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登录
先看评语再看文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文章从科学、宗教、哲学等多角度入手对松果体进行探讨,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对机理阐释深入。然而紧凑有余,轻松不足,读者阅读时难免感到艰涩难懂。
作者采用拟人方式介绍了人体内三大脂肪酸,增强了文章趣味性。但文章中只有现象描述,欠机理解释。另外,某些概念仍需解释。
作者从电影艺术的演进与发展入手,介绍了影视特效技术的源流。选材新颖,内容丰富全面,但是原理讲述稍嫌简单,内容丰富之余未能突出重点,文字还需锤炼。
在故事中穿插科普,形式较为新颖,有趣味性。但科普内容简单,不够深入,故事较为生硬,而且第二篇中的国学内容较为突兀。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博文,读起来令人有惊喜之感。 惊喜便是惊喜在本文的视角。回想很多科普类文章,其实读者们不难发现讲述者总是立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以不易察觉的俯视姿态向初次接触此类知识的读者传播科学知识。本文却一反常态,尤其以第一人称的文献查阅错误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又使用了不少的网络用语,不经意间令读者代入进研究者(作者)的身份,在阅读体验上非常抓人。 此外本文总体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选取的“腿”“色”“情”角度新颖,看得出作者对鸟类的热爱与研究。但仍希望作者能够对本文的各个部分进行更为详尽的展开,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初读此文,竟有种专业课教材第一章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奇。 抛开科学性不言,本文就可读性来讲就已经落入了“百度百科式”的怪圈。究其本心,科普类文章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以期提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故而这篇文章最令人不可忽视的短板便是可读性,一是对于读者的准入门槛太高:如若在逻辑上把重点放在史料上则无需硬性将各类原理加入——史料尚且需经过作者的文学性表达才能通至黄发垂髫,更何况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呢;二来通读全文,虽然能看到作者在行文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整理叙述,但仍希望作者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展示出来,否则便容易呈现出专业课本的冷冰冰面孔了。
初看文章目录,各个标题在一起令有种林清玄之感,在科普文章中确实是颇令人耳目一新了。但文章内容相比却十分俏皮,其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会颇得小读者喜爱。但仍需静下来思考,虽然第一人称较为新颖,但其在科普知识之间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究竟是为了使阅读更加流畅通顺,为了科普而服务呢?还是为了塑造形象与文风呢?这两者虽可共存,但对文字的功力与推敲却都要求非常之高,从可读性来讲其实需要相当谨慎。如在“风华绝世”一章中,便落入了百科与描写性语言生硬拼接,没有交融的窠臼。 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可以看到作者的逻辑贯穿其中,但在大段科普知识需要阐释时(如分类)却能感受到一丝力不能支。建议或反复斟酌行文或直接略去。但文章对于典故和传说的引用令人眼前一亮,旁征博引令人颇有兴味。总的来讲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希望作者再接再厉。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