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央视制作团队用心良苦,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虽然不敢称作最好美食纪录片,但它在观众心中形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纪录片中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返璞归真的烹饪食材和字字推敲优美清新的台词让这部片子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笔者希望能通过文字来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些内容进行科普,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让你们食指大动的纪录片,更是一部知识点丰富的精神食粮。除了会介绍原片中出现的内容之外,还会把与之相关的点一起丰富进来,让读者们能品尝到更多美味。

这将会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

松茸,鸡㙡,松露?那些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地馈赠。

竹笋和竹子,好吃又好玩!

荷花浑身都是宝。藕霸!擦浪黑油!

我才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厨师就像魔术师一样,烹饪就好像是在变戏法。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餐桌,你用筷子夹取美食的时候很难想象到食材原始的样貌。当老外对豆腐赞不绝口的时候,他们很难想到眼前这一盘盘细腻温柔、入口即化的豆腐是如何从坚硬的黄豆粒变过来的。

从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篇跟风蹭热度的文章。不过话说回来,当你和朋友们在网上开黑,大喊着“这把一定吃鸡!”或者当你走在人民广场上一手拿着炸鸡一手拿着啤酒大快朵颐的时候,又或者你一个人吃完整整一个全家桶或者鸡盒的时候……你对鸡又真的了解多少呢?

我们的田野,我们的恶行,我们的节约。

(嗝~打了一个大饱嗝)

匿名 2018-01-21 15:35

作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若干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介绍,既讲知识、原理、特征、功用,又旁征博引,穿插诗词歌赋,尽量减轻人们阅读严肃的科普文章的枯燥感、疲劳感。全文写“物”很有科学性,且宣扬环境保护,很值得肯定,但写“人”即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学术评价,不是本文的任务,建议整段删掉,还有几处错别字也一并该过来,如“支出”改为“指出”,“不宜变坏”改为“不易变坏”。

匿名 2018-01-25 15:20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篇美味又性感,看完之后让人流口水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借着舌尖上中国的东风也让这篇文章更加吸引读者。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还有其他让读者感兴趣的内容,非常丰满。语言生动不枯燥,部分借用诗词和抒情段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章。

匿名 2018-01-27 13:27

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将自己的思索和感悟亦融入点点知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普美文。但行文风格不够统一,稍有虎头蛇尾之感。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开篇“自然的馈赠——那些桀骜不驯的蘑菇”,尤其是写鸡㙡菌这部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有拟人,有比喻,还有金句,譬如: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而显得愚蠢。将鸡㙡菌与白蚁间的和谐共处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很愉悦。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文中除过上一位评委指出的错别字,还有几处:“食指大动”应该是“食欲大动”,“他(松茸)的稀少上”——“它(松茸)的稀少上”。

匿名 2018-02-07 18:09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美食类纪录片,作者以“舌尖上”为前缀作为本作品的题目,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本作品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但本作品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1)部分内容过于天马行空,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资料就放什么资料,部分内容与题目“舌尖上的科普”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例如在第6章中介绍了“溶质”、“溶剂”、“溶液”、“分散剂”等等,以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等;(2)章节标题显得过于随意,“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均是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名称,作者以“——”的形式加了注释,但是这些章节标题和“吃藕不丑”等其他章节的风格差异过大,缺少显而易见的逻辑或者联系;(3)为何将大豆定义为“差一点拯救世界”?在正文中并未很好地阐述原因;(4)文章部分内容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鸡”,前文提到“来自中国河北省的考古出土的鸡骨骼化石。然而骨骼化石只能证明7000年前的原始人‘吃鸡’”,但是本段结尾“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不完整的鸡头骨,证明了至少在3300年左右之前,中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投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在微信中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