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摩擦与润滑之战!》

摩擦与润滑的历史

451
6524
0
先看评语
·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从一个小范围入手,对摩擦与润滑这一对立统一过程的现象描述清楚,机理阐释深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佳作。但是要注意图片版权,适当锤炼文字。 · 正如另一位评委所言,本文很适合作为学校的补充性阅读,且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本文有着非常出色的一点:摩擦与润滑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又可以在知识深度上不断深挖,这使得各个年龄段各个知识水平的读者都可以在本文中汲取到新知——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希望作者能在第二轮的扩写中将这一优势更大地发挥出来。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与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一类趣味科普博文不同,这样的基础物理类选题多半意味着较低的传播性——所幸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易懂,图文并茂,读来非常抓人。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类作品,希望作者可以对文章的文学性稍加润色,十分期待本文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 文章行文流畅,用不长的篇幅为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摩擦的相关知识。文中还穿插了较多的配图,方便读者理解。 · 选题不错,科学原理解释得明白晓畅。文字可以进一步美化。文中不宜出现第一人称的“我”。另外,科普作品中出现品牌名也不合适。 · 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是比较符合科普作品特征,但作为文学作品是否还是欠缺了一些我文学性,对于完全外行的读者,本文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去阅读呢?

前奏结束,先从历史开始吧,话说我一直觉得轮子是人类远古历史上很重要的发明,可能不亚于火吧。席德梅尔的《文明四》科技树里面,轮子是陶器的前置科技,一开始我理解不了,后来看到陶轮就理解了。现在已经发现,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发明的轴承,是用在陶轮里的,这就是人类最早利用技术手段克服摩擦的例子。同样,轮子里面也要用到轴承。

Image title

没有轮子,就没有陶器。

下面这张图是公元前1880年埃及人使用滑撬来搬运一个巨大雕像,如果大家看的仔细一点,可以看到雕像脚下的那个人正在喷洒一种液体,这就是最早的润滑油脂。说明约4000年前,人类已经学会利用润滑剂来减少摩擦了,可以想象金字塔的建立少不了这些润滑剂。

Image title

这里可以做一个题目:假设那个雕像重约60吨,总共有172个人,每个人的拉力有80公斤,问滑撬的摩擦系数有多大?

说完古埃及,然后就要说到达芬奇了,他实在太多才多艺了,从飞机搞到潜艇,在摩擦学上,也是最早提出摩擦定律和摩擦因数的人。他的手稿里白纸黑字的写着:摩擦因数是摩擦力和正压力之比,这后来被称为经典摩擦理论的第一摩擦定律。达芬奇的很多手稿都未出版,1699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芒顿再次独立的发现了这个定律;同时他还提出了第二摩擦定律: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无关。这一点初中物理书上都有吧?再后来,静电学大牛库伦提出了摩擦学第三定律:滑动摩擦力跟初速度无关。你看,牛顿有运动学三定律,热力学也有三定律,我们摩擦学也有哦!

Image title

经典摩擦理论三定律的发现者:达芬奇,阿芒顿,库伦。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8 22:05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从一个小范围入手,对摩擦与润滑这一对立统一过程的现象描述清楚,机理阐释深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佳作。但是要注意图片版权,适当锤炼文字。

石冀青 2017-11-08 21:57

正如另一位评委所言,本文很适合作为学校的补充性阅读,且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本文有着非常出色的一点:摩擦与润滑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又可以在知识深度上不断深挖,这使得各个年龄段各个知识水平的读者都可以在本文中汲取到新知——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希望作者能在第二轮的扩写中将这一优势更大地发挥出来。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与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一类趣味科普博文不同,这样的基础物理类选题多半意味着较低的传播性——所幸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易懂,图文并茂,读来非常抓人。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类作品,希望作者可以对文章的文学性稍加润色,十分期待本文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匿名 2017-11-07 21:17

文章行文流畅,用不长的篇幅为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摩擦的相关知识。文中还穿插了较多的配图,方便读者理解。

匿名 2017-11-04 15:57

选题不错,科学原理解释得明白晓畅。文字可以进一步美化。文中不宜出现第一人称的“我”。另外,科普作品中出现品牌名也不合适。

匿名 2017-10-24 17:27

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是比较符合科普作品特征,但作为文学作品是否还是欠缺了一些我文学性,对于完全外行的读者,本文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去阅读呢?

匿名 2017-10-03 15:47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而又引人入胜,先从我们身边的摩擦与润滑讲起,吸引读者,进而回顾摩擦与润滑的历史,再进而阐述现代科学的摩擦与润滑机理,层层深入。另一方面,作者在题目中巧用比喻,把摩擦与润滑比作矛与盾,生动形象又点名了本文的主要讲述对象。本文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7-09-26 16:44

本文选材新颖,从摩擦与润滑的矛盾和统一着眼,贯穿基础物理学的概念,实现了科学传播的目的。思想、实用、新颖、科学性都没有任何问题。中小学生读者群可以有很好的阅读收获。所以本文特别适合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意补充,开阔学生眼界,用生活实际联系书本所学,起到了广义的教育的目的。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语言文字可以进一步修饰完善,艺术性需要进一步训练。

高雪雨 2017-09-04 12:57

这篇意外的不错,这位作者的科普风格很好,先是从生活中引出摩擦,再从科技实践的角度把摩擦力学和材料表面力学讲得深入浅出,而且看得出来为了接下来的扩写,作者留了个话头。文章比较成熟,举例恰当,配图及时,像一篇PPT讲稿,在思想水平,科学性和能否吸引读者等方面都可以取得不低的分数,但作为比较偏向物理基础研究的科普作品,这篇的选题吃了点儿亏。

目录(共4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