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普》

自然的馈赠-1.1松茸的秘密

先看评语
·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1.1松茸

笔者至今也未能有幸品尝到号称菌中之王的松茸,一来是因为松茸价格高昂,另一原因是难得遇到出售松茸料理的高档餐厅。笔者作罢,走进小馆子点了一盘椒盐蘑菇就此平复。如果光看松茸的照片的话也觉不出它和普通蘑菇有何不同。同样是蘑菇,4元1斤的平菇和200元1斤的松茸到底差在哪里了?

抛开商业炒作的成分,松茸的高价主要体现在了他的稀少上。目前为止,我们在餐桌上吃到的松茸,全部都是采集自原始森林的野生松茸。人类至今为止都没有成功的驯化松茸,没有在人工环境中培养出可以生产松茸的菌丝,更不可能有松茸的批量生产。与之相比,一亩地(667㎡)年产1500公斤的平菇实真的太对得起自己的白菜价了。

平菇能够人工种植,为什么松茸就不能了呢?

一般的真菌都是腐生微生物,它们的的菌丝体会将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分解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并收为己用。这也就使得这些真菌被称作“分解者”。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等常见的食用菌都是“吃”枯枝落叶或者朽木长大的。聪明的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掌握了这些规律,这也就逐渐使得这些食用菌由野外采集逐渐变成了人工种植,产量也是翻了好几番。目前,最常用的是把这些食用菌的菌丝接种到棉籽壳的菌袋中,让菌丝体分解棉籽壳获得养分长出蘑菇。

然而傲娇的松茸却并不会去“吃”枯枝烂叶,它们的菌丝会侵入以松树为主的几种特殊的树木的根系,寄生在活体的书上,与其生长在一起,松茸才能从中获得自己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换句话讲,如果说食用菌是“吃”饲料长大的,那么松茸就是“吃活食”长大的。一旦寄生的树木死亡,松茸的菌丝体也就失去了营养的来源,要么被饿死,要么去寻找新的宿主。当然,松茸并不是吃白食儿的“寄生虫”。它也会为寄主植物提供服务。首先,这些真菌的菌丝替代了植物的根毛,可以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矿物质营养为寄主植物所用。再者,这些真菌还是根系的专属卫队,避免寄主植物的根系受各种放线菌和细菌的侵扰。

Image title

生活状态下的松茸(图片:sciencenet.cn  由果壳网《物种日历》收集整理)

松茸的这个脾气也就使得松茸的人工养殖难度上升了许多。因为如果想要养殖松茸,就必须为之种树。与此同时,松茸对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的湿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想要种植松茸的话,怕不是要在山地种出一片树林才可以。科学家目前尚不能突破这一瓶颈,使得现在的松茸完全来自野外采集。这倒也变向的让那些原始森林的住民们为了保护松茸而保护起了森林,也算是松茸的一份功劳吧。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匿名 2017-11-08 10:10

文章选题贴近生活,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科普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风格严谨而不失轻松,达到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石冀青 2017-11-08 05:54

首先要认同这篇文章是一篇成熟的优秀科普作品。其切入的角度有趣,借《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有很强的吸引阅读的效果。 其行文也非常的流畅,逻辑连接紧密,图文并茂,阅读性很强,丝毫没有“硬拉着读者狂奔”之感。此外,在对每种食物的科普过程中,文章具体选取的传播点也透着作者的思考:如“吃藕不丑”中的荷叶效应——平心而论,这种对于科普角度的深思熟虑是一些科普作品并不具备的。 但文章仍有一些美人之憾,文章后续与开头几章可以看到一些差异——显然前几部分作者的推敲与打磨更多——后续隐隐的“百度百科化”略微失色,呈现出了些许后继无力,期待作者在第二轮中的优秀表现。

匿名 2017-11-07 21:43

作品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到位,科普内容毫不生硬,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在不同的中文介绍中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详略得当。五篇中的每都可以自成一篇,而组合起来又不显得重复。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图片进行说明,使科普更加生动。无疑是一篇佳作。

匿名 2017-11-02 17:36

切入点不错,抓住了大家的胃。写的也很通俗,并不乏味,尤其《吃藕不丑》这一节。

匿名 2017-11-01 17:5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作者选择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物生长方式、营养价值等。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的不够紧密,语言偏百科化,较长的篇幅对读者阅读也造成一定影响。

匿名 2017-10-31 13:04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作者以“吃”为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带动效果,以热门的节目引入,更是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对于各种食物的理性分析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五谷部分引用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为文章的艺术性、阅读性大添光彩。加之以精美的图片为辅助,此文可以说是一篇近乎完美的科普文章。

高雪雨 2017-10-29 23:45

这篇文章整体比较成熟,无论是选题,科学知识的通俗演绎,还是文字风格和行文节奏,都很不错。而且吃这件事,既然在普罗大众中这么受欢迎,又有《舌尖上的中国》珠玉在前,这篇《舌尖上的科普》的确能做到很流畅,不过后者更好的仍在于其科普点随性生发,包括荷叶效应,雨后春笋的原理等,着实有趣。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五谷那一部分,不仅解释了稻麦麻稷黍菽的文字来源,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物种的演化,分布和扩散状况,这样一来能表现出作者“通晓古今中外”的科普能力,二来也能让读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匿名 2017-10-28 13:04

以《舌尖上的中国》引入,科普一些食物的各种特点,很有趣。作者的语言也不错,文章读起来比较流畅。如果文章内容能够再丰富一点就更好了。 期待作者在二轮中的发挥。

吴一波 2017-10-26 17:39

“通过文字来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些内容进行科普,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让你们食指大动的纪录片,更是一部知识点丰富的精神食粮。” 打了一个较高的分数。文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虽然提升空间还比较大,但能看到作者的用心。

匿名 2017-10-25 18:43

挺不错的食用植物科普文,语言朴实易懂,但也有科普文的严谨性。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引出科普的内容,同时文字搭配图片,能更好的起到科普效果。

目录(共5章)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