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人与神》

阚毕昇

6
3150
1

阚毕昇似乎又回到了大学刚毕业那时候,一样对前途一片迷茫,那时刚毕业的他在深造和工作之间选择了工作,几年后他又在职考研。但此时与彼时不同,那时他虽迷茫,但至少有选择的权利,而今天,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他不是没想过撂摊子不干,但被他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早已脱离他的掌控,也许自己会成为魔鬼的帮凶,他想,但既然能有背叛上帝的堕天使,也一定能有背叛撒旦的赦恶魔。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把这五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五天来过,和因为论文作者排序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同事冰释前嫌,同为了蝇头微利心生龃龉的表面兄弟抱头痛哭,他只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夫人——直到今日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亏欠她的永远还不清——坦白了这件事,正和从前一样,他夫人虽然不能理解他,但还是支持他的选择。

他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通透,正因如此,他察觉到身旁间谍阴测测的觑视,他虽惊讶于他们的数量,但他已经毫不在乎了。

五天很快过去,他手拉自己从前出差时用的拉杆箱,虽然轮子磨损的不成样子,箱体也久经岁月的风霜,但胜在结实,身穿那件他攒了半年工资买的西装,虽然这件的价格还不到暴富之后买的那件的零头。

机场候机室的大屏幕上正放着领导人讲话,“……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司法公信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责……”阚毕昇想到了丹尼尔口中的陈哲宇和付林,不禁露出讥讽的笑容,其实不公正的,又何止司法?至少违宪的两少一宽至今还在实施,想到这里,阚毕昇有些迷茫,为何在和丹尼尔争辩的时候自己就成了小粉红?是不是那时的自己只是把爱国主义当成了对抗丹尼尔的工具?就像网络上那些一言不合就拿爱国主义问候和自己意见相左之人的父母一样的喷子那样?

阚毕昇曾经对“在和平时期,聚集爱国主义大旗下的,不是卑鄙的政客,就是颠三倒四的疯子”这句话深以为然,但今天即将“死去”的他又有了新的看法。

我爱国,他想,并不是因为国家能给我什么好处与荣誉,国家有多么繁荣富强。与之相反,国家有多么黑暗,我就有多么爱国。我见不得骨肉同胞遭受不公待遇,我见不得贪官污吏如寄生虫剥食民脂民膏,我更见不得自己的同胞或被动或主动或依法向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或任何宗教屈膝下跪。总是要有人不愿放弃尊严、放弃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只为社会稳定与苟且偷生。

如果我这般爱国,如果有人像我一样爱国而非只唱赞歌的奴才式爱国,那么他一定会侵犯那些蠹虫的利益,也势必会遭到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报复,这种爱国者如袁崇焕般死后正名的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则如朱胜文一样含冤至今,但我依旧会这般爱国。

彻底想明白这些的阚毕昇一身轻松,再回想起自己留给阮一的信,只觉得自己最后一段写得有些矫揉造作,不由会心一笑,多天的焦虑也随之风消云散。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8-02-06 15:41

整个小说的风格结合封面来看的话有点像是SCP文,而SCP文的要求是有趣的创作概念、合理的收容措施与清晰的叙述。前两个要求在该小说中基本上得到了体现,但是最后一个要求可能还需要作者进一步的锤炼。

匿名 2018-02-06 12:08

开篇是个不错的惊险小说设定,但是情节马上就游离于这条线索。人物们忙于“思考人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发感慨,而不是投入行动。太多的闲笔完全遮盖了主线,甚至找不到核心冲突是什么。显然作者在创作前没有设计结构,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小说中虽然有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但因为与情节无关,无法把它们看成小说的主题。

匿名 2018-01-26 20:05

小说的叙事风格可因作者而千差万别,但是作为通俗文学而言,最起码因果链条应当连贯才撑得起整个故事的发展。这篇文章以被窃取的一笔CIA巨款作为起点,引出组织特工的一系列行动。以文章近似于谍战小说的叙事轨迹,剧情本应跌宕起伏令人无法释手,但是从第二章开始,人物行事的动机、造成双方对抗的核心矛盾,乃至人物的性格都失踪在了后面漫无边际的对话里,并且故事也并不像有一个清楚的结尾,更像是一篇尚未完工的作品的一部分。

目录(共1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