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学问》

进站:标志分流门道多

3
3422
0
先看评语
· 初见此文,粗读就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的巧思:“长安街的开肠破肚”“站台换乘路远实有苦衷”“安检仪器是否污染食物”……这些科普点的选取贴近生活有颇为有趣新颖,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又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也侧面反应出了作者在选择科普内容时的推敲与对地铁话题的热爱。 但文章仍有一些瑕疵存在,虽瑕不掩瑜可仍令人抱憾:文章行文通顺流畅不假,但作者通俗化语言的解释和文中很多的专业类知识有割裂拼接之感,比如第三章的大段图表。 科普类文章很重要的一环 就是其科学知识部分的通俗化表达,希望作者在更多推敲思考后,对文章中的“拼接感”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文学性阐释,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 工程类科普较少,选材贴近生活,内容全面。但是每小节篇幅短,文字少,深度不够,阐述有余而解读不足,图表和图片太多,文字水平尚需提高,内容尚需充实。 · 地铁作为我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去探究他背后的科学知识,非常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身边的事物切入,以小见大。但是从科普文章本身的叙述能力上来讲,还有待提高,图表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不要以图表作为文章章节的主体,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不过忍不失为一篇让人眼见一新的科普文章。 · 工程领域的科普文章比较少见,本文在这个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虽然本文内容丰富,但亲和力弱了些。在“站台:换乘路远有苦衷”一节中,竟然出现了一张图表,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购票:自助机器省时间”一节中,花大篇幅将货币防伪,有些跑题了。希望作者多揣摩工程领域优秀科普文章的写作手法。 · 文章的确很有启发,也充满了硬货,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地铁系统从开挖到迎客载客,涉及到的工程技术,设计原理,自动化等科学知识;文章的分节和各节标题也挺好,一目了然;但有一点问题是,文中除了前后的引文外,几乎都是单纯的知识输出,且鲜少详解,当然以我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说没多少障碍,但考虑到科普要面对的对象,作者应该思考如何把文章变得更生动易懂;不过,我还猜测作者可能是先列了一个提纲,毕竟入围后还有扩写环节,那时再在每节展开详述亦可。

即使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坐地铁,相信你也不会在地铁站里迷路,似乎有只无形的手推着你走向终点。这只手,就是科学的导向系统。导向系统,又名标识系统,作用是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信息,对人流、物流进行引导。地铁的标识系统设计是完善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规范的公共交通导向标识系统是现代交通疏导的灵魂,因此,地铁站内交通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也不能轻视,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乘客无效停留时间,对轨道交通功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标识系统主要由图形、文字、色彩以及空间环境构成。它通过提供统一的视觉形象和视觉符号,方便乘客出行。

色彩是地铁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鲜艳的色彩能增强车站站台的识别性,方便快速阅读和识别。目前,国际上面对有些城市地铁线路较多带来的识别混乱,通常的解决办法是采用色彩识别系统(颜色区别法),即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线路来加以区分,使每一条地铁线乘客都能一眼辨认出来,通过线路的颜色信息,乘客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在哪条线上。在地下空间布局中采用鲜艳的色彩既满足视觉导向和信息传达的要求,又调节了室内气氛。从目前中国地铁线路的色彩规律来看,普遍采用了红、橙、黄、绿、青、兰、紫等易识别的色彩。并且采用暖色——冷色——暖色或者冷色——暖色——冷色交替的色彩搭配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视觉对比强烈、醒目。

从地铁站外门匾到站内售票、票价、进站、乘车方向、地铁线路图、列车都有明确而清楚的指示牌。标识牌信息内容简捷、清楚,每个乘客在使用过程中只要留意头顶前方悬挂的导向标识牌就能顺利完成出行,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地铁交通导向标识牌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这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具体体现。

十几年来,北京地铁指示系统经过了数轮改进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在 2005 年地铁 5 号线开通时,北京地铁借鉴了港铁 MTR 的指示系统,并再此基础上改进及革新,形成了北京地铁现有的指示系统。

而到了早晚高峰时,需要的就不仅是导引,更是分流了。让我们来看看地铁站内是如何应对大流量乘客的吧。首当其冲的,多开客车,压缩发车间隔:地铁的发车间隔在早晚高峰时会明显缩短,北京地铁的宣传片里就提到了最短发车间隔的逐渐缩短,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两分钟一班。其次,高峰期开行短线车。为了解决客流不均衡的情况,地铁都会在高峰期利用中间折返站开行短线车,以此来压缩中间区段的行车间隔,提高运能,缓解高峰客流。再次,“铁马”,即可移动式不锈钢栏杆。S形铁马多设于安检口,用来减缓人流流速,并防止人们排成“一字长蛇阵”。直行铁马多设于换乘站,用来分隔双向客流,使队伍更为有序。最后,甚至可以改变扶梯的运行方向,让它顺应暂时的人流流向,使乘客快速换乘或离开车站。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石冀青 2017-11-08 17:41

初见此文,粗读就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的巧思:“长安街的开肠破肚”“站台换乘路远实有苦衷”“安检仪器是否污染食物”……这些科普点的选取贴近生活有颇为有趣新颖,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又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也侧面反应出了作者在选择科普内容时的推敲与对地铁话题的热爱。 但文章仍有一些瑕疵存在,虽瑕不掩瑜可仍令人抱憾:文章行文通顺流畅不假,但作者通俗化语言的解释和文中很多的专业类知识有割裂拼接之感,比如第三章的大段图表。 科普类文章很重要的一环 就是其科学知识部分的通俗化表达,希望作者在更多推敲思考后,对文章中的“拼接感”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文学性阐释,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匿名 2017-11-08 14:31

工程类科普较少,选材贴近生活,内容全面。但是每小节篇幅短,文字少,深度不够,阐述有余而解读不足,图表和图片太多,文字水平尚需提高,内容尚需充实。

匿名 2017-11-07 18:13

地铁作为我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去探究他背后的科学知识,非常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身边的事物切入,以小见大。但是从科普文章本身的叙述能力上来讲,还有待提高,图表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不要以图表作为文章章节的主体,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不过忍不失为一篇让人眼见一新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7-11-04 15:36

工程领域的科普文章比较少见,本文在这个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虽然本文内容丰富,但亲和力弱了些。在“站台:换乘路远有苦衷”一节中,竟然出现了一张图表,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购票:自助机器省时间”一节中,花大篇幅将货币防伪,有些跑题了。希望作者多揣摩工程领域优秀科普文章的写作手法。

高雪雨 2017-10-14 23:18

文章的确很有启发,也充满了硬货,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地铁系统从开挖到迎客载客,涉及到的工程技术,设计原理,自动化等科学知识;文章的分节和各节标题也挺好,一目了然;但有一点问题是,文中除了前后的引文外,几乎都是单纯的知识输出,且鲜少详解,当然以我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说没多少障碍,但考虑到科普要面对的对象,作者应该思考如何把文章变得更生动易懂;不过,我还猜测作者可能是先列了一个提纲,毕竟入围后还有扩写环节,那时再在每节展开详述亦可。

吴一波 2017-10-13 19:19

作者以地铁为科普对象,从线路、挖道、站台、进站、购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将专业知识以相对通俗的语音表述出来。然而,文章的语言表达仍需要提高,需要将科学内容更形象有趣地表现出来。同时,科普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法),本文在方法的介绍,思想的传播以及精神的弘扬方面显得有些欠缺。

匿名 2017-10-12 18:39

本篇文章从都市人日常生活中地铁入手,将我们平时所不曾深入了解的地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善于灵活的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将平淡无奇的概念、定义和原理进行解释,比如对于站台的分类的介绍,结合实际现场可能出发的情况和环境,来分析3中站台方式的有略所在。在普及知识方面,本文可谓是已经达到其目的,也是很吸引读者的阅读的兴趣,单单从艺术性方面进行考量,仍然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爽 2017-10-11 17:54

文章选择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普,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点。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教你量子计算的科普,公众更希望了解到身边每天都接触的场景背后的故事。 但是,故事呢?文章中完全没有故事,只有陈述。陈述不是故事,陈述只是宣传。文章读起来感觉不像文学作品,更像地铁公司的宣传栏。我们写科普,一方面是要宣传科学的知识、方法、精神,另一方面,要吸引人读进去、记得住、忘不了、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就需要在文学性上下功夫。好办法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需要有人物,至少有角色。有情节,至少有转折。这些文章中都没有。

匿名 2017-10-10 13:00

文章的切入点很有新意。地铁本身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但其中的知识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因此读这样一篇文章,也会比较有意义。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文章中的图片一张也没有显示出来,非常影响读者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章本身的缺点在于不够有趣。作为科普文章,科学性自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但为了吸引读者,趣味性也必不可少,这篇文章的文字过于简洁,导致趣味性不是很强,读起来很难对其内容提起兴趣,希望作者能有所改进。

目录(共7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