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普》

自然的馈赠-1.3吃藕不丑

先看评语
·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荷花可以说真是一种浑身都是宝的植物啊。种子的子叶可以吃(莲子),种子的胚可以入药(莲心),根可以吃(莲藕),叶子可以泡茶也可以做菜(荷叶茶和叫花鸡)。而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姿态使得它颇受人们的喜爱,在许多文学作品和画作中都有着墨。

荷花也是一种季节分明的植物,春季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季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季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不过到了冬季,水面上早已失去了生机,还有什么诗可以赞颂荷花呢?不如就让我们“脍长抽锦缕,藕脆削琼英。”吧!小火慢炖一碗莲藕排骨汤,在清冷的季节里品尝到美滋滋的味道。吃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保养皮肤的作用。吃藕不会变丑,而是会变得更漂亮。

藕并不是荷花的根,而是荷花的“变态茎”。这个“变态茎”的名字听起来有些诡异,然而对于荷花来说,这样的变态茎是它适应水生生活的秘密武器。一般来说植物的“变态茎”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茎。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引起器官形成某些特殊的适应,以致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改变的茎。在藕节中间的那一圈黑毛毛一样的东西,那才是荷花真正的根。
Image title(茎有“节”,而根无“节”,这是区分某个植物组织是根还是茎的最直接的辨认方式)
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活动,而这个能量就来自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一般植物的根系长在陆上的土壤里,土壤的间隙中存在着一些空隙,这些空隙中就会储存一些空气。砂土空隙会多一些,粘土空隙会少一些,壤土适中。植物的根系就依靠这些空气维持呼吸作用来吸收养分。如果根部没有了氧气,根系也就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时间长了以后根系会腐烂,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种花时候经常松土对植物的根系会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是荷花长在池塘的淤泥之中,下面的根缺少空气。荷花为了应对这一逆境,便进化出了专门向根部输送氧气的“气管”。当我们切开藕的时候可以看到里面长着大小不一的孔穴,那就是用来运输空气的。当我们折断荷叶的梗的时候也能看到许多孔穴,那也是运输空气的“气管”,空气中的氧气被叶片上的气孔吸收之后便通过叶梗输送到了藕中。藕里的空气也就供给根部的呼吸作用,荷花真正的根也就在没有空气的淤泥中有了立足之本。

藕除了向根部输送空气之外,还是荷花重要的“仓库”,荷花会把很大一部分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以淀粉的形式储藏在藕中。藕也会因为淀粉含量的不同,产生淀粉含量低清脆爽口的“脆藕”和淀粉含量高软糯香口的“粉藕”的区别。

抛开藕不讲,荷花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当你把清水洒在荷叶表面,水不会弄湿荷叶而是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银珠一样的小水珠在荷叶表面来回跑动,一旦有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或者缺口,水珠就会很快流出荷叶。因为这种奇特的现象而使得荷叶总是保持干净的状态。

这个现象被称作“莲花效应”。莲花效应主要是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换言之,科学家们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莲叶的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水在这些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上不会向莲叶表面其他方向蔓延,而是形成一个个球体,就是我们看到莲叶上滚动的雨水或者露珠,这些滚动的水珠会带走叶子表面的灰尘,从而清洁了叶子表面。

其实除了荷花之外,还有很多水生植物也有着类似的叶片,诸如海芋、槐叶苹等,这也是水生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所作出的进化,不得不感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仿生学设计,有许多的领域和方面需要这种应用,如衣料的外表面、房顶、机械润滑油、自动喷漆器等等。如果实现了莲花效应的放生设计,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在工业合作中,目前正在努力将莲叶效应转化成实际的技术应用。虽然肯定还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是肯定迟早会有这种实用的产品走向市场。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8 10:10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石冀青 2017-11-08 05:54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匿名 2017-11-07 21:43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匿名 2017-11-02 17:36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匿名 2017-11-01 17:5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匿名 2017-10-31 13:04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作者以“吃”为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带动效果,以热门的节目引入,更是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对于各种食物的理性分析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五谷部分引用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为文章的艺术性、阅读性大添光彩。加之以精美的图片为辅助,此文可以说是一篇近乎完美的科普文章。

高雪雨 2017-10-29 23:45

这篇文章整体比较成熟,无论是选题,科学知识的通俗演绎,还是文字风格和行文节奏,都很不错。而且吃这件事,既然在普罗大众中这么受欢迎,又有《舌尖上的中国》珠玉在前,这篇《舌尖上的科普》的确能做到很流畅,不过后者更好的仍在于其科普点随性生发,包括荷叶效应,雨后春笋的原理等,着实有趣。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五谷那一部分,不仅解释了稻麦麻稷黍菽的文字来源,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物种的演化,分布和扩散状况,这样一来能表现出作者“通晓古今中外”的科普能力,二来也能让读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匿名 2017-10-28 13:04

以《舌尖上的中国》引入,科普一些食物的各种特点,很有趣。作者的语言也不错,文章读起来比较流畅。如果文章内容能够再丰富一点就更好了。 期待作者在二轮中的发挥。

吴一波 2017-10-26 17:39

“通过文字来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些内容进行科普,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让你们食指大动的纪录片,更是一部知识点丰富的精神食粮。” 打了一个较高的分数。文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虽然提升空间还比较大,但能看到作者的用心。

匿名 2017-10-25 18:43

挺不错的食用植物科普文,语言朴实易懂,但也有科普文的严谨性。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引出科普的内容,同时文字搭配图片,能更好的起到科普效果。

目录(共5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