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普》

主食的故事-2.1五谷到底是哪五谷

先看评语
·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古时候有一句话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是用来嘲讽那些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的人。也用来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的一些人。但是到了现如今发达的社会,我们靠着吃白米白面就可以平稳度日的年代,还有多少人知道“五谷”是哪五谷呢?

其实这“五谷”追溯起来,并不是5样谷类作物,在不同的朝代,“五谷”有着不同类型的组合形式。最主要的组合形式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Image title
【稻】
稻即水稻,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类作物。对于亚洲人来说,水稻就更为重要了。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稻米也成为了世界人眼中最能代表亚洲人的一种主食了。

水稻的原产地在中国、印度、泰国等国的生物学家考证之下几次易主,现阶段水稻起源于中国的理论最据说说服力。野生稻被驯化成为栽培稻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见彩图)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遗址的先民都已营相对定居的农耕生活,由此推溯以迁徙为主的种稻业的产生当为时更早。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就是一路吃着米进化而来的。
Image title
【麻】
说道“麻”,你们的第一反应也许会是“芝麻”。然而芝麻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胡麻”,芝麻是在南北朝时由印度传入的中国。

而这个“麻”而是“火麻”,亦或者称作“大麻”。只不过这个大麻不是毒品大麻,而是纺织用的纤维大麻。古时候的衣物主要是用大麻的纤维织造而成的,棉花原产地在印度,传入中国并形成大面积种植的时代较晚。

大麻的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用以织麻布或纺线,制绳索,编织渔网和造纸。而大麻的种子可以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油漆,涂料等,油渣可作饲料。虽然说以大麻籽作为食物并不是主流,但以以大麻纤维作为纺织品,绝对可以说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放入五谷之中并不为过。一种植物有这样多样性的用途,怎能不受到古人的厚爱呢?

Image title
【黍(shǔ)】
黍是“黄米”的古称,《诗经·魏风》中有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所指的就是这种谷物。

黍子的果实去了壳之后就是黄米。黄米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著名的“粘豆包”就是用黄米磨面做成的。《舌尖上的中国》里也出现了用粘性稍弱一些的黄米制作黄馍馍的片段。除了做粘豆包和黄馍馍之外,黄米还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在古代的北方属于重要的粮食类作物,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

Image title
【稷(jì)】
“稷”在古文中经常被誉为“五谷之首”,而且还有一个词语“江山社稷”,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统治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稳固。可见“稷”在古代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稷”所指代的植物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就目前来说最具有说服力的说法是“稷”指代的就是“粟”,也就是俗称的“小米”。

小米和路边常见的狗尾草有着非常亲密的亲缘关系,小米本身就是由狗尾草驯化而来的。在某些肥沃的土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狗尾草也会长出下垂的穗子。小米与黄米相比籽粒更小,而且普遍不具有粘性,这也使得小米在烹饪过程中少了一些多样性。一碗纯粹的小米粥也能把他原有的谷物的香气完美的表达出来,同时作为粗粮,小米也更比那些精粮更多具备了一些维生素B族。常食粗粮的确对身体有好处。
Image title

【麦】
“麦”一般指“小麦”。全世界有43个国家,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小麦磨成的面粉更是北方人最爱的口粮之一。小麦原产地西亚,学术界普遍认为从西部地区传入中国,并逐渐在北方地区立足。

小麦磨成的面粉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粘性和弹性,时其变成了烹饪方式最多样的主食。西方的面包、通心粉、夹心饼干;东方的馒头、面条、饺子馄饨,都是由多变的面粉做成的。


Image title
【菽(shū)】
菽是一个汉字。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 “菽”便逐渐成为了为豆类的总称。而在豆类中,大豆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物了。

大豆原产于我国,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油对于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易于获取的蛋白质的来源了。大豆含有丰富植物蛋白,提供了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而聪明的中国人又利用大豆蛋白质的特点发明了豆腐。可说是古人在食物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除此之外,大豆还可以榨油和酿造酱油发酵黄酱,也成为了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美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枯黄病,使大豆产量下降。7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野生大豆,引进美国与当地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也使得中国的农业学家警醒,开始保护并收集我国本土的野生种质资源。如此复杂多变的大自然,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个巨大的惊喜。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8 10:10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石冀青 2017-11-08 05:54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匿名 2017-11-07 21:43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匿名 2017-11-02 17:36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匿名 2017-11-01 17:5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匿名 2017-10-31 13:04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作者以“吃”为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带动效果,以热门的节目引入,更是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对于各种食物的理性分析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五谷部分引用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为文章的艺术性、阅读性大添光彩。加之以精美的图片为辅助,此文可以说是一篇近乎完美的科普文章。

高雪雨 2017-10-29 23:45

这篇文章整体比较成熟,无论是选题,科学知识的通俗演绎,还是文字风格和行文节奏,都很不错。而且吃这件事,既然在普罗大众中这么受欢迎,又有《舌尖上的中国》珠玉在前,这篇《舌尖上的科普》的确能做到很流畅,不过后者更好的仍在于其科普点随性生发,包括荷叶效应,雨后春笋的原理等,着实有趣。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五谷那一部分,不仅解释了稻麦麻稷黍菽的文字来源,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物种的演化,分布和扩散状况,这样一来能表现出作者“通晓古今中外”的科普能力,二来也能让读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匿名 2017-10-28 13:04

以《舌尖上的中国》引入,科普一些食物的各种特点,很有趣。作者的语言也不错,文章读起来比较流畅。如果文章内容能够再丰富一点就更好了。 期待作者在二轮中的发挥。

吴一波 2017-10-26 17:39

“通过文字来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些内容进行科普,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让你们食指大动的纪录片,更是一部知识点丰富的精神食粮。” 打了一个较高的分数。文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虽然提升空间还比较大,但能看到作者的用心。

匿名 2017-10-25 18:43

挺不错的食用植物科普文,语言朴实易懂,但也有科普文的严谨性。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引出科普的内容,同时文字搭配图片,能更好的起到科普效果。

目录(共5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