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学问》

线路:小设计有大学问

3
3422
0
先看评语
· 初见此文,粗读就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的巧思:“长安街的开肠破肚”“站台换乘路远实有苦衷”“安检仪器是否污染食物”……这些科普点的选取贴近生活有颇为有趣新颖,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又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也侧面反应出了作者在选择科普内容时的推敲与对地铁话题的热爱。 但文章仍有一些瑕疵存在,虽瑕不掩瑜可仍令人抱憾:文章行文通顺流畅不假,但作者通俗化语言的解释和文中很多的专业类知识有割裂拼接之感,比如第三章的大段图表。 科普类文章很重要的一环 就是其科学知识部分的通俗化表达,希望作者在更多推敲思考后,对文章中的“拼接感”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文学性阐释,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 工程类科普较少,选材贴近生活,内容全面。但是每小节篇幅短,文字少,深度不够,阐述有余而解读不足,图表和图片太多,文字水平尚需提高,内容尚需充实。 · 地铁作为我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去探究他背后的科学知识,非常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身边的事物切入,以小见大。但是从科普文章本身的叙述能力上来讲,还有待提高,图表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不要以图表作为文章章节的主体,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不过忍不失为一篇让人眼见一新的科普文章。 · 工程领域的科普文章比较少见,本文在这个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虽然本文内容丰富,但亲和力弱了些。在“站台:换乘路远有苦衷”一节中,竟然出现了一张图表,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购票:自助机器省时间”一节中,花大篇幅将货币防伪,有些跑题了。希望作者多揣摩工程领域优秀科普文章的写作手法。 · 文章的确很有启发,也充满了硬货,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地铁系统从开挖到迎客载客,涉及到的工程技术,设计原理,自动化等科学知识;文章的分节和各节标题也挺好,一目了然;但有一点问题是,文中除了前后的引文外,几乎都是单纯的知识输出,且鲜少详解,当然以我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说没多少障碍,但考虑到科普要面对的对象,作者应该思考如何把文章变得更生动易懂;不过,我还猜测作者可能是先列了一个提纲,毕竟入围后还有扩写环节,那时再在每节展开详述亦可。

地铁里的学问是贯穿始终的,自它设计线路之时就有着许多讲究。首先是对地铁线路本身的设计:起点终点、走向换乘、途径站点等等,这些都是系统性的问题。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因素就是人流量,然而还有更多社会、经济、工程限制、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待考量。比方说:兰州市狭长的地形就使得其地铁大都沿东西向延伸;西安市钟楼站在修建前也要考虑长期巨大的振动对古建筑的影响;当年北京市一号线将长安街“开膛破肚”,不得不拆除了不少沿线的古城墙。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提地铁每公里6~7亿元的高昂的建设费用,这也是制约它不能随意铺设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地铁线路图的设计,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了。下图是1931年由Harry Beck设计的伦敦市地铁图,现在世界各地的地铁图大多由该地铁图衍生而来,它那90°/45°抽象化的折线成为了地铁线路图的标准范式。2006年,BBC发起“英国最伟大的设计”评选活动,超过20万名观众对一些著名设计进行投票。Beck设计的线路图名列第二,仅次于世界上最美飞机——协和客机。

这种线路图为了方便乘客安排出行的计划,达到信息在最大程度的可视化,需要给乘客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如果采用实际比例、实际走向绘制,不仅排版标识困难,看起来也十分的扭曲,密集中心地区可能连站名都没地方放,因此需要在方向、长度、比例、站间距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优化:方向横平竖直或是45°倾角;绘图比例根据站台密集程度加以微调;同一条线的站间距也绘制的基本一致。只要不是说把一个河南岸的站画到了北岸,那么还都是以简明为根本原则的。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石冀青 2017-11-08 17:41

初见此文,粗读就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的巧思:“长安街的开肠破肚”“站台换乘路远实有苦衷”“安检仪器是否污染食物”……这些科普点的选取贴近生活有颇为有趣新颖,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又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也侧面反应出了作者在选择科普内容时的推敲与对地铁话题的热爱。 但文章仍有一些瑕疵存在,虽瑕不掩瑜可仍令人抱憾:文章行文通顺流畅不假,但作者通俗化语言的解释和文中很多的专业类知识有割裂拼接之感,比如第三章的大段图表。 科普类文章很重要的一环 就是其科学知识部分的通俗化表达,希望作者在更多推敲思考后,对文章中的“拼接感”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文学性阐释,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匿名 2017-11-08 14:31

工程类科普较少,选材贴近生活,内容全面。但是每小节篇幅短,文字少,深度不够,阐述有余而解读不足,图表和图片太多,文字水平尚需提高,内容尚需充实。

匿名 2017-11-07 18:13

地铁作为我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去探究他背后的科学知识,非常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身边的事物切入,以小见大。但是从科普文章本身的叙述能力上来讲,还有待提高,图表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不要以图表作为文章章节的主体,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不过忍不失为一篇让人眼见一新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7-11-04 15:36

工程领域的科普文章比较少见,本文在这个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虽然本文内容丰富,但亲和力弱了些。在“站台:换乘路远有苦衷”一节中,竟然出现了一张图表,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购票:自助机器省时间”一节中,花大篇幅将货币防伪,有些跑题了。希望作者多揣摩工程领域优秀科普文章的写作手法。

高雪雨 2017-10-14 23:18

文章的确很有启发,也充满了硬货,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地铁系统从开挖到迎客载客,涉及到的工程技术,设计原理,自动化等科学知识;文章的分节和各节标题也挺好,一目了然;但有一点问题是,文中除了前后的引文外,几乎都是单纯的知识输出,且鲜少详解,当然以我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说没多少障碍,但考虑到科普要面对的对象,作者应该思考如何把文章变得更生动易懂;不过,我还猜测作者可能是先列了一个提纲,毕竟入围后还有扩写环节,那时再在每节展开详述亦可。

吴一波 2017-10-13 19:19

作者以地铁为科普对象,从线路、挖道、站台、进站、购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将专业知识以相对通俗的语音表述出来。然而,文章的语言表达仍需要提高,需要将科学内容更形象有趣地表现出来。同时,科普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法),本文在方法的介绍,思想的传播以及精神的弘扬方面显得有些欠缺。

匿名 2017-10-12 18:39

本篇文章从都市人日常生活中地铁入手,将我们平时所不曾深入了解的地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善于灵活的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将平淡无奇的概念、定义和原理进行解释,比如对于站台的分类的介绍,结合实际现场可能出发的情况和环境,来分析3中站台方式的有略所在。在普及知识方面,本文可谓是已经达到其目的,也是很吸引读者的阅读的兴趣,单单从艺术性方面进行考量,仍然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爽 2017-10-11 17:54

文章选择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普,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点。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教你量子计算的科普,公众更希望了解到身边每天都接触的场景背后的故事。 但是,故事呢?文章中完全没有故事,只有陈述。陈述不是故事,陈述只是宣传。文章读起来感觉不像文学作品,更像地铁公司的宣传栏。我们写科普,一方面是要宣传科学的知识、方法、精神,另一方面,要吸引人读进去、记得住、忘不了、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就需要在文学性上下功夫。好办法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需要有人物,至少有角色。有情节,至少有转折。这些文章中都没有。

匿名 2017-10-10 13:00

文章的切入点很有新意。地铁本身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但其中的知识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因此读这样一篇文章,也会比较有意义。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文章中的图片一张也没有显示出来,非常影响读者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章本身的缺点在于不够有趣。作为科普文章,科学性自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但为了吸引读者,趣味性也必不可少,这篇文章的文字过于简洁,导致趣味性不是很强,读起来很难对其内容提起兴趣,希望作者能有所改进。

目录(共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