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妈妈的穿越之旅》

秸秆妈妈穿越的N个选择

459
6803
1
先看评语
· 首先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人们正确认识环保的处理秸秆的方法。但我认为文章所提供的角度非常不适合。虽然看似是一篇童话风格的文章,实则不适合低年龄的儿童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大型收割机过去后我们忍受着身体的摧残但非常开心”,“讨论如何帮助人类处理秸秆妈妈的身体”这种不适合的内容。另外个人认为,把什么事物都看做是生而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点太过狂妄,我无法接受。 · 科普作品中的比喻既要形象生动、也要准确恰当。从植物学角度看,土壤作为种子的“爸爸”,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蚂蚁阿姨”上餐,实际中,种子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不依靠蚂蚁。还有“蚯蚓哥哥”的“军事化管理”,“土壤爸爸”的“60英寸电视”,这些与主题无关的比喻都会给读者造成迷惑乃至误解。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秸秆产生以及再利用保护环境的过程,按照倒叙的顺序来介绍,先介绍了秸秆的燃烧产生的问题,再介绍秸秆产生的过程,最后在写到秸秆的环保利用,前后呼应。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秸秆细化,更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在亲切的文笔将环保意识带入到读者心理。 · 本篇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视角叙述了秸秆的一生,在经历不同身份的转变之后将生命的延续托付给了人类的过程。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相转换,个体和群体的交错出现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故事情节上衔接不够自然,秸秆宝宝一开始就懂得非常多的微量元素的吸收需求到后面的学习法术又突兀的叫来时间大老爷以及最后秸秆妈妈的托付不够水到渠成,有生搬硬套之感。且在人物设定上有些牵强,建议作者对作品的阅读受众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好地1阅读体验 · 看这篇名为”穿越“的文章,我也产生了”穿越“之感,因为我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采用一套贴近儿童,而且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的欣赏和理解水平的称谓,这样有更利于把种子发芽,成长,抵抗害虫,成熟等过程讲清楚吗?我不能认同,而且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一个小三以下的儿童吧),讲述的内容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不用说其后愈演愈烈的称谓的混乱。后面讲焚烧秸秆和代表大会,形式可以接受,但是文字却难掩一股陈腐气。希望作者可以多多改进,避免为了适应儿童科普而强行低幼,以及少用官话套话。

作为秸秆家族,首先会考虑到农民伯伯春耕的困难,原因在于我们铺满了整个大地成了他们播种的障碍,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啊。于是,我们族人组织了一场环保大会,各个家族来了很多代表,有蓖麻家族,有向日葵家族,还有德高望重的杨树家族。会议的名称叫做“秸秆妈妈的穿越之旅”,主题是绿色,环保,低碳。 

现在会议开始,主持会议的嘉宾是蓖麻,它说:“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秸秆家族的穿越之旅,本着保护环境的理念来进行大胆的规划,谁能畅想一下,好,秸秆家族,非常踊跃,它们提出方案一,建议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为农民讲解集中燃烧我们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子孙后代的不利因素。让农民伯伯,阿姨们懂得怎样去正确处理我们身体(秸秆)的方法。让他们想象一下现在的自然灾害,沙尘暴,海啸,泥石流,洪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场面,破坏人类美好的家园,告诉每个国家利用视频给农民讲解一下这就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后果,听说人类经常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关于怎样保护环境的协定,据了解中国立足于十三五规划,发展绿色能源,保护环境。所以,告诫全世界燃烧秸秆是破坏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常态化,让农民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从而改正他们的行为。那农民伯伯说了:‘我们怎样种地呀?’我们可以告诉他们,用免耕播种机来播种啊,既省时又省力,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经济划算,我们也会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肥料加工厂,为土壤爸爸增添营养,备战明年的收获。谁还能提出另一个方案呢?杨树家族的代表举手最高,你们的代表讲一下。” 

杨树家族的代表说:“这几年人类生产了许多大型的机器人收割机,收割的效果也是令人们满意,但秸秆家族的身体(秸秆)处理问题一直扣人心弦,没有妥善的解决,我们杨树家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打开窗户,看到了秋天收获的一片繁忙景象。高兴、紧张、速度都难以概括出眼前的丰收局面。前几年,仅靠劳动力收获秋天的果实,现在这种劳动方式将要成为当今社会的缩影,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国家加快农业改革的过程中,突飞猛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和不断的改进,终于呈现了人类现在实用的大型机器人收割机。记得前几年,我(杨树代表)在秋天的一个早晨散步,飒爽的秋风轻轻抚摸我的脸庞,把自己带来的颜料泼洒在我的绿色外衣上,谱写秋天的韵味,伴随着这样的美景,突然听见身边传来了一种声音,怪怪的,因为杨树家族的成年人,个子都很高,看事物也都很清楚。转过身来一瞧,好像是一种机器人,各个部位的形状引人注目,关键是它的功能很特殊,我在一旁偷听人类的对话,才知晓原来这种机器人是用来收割秸秆妈妈身体(秸秆)的现代化产品,听他们讲,这种机器人很神奇,过了一会,它们的实验开始了,秸秆妈妈看见这种庞大的怪物,心生害怕,只见它冒着黑色的烟雾,一缕一缕的冲上天空,两行秸秆妈妈被粉碎了,它们的宝宝顺着阶梯跳进了一间房子,房子是露天的,地上一片狼藉,披着绿色衣服的秸秆妈妈粉身碎骨,痛苦的折磨积攒在杨树叔叔的眼里。被收留的宝宝们脱去了外衣,由于机器人的技术还未成熟,残留的外衣似乎不尽人意,宝宝身体的固体细胞(玉米粒)也奉献了大地,像黄金做成的被子,彰显迷人的魅力,农民伯伯的眼睛湿润了,晶莹的泪花在眼圈不停的转动,辛苦地培育了一年的宝宝,竟被这种机器摧残的不可想象,心如刀割,伤心至极,因此,在当时人类很少使用这种机器人收割秸秆妈妈的身体(玉米秸秆),还是动用原始的人力劳动,但我们的科学家毫不倦怠,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陆续生产了改进型的机器人收割机,随着玉米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机器人的创新也日新月异,这种条件下使用机器人收割的农民伯伯越来越多,可是仍然没有解决秸秆妈妈怎样穿越的结果。我(杨树)每天和人类呼吸着秸秆妈妈释放的烟雾,喘不过气来,这种烟雾变成了雾霾,伤害着我们的身体,经过讨论我们设想了一项新技术,希望能成为现实。我们的新技术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设计的计划流程版图,请大家观察一下,首先在机器人收割机原来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加大发动机马力,然后,在机器人收割机的尾部加装捡拾机,作用:捡拾秸秆妈妈残碎的身体(玉米秸秆)。要求:速度快,捡拾效果要彻底。加装烘干机,作用:把捡拾的秸秆碎片尽最大能力烘干,防止发霉腐烂,要求:避免火灾的发生,安装温控设备。安装打包机,作用:打包捡拾的秸秆碎片,要求:速度快,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厚度:6厘米,长度;24厘米,宽度:12厘米,生产出来的秸秆碎片块儿易干,重量轻,方便燃烧。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秸秆煤’。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也可用于城市农村的取暖,以及农村的生火做饭等能源利用,燃烧充分,安全可靠,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绿色,环保,低碳。这也是秸秆妈妈的又一次穿越。主持人,我们的计划就讲到这里,希望对人类有所帮助,现场的各位代表,各位有识之士,我们的会议非常精彩,大家的建议也很宝贵,我坚信秸秆妈妈的穿越之旅一定会有另一个起点,谢谢大家,散会。” 

经过这次轰动整个自然界的大会,人类也了解了秸秆妈妈家族的想法,也在这个领域不断的探索,发现和研究。最终一定会成功的。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7 21:20

首先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人们正确认识环保的处理秸秆的方法。但我认为文章所提供的角度非常不适合。虽然看似是一篇童话风格的文章,实则不适合低年龄的儿童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大型收割机过去后我们忍受着身体的摧残但非常开心”,“讨论如何帮助人类处理秸秆妈妈的身体”这种不适合的内容。另外个人认为,把什么事物都看做是生而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点太过狂妄,我无法接受。

匿名 2017-11-04 16:18

科普作品中的比喻既要形象生动、也要准确恰当。从植物学角度看,土壤作为种子的“爸爸”,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蚂蚁阿姨”上餐,实际中,种子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不依靠蚂蚁。还有“蚯蚓哥哥”的“军事化管理”,“土壤爸爸”的“60英寸电视”,这些与主题无关的比喻都会给读者造成迷惑乃至误解。

匿名 2017-11-03 14:31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秸秆产生以及再利用保护环境的过程,按照倒叙的顺序来介绍,先介绍了秸秆的燃烧产生的问题,再介绍秸秆产生的过程,最后在写到秸秆的环保利用,前后呼应。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秸秆细化,更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在亲切的文笔将环保意识带入到读者心理。

匿名 2017-10-23 00:20

本篇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视角叙述了秸秆的一生,在经历不同身份的转变之后将生命的延续托付给了人类的过程。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相转换,个体和群体的交错出现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故事情节上衔接不够自然,秸秆宝宝一开始就懂得非常多的微量元素的吸收需求到后面的学习法术又突兀的叫来时间大老爷以及最后秸秆妈妈的托付不够水到渠成,有生搬硬套之感。且在人物设定上有些牵强,建议作者对作品的阅读受众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好地1阅读体验

高雪雨 2017-10-15 23:26

看这篇名为”穿越“的文章,我也产生了”穿越“之感,因为我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采用一套贴近儿童,而且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的欣赏和理解水平的称谓,这样有更利于把种子发芽,成长,抵抗害虫,成熟等过程讲清楚吗?我不能认同,而且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一个小三以下的儿童吧),讲述的内容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不用说其后愈演愈烈的称谓的混乱。后面讲焚烧秸秆和代表大会,形式可以接受,但是文字却难掩一股陈腐气。希望作者可以多多改进,避免为了适应儿童科普而强行低幼,以及少用官话套话。

吴一波 2017-08-27 12:00

文章以拟人的手法进行写作,贯穿行文,形式有一定的创新。然而具体的语言表述和衔接较为生硬,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录(共3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