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登录
先看评语再看文
与其说是小说,这篇散文的气息更浓重一些,第一人称带来的完全内心活动和想法,使本篇在进入后段之前,情节都以阴谋的方式隐藏在抒情回忆之中。但不得不说铺垫太长,在英国的那段应该用来伏笔和主要塑造人物形象,但实际上过于流水账。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结尾主角怼量子计算机,(最末端的阴谋倒是可以看出来了),初看下来非常厉害,用人类的逻辑去打败了计算机,用它们只有思维的弱点进行了攻击,逻辑缜密。但是仔细读几遍之后,主角其实通过混淆‘对’‘正确’和‘存在性’的定义,去强行混乱计算机的逻辑,与其说是推演,不如说带了诡辩。当然,总体来看结尾还是很棒的,前面有凑字数之嫌。
从开头到结尾,完全的美国大片的感觉,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星球命运和个人命运的纠缠,科技与精神关系的思考,亲情和爱情的最终实现。然而结尾主角达到的星球和个人的两重圆满,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外力和运气,过于理想化,比较比大众喂鸡汤的圆满英雄式结局。
设定很有创意,描写也比较细致,能够清晰地想象出作者笔下的未来架构。遗憾的是相比起前文的详尽,后面在叙述冲突时稍显仓促,力度不足。
基地、测试卡片、人工智能、芯片、樱花……把美与技术的碎片胡乱拼在一起,终究也还是一堆碎片罢了。
讲述了一辆载入了AI的智能汽车与发明家之间的感情纽带。故事叙事连贯自然,以记忆的遗失与恢复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是很讨巧的做法。但是剧情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前半部分着力于表现机器人的僵硬感,但是从后面的内容可以看到在发明家很小的时候,人工智能(老周)就已经发达成具备感情的高级造物了,这前后之间的逆差实在太过让人难以接受。
作者对石墨烯进行了简要介绍,内容较全面,事实较清楚,科普性较强。但无关内容(如足球烯,碳纳米管等)篇幅过大,文中术语较多且不易理解,文章趣味性不高,全篇文笔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