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妈妈的穿越之旅》

燃烧秸秆妈妈对环境的影响

459
6803
1
先看评语
· 首先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人们正确认识环保的处理秸秆的方法。但我认为文章所提供的角度非常不适合。虽然看似是一篇童话风格的文章,实则不适合低年龄的儿童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大型收割机过去后我们忍受着身体的摧残但非常开心”,“讨论如何帮助人类处理秸秆妈妈的身体”这种不适合的内容。另外个人认为,把什么事物都看做是生而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点太过狂妄,我无法接受。 · 科普作品中的比喻既要形象生动、也要准确恰当。从植物学角度看,土壤作为种子的“爸爸”,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蚂蚁阿姨”上餐,实际中,种子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不依靠蚂蚁。还有“蚯蚓哥哥”的“军事化管理”,“土壤爸爸”的“60英寸电视”,这些与主题无关的比喻都会给读者造成迷惑乃至误解。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秸秆产生以及再利用保护环境的过程,按照倒叙的顺序来介绍,先介绍了秸秆的燃烧产生的问题,再介绍秸秆产生的过程,最后在写到秸秆的环保利用,前后呼应。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秸秆细化,更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在亲切的文笔将环保意识带入到读者心理。 · 本篇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视角叙述了秸秆的一生,在经历不同身份的转变之后将生命的延续托付给了人类的过程。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相转换,个体和群体的交错出现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故事情节上衔接不够自然,秸秆宝宝一开始就懂得非常多的微量元素的吸收需求到后面的学习法术又突兀的叫来时间大老爷以及最后秸秆妈妈的托付不够水到渠成,有生搬硬套之感。且在人物设定上有些牵强,建议作者对作品的阅读受众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好地1阅读体验 · 看这篇名为”穿越“的文章,我也产生了”穿越“之感,因为我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采用一套贴近儿童,而且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的欣赏和理解水平的称谓,这样有更利于把种子发芽,成长,抵抗害虫,成熟等过程讲清楚吗?我不能认同,而且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一个小三以下的儿童吧),讲述的内容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不用说其后愈演愈烈的称谓的混乱。后面讲焚烧秸秆和代表大会,形式可以接受,但是文字却难掩一股陈腐气。希望作者可以多多改进,避免为了适应儿童科普而强行低幼,以及少用官话套话。

为了明年的春耕,秸秆妈妈究竟何去何从呢?让我们听听它们的心声吧!

秸秆妈妈说:“秋天到了,秋高气爽,风和日丽。金黄的色彩包裹着整个大地。人类正在计划怎样收割我们的身体(玉米秸秆),在生产力落后的久远年代,依靠劳动力来完成收获,那时我们的家族成员也不是很多,人类利用我们的身体(玉米秸秆)来进行生火取暖、做饭,对大气环境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空气依然新鲜,阳光下看不到一丝灰尘,弥漫的气息似乎让人闻到一股陶醉的香味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21世纪,在众多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们的研究下,我们的家族成员不断增多,提供了人类日生产生活的必要资料。农民伯伯们喜笑颜开,生活更加的富裕,在繁重的劳动生活中,知识的增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类有了更多的想法,—实现机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想达到这个伟大的设想,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生产了一种酷似大型机器人的神秘武器—玉米收割机,这种机器人生产效率高,解决了人类劳动的辛苦,省时省力,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在忍受着身体的摧残,但我们非常开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残缺不全的身体躺在大地公公的怀抱里,为大地公公遮风挡雨,本来想为大地伯伯尽一份力量,发酵后成为肥料的佼佼者,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悲剧逐年上演,由于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农村,生活取暖、做饭只能利用一部分,剩下的秸秆妈妈,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触目惊心的场面。 

“记得我们的身体被粉碎了,过了不久,风姑娘把我们吹干了,我们骨瘦如柴,为了帮助大地伯伯清理凌乱的残局,我们被集中的燃烧了,熊熊烈火,火光烛天,噼里啪啦,烟雾弥漫整个蓝天,看不清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无法忍受。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秸秆妈妈穿越了,变成了烟雾,之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最高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平时高出了三倍,对人体的眼睛,鼻子,咽喉刺激较大,极易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会导致支气管炎的发生。

“其次,引发交通事故,由于能见度低,航空,铁路,公路,船舶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再次,引发火灾,大火无情,人类的经济财产受到损失,辛辛苦苦创造的家业毁于一旦,最后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加剧旱情,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电视,广播,网络都报道了这些内容—PM2.5,雾霾,气候变暖,每个地方的监测站必须实时监测,通过这些危害,人类启动了应急预案,机动车限号,禁止燃烧秸秆等,加强管理,改善了许多。”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7 21:20

首先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人们正确认识环保的处理秸秆的方法。但我认为文章所提供的角度非常不适合。虽然看似是一篇童话风格的文章,实则不适合低年龄的儿童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大型收割机过去后我们忍受着身体的摧残但非常开心”,“讨论如何帮助人类处理秸秆妈妈的身体”这种不适合的内容。另外个人认为,把什么事物都看做是生而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点太过狂妄,我无法接受。

匿名 2017-11-04 16:18

科普作品中的比喻既要形象生动、也要准确恰当。从植物学角度看,土壤作为种子的“爸爸”,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蚂蚁阿姨”上餐,实际中,种子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不依靠蚂蚁。还有“蚯蚓哥哥”的“军事化管理”,“土壤爸爸”的“60英寸电视”,这些与主题无关的比喻都会给读者造成迷惑乃至误解。

匿名 2017-11-03 14:31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秸秆产生以及再利用保护环境的过程,按照倒叙的顺序来介绍,先介绍了秸秆的燃烧产生的问题,再介绍秸秆产生的过程,最后在写到秸秆的环保利用,前后呼应。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秸秆细化,更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在亲切的文笔将环保意识带入到读者心理。

匿名 2017-10-23 00:20

本篇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视角叙述了秸秆的一生,在经历不同身份的转变之后将生命的延续托付给了人类的过程。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相转换,个体和群体的交错出现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故事情节上衔接不够自然,秸秆宝宝一开始就懂得非常多的微量元素的吸收需求到后面的学习法术又突兀的叫来时间大老爷以及最后秸秆妈妈的托付不够水到渠成,有生搬硬套之感。且在人物设定上有些牵强,建议作者对作品的阅读受众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好地1阅读体验

高雪雨 2017-10-15 23:26

看这篇名为”穿越“的文章,我也产生了”穿越“之感,因为我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采用一套贴近儿童,而且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的欣赏和理解水平的称谓,这样有更利于把种子发芽,成长,抵抗害虫,成熟等过程讲清楚吗?我不能认同,而且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一个小三以下的儿童吧),讲述的内容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不用说其后愈演愈烈的称谓的混乱。后面讲焚烧秸秆和代表大会,形式可以接受,但是文字却难掩一股陈腐气。希望作者可以多多改进,避免为了适应儿童科普而强行低幼,以及少用官话套话。

吴一波 2017-08-27 12:00

文章以拟人的手法进行写作,贯穿行文,形式有一定的创新。然而具体的语言表述和衔接较为生硬,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录(共3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