传播了前沿科学技术。以幽默的言语固然是对科普作品的景上添花,但白描叙事更能展现内容的详实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匿名 2017-10-26 21:34

此作品虽科学严谨,虽介绍知识内容丰富,但仍不能算一篇好的科普文,科普面对的读者群更偏向于普通大众,虽然量子本身就不是没有基础的普通人可以轻易理解的,但我们仍可以用生动的手法来传达我们所想科普的内容。参照en菌的科普漫画,其内容大都比较新奇不易懂,但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下不仅化繁为简,也增加了乐趣性,作者可以尝试借鉴。

高雪雨 2017-10-20 23:38

我们都知道科普格外考验文本作者,因为作者既要熟练掌握生涩艰深的科学知识,又要有生动活泼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文字难以生动活泼,换个简单的主题?换个生动的形式呢?这样取巧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作者选择了”量子“这个破难以捉摸的主题,又写了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和量子通讯等门槛甚高的内容,勇气可嘉,但是显然作者表现出来的能力无法做到把那些知识通俗化,因而我现在看到的就是一篇术语堆积,逻辑虽完整,但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百科介绍的科普作品。请继续努力。

匿名 2017-10-20 09:39

本文选择以量子为科普对象,难度比较大。量子物理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但作者做得还不错,基本上能清晰的介绍明白自己所要讲的内容。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略微平淡,不容易读下去。其次,既然题目是《理解量子》,在文章的开头解释一下何为量子是否更好些?

匿名 2017-10-12 21:25

本文选取了量子理论作为叙述对象,选材很新颖,吸引读者,总体叙事逻辑清晰、用语准确、内容丰富。作者引用了诸多实验来阐述道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但文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作为一篇科普文章,用语应当通俗易懂,让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也能读懂,而本文的语言相对专业性较高,较难理解。总体而言是一篇不错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7-09-27 10:30

本文用高度“浓缩”的笔墨,试图凝练地穿起了量子从理论一步步走向实用的历程,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尝试(《量子物理史话》《世纪幽灵》介绍相关话题都是一本书的体例)。本文总体叙事逻辑清晰、用语准确、内容丰富。然而,因为笔墨的“浓缩”,本文的不足也较为明显:1.内容抽象,科学概念及原理阐释展开不充分,读者容易产生吃“压缩饼干”式的干涩感;2.部分语言过于科学化,在可读性、趣味性上缺乏必要的着力,科普性、传播力会打折扣;3.叙事结构平淡,缺乏必要的起承转合,科学线索清晰,但科学线索之外的线索模糊或过于单薄。此外,文中一些比喻化的语言、案例,参引自潘建伟教授的科普或学术报告,但潘建伟报告的受众对象、目标群体较为清晰,本文部分引述因受众对象的不确定性,以文本的方式阐释,有失严谨。

匿名 2017-09-26 15:23

1.目标读者定位不明。教科书化的语言不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实用性”不够强,未能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手法,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尤其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重大问题的知识。 3.“创新性”缺乏。本文体裁、内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科普理念的缺少创新性。 4.艺术性不高。选题不够新,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少有独创性,语言画面略显生涩,特色不鲜明,不太具有感染力;未能很好地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目录(共3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