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登录
先看评语再看文
相比科幻,本文实际上更接近童话。作为一个单纯的故事是比较流畅的,但作为科幻故事,则存在很多硬伤,譬如细菌的看,在宿主尚不存在的情况下专一宿主细菌的存在等,都是科学体系内无法解释的。把细菌改成某种外星生物,硬伤恐怕都会减少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在科幻的框架内而言,作品的叙事逻辑存在一定问题,情节应依靠科学推动和发展,而不是靠超现实主义的上帝视角。
故事对“张先生”这一怀揣少年梦想确又遇人不淑的妻管严“社畜”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甚至让我不由产生了“这是否就会是我的未来”的危机感。好在前边的压抑最后还是换来了末尾的“好结局”——作品中的人物来到现实,自由了;现实中的渣滓去到作品中,发疯了……起承转合鲜明生动,是不可多得的叙述效果。 但这故事题材偏向悬疑,或者魔幻,而非科幻。
抖设定抖到让人觉得惊艳的作品,近年是越来越少见了。 这篇作品以悬疑小说式的开头讲了一个技术和艺术之间矛盾统一的故事,巧妙在以人的争执为媒介激化和强化了其中的冲突和戏剧性。但我也曾听说,“你没法给你的观众任何他们没有的东西”。至于科学发展到极致,是否真的能制造出可以同时取悦所有人的艺术品来,我对此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另外,作品一开头就出现角色“饮弹自尽”和“跳楼自杀”的叙述矛盾,这必须得扣掉一分。
读起来有一种谜题渐渐拨开的感觉,通过一条条记录拼凑起一个故事。这样的叙述形式非常新颖,抹去记忆的概念虽然不是很新,但是这样叙写别有一番风味。 记忆删除和用文字记录,二者看起来是相悖的,而以超忆症患者的第一人称去叙写,心理和思维方式就更难捉摸清楚,通过插叙的手段,让文字前后相交叉,写作技巧掌握很好,可以看得出作者的用心。情感表达也很到位,并且深刻揭示了记忆的本质与逃避记忆的无用。富有打动力。不过描写和叙述轻重调整上还可再下功夫。
颇有条理的叙述,人物心理的把控还可进一步加强,不过作为科幻来说,科学铺垫略显不足。另外结尾有些仓促,人物形象塑造不是十分立体。本文好在文章故事较吸引人,情节环环相扣,而且发生反转,设置巧妙用心,总体值得肯定。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以如此蛮横的力量让人被迫将自己的意志力层层加码,终究还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爱美就要对自己残忍,你不残忍,别人会替你残忍……
目前评来看到的文笔最好的投稿作品,景物描写详实细腻,画面感很强。然而成也描写败也描写,过于详细的描写导致故事本身有些拖沓,叙事破碎,原本应该更进一步展现的悬念和谜底也有些模糊。